#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中考语文复习每日一练(19)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名讳(wěi) 湘妃竹 (fēi) 气吞斗牛(dòu) 越俎代庖(zǔ)
B.社稷(jì) 花朝节(zhāo) 苦心孤诣(yì) 五行缺土(háng)
C.案牍(dú) 脂粉奁 (lián) 关关雎鸠(jūjiū) 度德量力(dù)
D.篆章(zhuàn) 廿二日(niàn) 鲜为人知(xiǎn) 蒹葭苍苍(jiānjiā)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我走来,他爽直、纯洁、帅气、大方。
B.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改为“道德与法治”。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
D.NBA总决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球迷们纷纷竞猜骑士队和勇士队谁能夺得总冠军?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端午节包粽子、插艾叶、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已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B.在第五届国际矿博会上,当看到世界最大碧玺“长征火箭”时,我的脚步戛然而止。
C.5月22曰,恐怖分子在英国曼彻斯特了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造成22死59伤。
D.张大爷是个棋迷,连走路、吃饭、睡觉都在琢磨棋谱,真是乐此不疲。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C.《大鱼海棠》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A.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
在当今,汉语新词汇大量产生, , , , 。
①但绝大多数新词语喧嚣数日或数月 ②平均每天诞生二十个以上 ③犹如春风野草 ④便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之中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6.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2017年5月21日,“丁酉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在湖北随州隆重举行
B.“诗圣”杜甫的《望岳》共三首,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C.《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合称“五经”
D.《威尼斯商人》是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喜剧
7.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个正粒子和一个反粒子,一个携带正能量,一个携带负能量。
②因为他们存在的时间极短而无法被检测到,所以将它们称为“虚粒子”
③量子力学告诉我们,时空是分散的。
④这些虚粒子会凭空出现,存在极小的一段时间,然后因相互碰撞、结合而湮灭。
⑤在真空中,随时会凭空出现一对虚粒子对:
A.③⑤①④②B.④⑤①③②C.⑤④①③②D.②③⑤④①
研究性学习
流淌在荆楚大地的汉江,清澈、安宁,她传承了悠久的秦楚文化,抚育了一江两岸的儿女。让我们一起参加班级“背起行囊走汉江”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吧。
8.【我“走”我策划】为使本次专题活动内容更加丰富,请帮助班长策划并完善下面活动项目。(本专题中已设计的活动除外)
项目一:探寻母亲河源头
项目二:调查汉江水资源现状
项目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我“走”我发现】在行走汉江的过程中,小组搜集到下面两则材料,激发了同学们作为汉江儿女的自豪感。请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一:西汉刘邦曾住在汉江上游之汉中,被封为汉王,建立的朝代名“汉”。
我们这个民族为“汉族”,使用的语言为“汉语”,文字为“汉文”。章太炎先生说,“中国又称华夏,就因华山和夏水(今汉江)得名。”是汉江赋予我们民族名字,将汉民族的血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材料二:汉江万古流,她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周封熊绎“子男五十里”,在汉江流域建立了楚国,几代楚人在荆山披荆斩棘,使楚国逐渐强大。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艰苦创业的开拓精神,令人景仰。
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走”我抒怀】顺流而下,汉江美景入眼帘。请以“汉江风光无限”为主题,完成句子,抒发对汉江的赞美之情。
汉江是美的,美在其山,____;美在其____,____……
汉江之美令我陶醉!
11.【我“走”我参与】活动结束后,班级根据襄阳市近期颁布的《襄阳市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向大家征集公益广告用语,呼吁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水资源。
请你仿照示例设计一条。(格式大体一致,字数不限)
示例:拒绝抛洒,净化汉江。
我的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象记
【明】林璐①
黔中人昔为余言,守土者②以期贡象,必入山告语之曰:“朝廷诏汝备③禁卫,将授官于汝。”象俯贴足,如许诺状,即驯而行,无能捕捉也。
思陵④时,将贡象,先期语之,一象许诺;会明亡,不果进。皇朝定鼎,征贡象,象数头诺而来前。一象呼之不至,迟数日,翩然来取其牝⑤,盖山中偶也;候已竟去。守土者廉⑥知其期又当来,乃先期语之曰:“今天子神圣,薄海⑦内外知天命有归,带甲者率先以军降,守土者次第以城降。汝异类,敢抗天子不赴耶?”至期来,竟复去。守土者异之,设大炮于衢,语之曰:“汝爱妻,数数⑧来,汝再逸去,当死炮下!”象闻之,徐行伏炮台下,若待以举炮者。
呜呼,异矣!夫人未有不爱其妻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而今见之于一象!
(选自《虞初新志》,【清】张潮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版,有删节)
【注】①林璐:字玉逵,号鹿庵,明末儒生,明亡后终身不仕。②守土者:地方官员。⑤备:充任。④思陵:即明思宗,明朝最后一个皇帝。⑤牝(pìn):雌性的。⑥廉:查访。⑦薄海:泛指海内外广大地区。⑧数数(sù):数,通“速”,快。
1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必入山告语之曰(________) ②会明亡(_______)
③候已竟去(_______) ④守土者异之(_______)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夫人未有不爱其妻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的象有哪些特点?请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5.上片写“潇潇暮雨”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片“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和“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宣宗宫人《题红叶》)都写了流水,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桌面
①我家书桌的面儿,是一块树的囫囹的横截扳,什么也没有染,只刷了一层亮亮的清漆,原木本色的。
②在这张书桌上,我伏案了十年,读了好多文章,又写了好多文章。闲着无事了,就端坐看看起桌面,心里便也感到沉静。因为桌面上是有了一幅画的。
③画儿就是木的年轮。一个椭圆形,中间是黑黑的一点,然后就一圈白,接着从那白圈的边沿,开始了黑线的缠绕。当然很不规则,线的黑一会儿宽了,一会儿窄了,一会儿又直,一会儿却弯起来;几乎常常就断,又常常派生出新线,但缠绕的局面是一直在形成,最后便嚢括了整个桌面,像是一泓静静的泉,一个午时的或者子夜的泉,一片树叶落下来引起的涟漪。
④有书这么说:树木,四季之记载也。日月交替一年,树就长出一圈。生命从一点起源,沿一冬线的路回旋运动,无数个圈完成了主命的结束,留下来的便是有用之材。
⑤我很佩服这种解释,于是也就兴趣起这条运动的线了。我细细看看,用米尺度量着一个圈和一个圈之间的距离。这种工作,所得的结果使我吃惊:这生命的线,当它沿着它的方向进行的时候,它是这么的不可自由!日月的阴晴圆缺,四季的寒暑旱涝,顺利时它进行得是那么豁达奔放,困难时进取又是如此艰辛,它从地下长出来,第一是挣脱本身壳的桎梏,第二是冲破地层的束缚,再就是在空间努力,空间充满着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原来是这么坚实严密,树木的生长,心须靠看自己向外扩张才能有自己的存在的立体啊!
⑥我为它们做看记载:哪一年是风调雨饭?哪一年是早涝交迫?我算出这是一棵三百年的老树。三百年,这老树在风雨的世界里,默默地在走它的生命之路,逢着美好年景,加紧自己的节奏,遇着恶劣的岁月,小心翼翼的,一边走着,一边蓄积看力量,这是多么可怜的生命,又是多么不屈不挠可亲可敬的生命!
⑦我离开了面,看见室外的一切。室外是刚刚雨后天睛,天上是一片云彩,地上是一层积水,风在刮看,奇异的现象就发生了:那云彩竟也是一圈一圈的痕纹,那积水也是一圈圈的涟漪。莫非这天这地也是一统的整体,它们将两个截面上下显示着,表明自己的历史和内容吗?我真是有些惶恐:万事万物在茫茫宇宙间或许是有着各自的生命线路,这浩瀚宇宙也或许同样有着自己的生命线路。那我呢?
⑧重折走近桌面,对着那木的年轮,开始顺着一条边圈往里追溯,这似乎是一种高级数学,常常陷入莫测,犹如一个儿童在做进迷宫的游戏,整整一个下午,才好容易回到了那桌中的,也是那圈中之圈的那个黑点。啊,那是树的童年。哪是我的童年?树是从那一点出发,走完了三百年的路程,我也是三十年了,三十年来,这路线也是这么一圈圈走过来的吗?我想起了我的每一年。
⑨这些简直是惊人的发现!
⑩从那以后,每每当我为胜利得意的时候,一面对着这桌面,我就冷静了;每每当我挫败愁闷的时候,一面对着这桌面,我就激动了。我自我感觉,我是一天天豁达,成熟,坚强起来,我热爱起我的生命了,热爱起我的工作了,以全部心血、全部精力而完成着一个我。
⑪我在感激着这个桌面,我想我永远不会离开它的。
17.作者围绕__________(线索)有很多的思考,并有了惊人的发现。第⑨段中“惊人的发现”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⑤段“它是这么的不可自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文章第⑦段内容,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带年轮的桌面是一幅画,画出了树的生命线路;___________是一幅画,画出了天空的生命线路;_________是一幅画,画出了地的生命线路。
20.细读第⑥段,说说作者对老树有着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赏析文中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像是一泓静静的泉,一个午时的或者子夜的泉,一片树叶落下来引起的涟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⑪段写道:“我在感激着这个桌面,我想我永远不会离开它的。”综观全文,说说作者“感激”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C
3.B
4.A
5.C
6.C
7.A
8.【我“走”我策划】示例:走访汉江两岸居民
9.【我“走”我发现】汉江赋予了我们民族名字,而且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
10.【我“走”我抒怀】示例:连绵起伏;水,碧波荡漾等。
11.【我“走”我参与】示例:让垃圾远离汉江水,让清澈伴随母亲河
12.(1)告诉 (2)适逢 (3)离开 (4)认为……奇异
13.示例:人没有不爱自己的妻子的,爱妻子并且爱自己,谁能用他所爱的,交换他所至爱的呢?
14.示例:能听从人的要求;能主动寻妻;在大炮前不惧身死;忠于旧朝,不改其心。
15.写“潇潇暮雨”,创设了一种凄厉、伤感的情境,从反面烘托了下阕“谁道人生无再少”的人生态度。
16.下片“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中写流水,是借水能西流,抒发人不应为年华老大而悲哀之情。“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中写流水,以表达宫人在宫中的怨情。
17.桌面。树有着自己的生命线路;天地、万事万物、浩瀚宇宙有着自己的生命线路;“我”有着自己的生命线路。(树、天地、万事万物、浩瀚宇宙和“我”都有着自己的生命线路)
18.(1)原因是日月的阴晴圆缺、四季的寒暑旱涝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2)生命的线
19.(1)带痕纹的云彩 (2)带涟漪的积水
20.对老树在生长过程中遇着恶劣岁月的同情(怜惜);对老树面对困境,依然蓄积力量、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敬佩)。
2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年轮(桌面)比作泉,写出了桌面的沉静;把缠绕的黑线比作涟漪,写出了黑线不规则、时断时连,缠绕且布满整个桌面的形态。
22.桌面陪伴了“我”十年:启示“我”认识到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生命线路:使“我”变得豁达、成熟、坚强,使“我”更加热爱生命、热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