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共同召开“十四五”教育高质量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会上提到了教育综合改革取得的新进展。在职业教育方面,出台《江西省职教高考实施方案》,加快构建职普融通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平稳完成30所省属职业学校隶属关系调整。
据悉,去年3月,江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省属职业学校、技工院校资源优化整合实施方案》。江西省教育厅在其官方平台发布《省属职业学校技工院校资源优化整合工作答记者问》,其中明确,原则上,省属职业学校划转省教育厅管理(其中,副厅级高职学校划转为省政府直属,省教育厅代管),省属技工院校划转省人社厅管理。中央驻赣单位举办学校、承担特殊人才培养任务学校、中央文件要求不得改变隶属关系的学校,保持现行管理体制不变。
从江西部分高职院校的官网介绍来看,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的官网均明确,学校目前为江西省政府直属、省教育厅代管。
多省明确:一批高校,划转!
除了江西,不少地区也明确将高校划转至教育厅或省政府等。
河南省发改委网站发布了《2023年度河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十大案例名单揭晓》,其中案例之一是河南省委编办的《扎实推进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 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注入强劲动力》。河南省委编办的该案例中提到:将行业部门所属30个高校、2个医院分别划转教育、卫生健康部门管理,推动从“办事业”向“管行业”转变。
2023年10月30日,湖南省直部门主管高职院校划转省教育厅管理签约仪式在长沙举行。签约仪式上,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签约划转至湖南省教育厅管理。至此,湖南省18所涉改院校全部完成划转。
2018年,广东省直部门(单位)所属学校成建制划转省教育厅管理(第一批)签约仪式举行,9所学校首批划转省教育厅管理,其中包括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等4所高职院校。2021年1月29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韶关学院、嘉应学院、惠州学院、肇庆学院5所高校办学体制调整签约仪式举行,5所省市共建高校调整为省属高校。
2025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中提到,9所省市(州)共建本科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10所省属高职院校划转为省级教育部门主管。
去年《福建省委编办坚持“三个突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提到:将部分市属高校划转为省属高校,优化高等教育布局。
高校划转,意义重大
高校建制划转在整合教育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部分地区高等教育存在条块分割、重复设置、资源分散等问题,影响了办学效益和学科结构的优化。通过建制划转,将部分行业部门所属高校划转教育部门管理,能够打破部门壁垒,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同时,划归省属后,省级层面也能够更好地统筹协调资源,深化共建成果,释放倍增效应。各高校之间可以共享师资、教学设施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
广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就曾表示:“我们的学校是分级分类管理,这导致教育的分散不集中。现在统一划归主渠道,教育部门代表政府作为主渠道管理学校,对于调配资源、集中教育的优势更有好处,集约化管理。同时,还可以继续扩大行业合作。”
此外,各地在院校建制划转工作推进中,纷纷强调原属各省直单位将与省教育厅共建共育,共同促进涉改院校的高质量发展。
2023年,时任湖南省委副书记李殿勋曾在省直部门主管高职院校划转省教育厅管理签约仪式上提到,要持续深化合作共建,原主管部门要继续关心支持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力求在管理体制调整后支持政策不减、行业特色不变。湖南省教育厅原厅长夏智伦也曾指出调整不是目的,推动发展才是根本。省教育厅将与涉改院校原主管单位继续加强合作共建,强化对划转院校的指导和管理,引导学校继续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不断提升内涵质量,建设一批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全面提升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力,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希望原主管单位强化共建协议内容的落实,确保调整后支持政策不减,支持力度不变。
“交通学院交由省教育厅主管,转走的是行政隶属关系,学校为交通运输系统培养人才的本质和属性不会变,作为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智力支撑的地位不会变。省交通运输厅在学校专业建设、科技创新、行业交流、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减、标准不降、措施不变。”作为河南30所划转高校中最先签订共建协议的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原主管部门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原厅长徐强如此保证。
可见,不少高校划转之后,在原有的支持政策和力度之上,还能获得更多的经费和优势,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升办学质量。
如2018年12月19日,经广东省政府批复同意,9所省直部门院校成建制划转省教育厅管理。时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表示,省教育厅将按照全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的发展目标,做大做优职业教育,推动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帮助划转学校稳定和扩大招生规模,在“扩容”和“提质”上加大对划转学校的经费投入力度,助力划转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指导划转学校建设优质示范专业,围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结合区域人才需求,打造产教深度融合、社会认可度高的专业群。
而从目前划转省属后的部分高校的发展来看,其实力、招生计划等各方面都明显向好。
高校建制划转,是进一步理顺地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地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举措。同时,高校也面临着管理体制调整、资金投入与资源分配压力等挑战。此外,划转完成后,高校如何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也值得深思。
来源:麦可思研究整理自各省教育厅、各省政府网站、中国机构编制网、羊城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