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的模样,都是原生家庭的教养,别不信
开心田螺
2025-10-24 11:28:14
0

文/婷妈

有的孩子见人会主动问好,分享玩具时落落大方;有的孩子却会抢别人的东西,一句不顺心就哭闹撒泼。带娃在楼下玩时,你是不是也总忍不住观察别的孩子?

其实啊,别觉得“这孩子天生就这样”,每个孩子的模样——不管是行为习惯、性格脾气,还是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是原生家庭教养的“活镜子”。你平时怎么教、怎么待他、怎么过生活,孩子就会慢慢长成什么样。

不是孩子“懂事早”或“天生淘”,是家里的教养,悄悄把他塑造成了现在的模样。

1、孩子的行为习惯,是家长日常引导的“复印件”

小区里有两个常一起玩的孩子——乐乐和壮壮,都是 5 岁。乐乐每次来我家玩,进门会主动说“阿姨好”,玩完玩具会自己放回收纳箱,吃零食时会先问“阿姨,我能吃吗”;可壮壮却总不管不顾,进门直接跑向玩具区,玩具扔得满地都是,看到茶几上的零食就直接拿,还会抢乐乐手里的。

后来跟他们妈妈聊天才知道,乐乐妈平时就教他“到别人家要懂礼貌”,每天让他自己收拾玩具,吃零食前必须问过大人;而壮壮妈总说“孩子还小,长大就懂了”,玩具都是妈妈帮着收拾,零食也从来都是让壮壮先吃。

有次壮壮抢乐乐的玩具,壮壮妈还笑着说“我家娃就是活泼,不怯场”。乐乐妈却蹲下来跟乐乐说“要是不想分享,可以跟壮壮说‘我还没玩完,等会儿给你’”。

孩子的行为习惯哪是“天生的”?都是跟着家长学的。你教他“懂礼貌”,他就会主动问好;你让他“自己收拾”,他就会养成整洁的习惯;你纵容他“随便拿、随便抢”,他就不会懂得尊重别人。

就像复印东西,家长的日常引导是“原件”,孩子的行为就是“复印件”,原件什么样,复印件就什么样。别总等 “孩子长大就好”,小时候不教他规矩,长大了这些坏习惯只会更难改,反而会让他吃亏。

2、孩子的性格底色,藏着家庭氛围的“温度”

小林家的儿子小远上二年级,不管遇到什么事都特别自信——课堂上敢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就算答错了也不慌;参加学校的朗诵比赛,就算紧张也会坚持完成。

刘梅家的女儿琪琪,却总怯生生的,上课不敢抬头,就算会的题也不敢举手,跟小朋友玩时也总躲在后面。后来才知道,小远家平时特别热闹,爸妈不管多忙,都会听小远分享学校的事,就算小远画画画得不好,爸妈也会说“你配色很特别,妈妈觉得很好看”。

可琪琪妈总爱拿琪琪跟别人比,“你看隔壁明明,每次都考第一”“你怎么这么胆小,连句话都不敢说”,家里也总因为小事吵架,琪琪经常躲在房间里哭。

有次小远跟琪琪一起做手工,小远主动说“我教你折小船,很简单的”,琪琪却小声说 “我肯定学不会”。

孩子的性格不是“天生敏感”或“天生开朗”,是家庭氛围慢慢“焐”出来的。家里要是总充满鼓励,孩子就会有底气,觉得“我能行”;家里要是总被批评、吵架包围,孩子就会没安全感,觉得“我不好,我不行”。

家庭氛围的“温度”,决定了孩子性格的底色——温度够了,孩子就会阳光自信;温度不够,孩子就会敏感自卑。

别总说“孩子胆小没出息”,先看看家里是不是少了点鼓励,多了点指责,给孩子多点温暖,他才会慢慢开朗起来。

3、孩子的待人方式,是家长言传身教的“缩影”

朵朵上三年级,特别会体谅别人。有次邻居奶奶提着重菜上楼,朵朵看到了,主动跑过去帮忙提,还说“奶奶,我家就在你楼下,我帮你提到家门口”;有次班里同学忘带文具,朵朵也会主动把自己的笔和本子借出去。

可浩浩却总爱斤斤计较——别的孩子不小心碰他一下,他就会推回去;分小组做值日,他总找借口偷懒,让别人多干活。

后来发现,朵朵妈平时就特别热心,经常给邻居帮忙,买菜时会给楼下独居的奶奶带一把;而浩浩爸总跟邻居因为小事吵架,比如“你家孩子吵到我家了”“你家的花盆别放我家门口”,平时在家也总说“别傻了,少管别人的事,自己舒服最重要”。

孩子怎么待人,都是看家长怎么待人学来的。你热心帮邻居,孩子就会懂得“体谅别人”;你跟人斤斤计较,孩子就会学会“自私自利”;你尊重别人,孩子就会懂得“礼貌待人”。

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孩子待人方式的“缩影”,你怎么对待这个世界,孩子就会怎么对待身边的人。

别总教孩子“别吃亏”,先想想自己是不是太计较,教孩子懂得体谅和尊重,比让他“不吃亏” 更重要,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身边才会有更多朋友,路也会走得更宽。

写在最后

每个孩子来到世上时,都像一张干净的白纸,原生家庭的教养,就是握着画笔的手——你画“礼貌”,孩子就懂尊重;你画“温暖”,孩子就会自信;你画“体谅”,孩子就会善良。“孩子的模样是家庭的教养”,也别总把孩子的问题归咎于“天生”。

其实我们也不用刻意“教”孩子什么大道理,日常里多说一句“懂礼貌”,多给一点鼓励,多做一点热心事,孩子就会慢慢跟着学,长成懂事、阳光、善良的模样。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婷妈alan,国家认证育婴师、家庭教育讲师,致力于小故事中分享育儿经验,欢迎关注我,一起陪伴孩子成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初二没学好,初三真的补不回来了... 到初二,家长开始用“分水岭”形容孩子;老师喜欢用“掉队期”;孩子自己则更简单: “烦”。 三方各有苦...
教育部发布10条措施 教育部:鼓励中小学每周设置一天“无作业日” 记者24日从教育部获悉,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阶段性特点和...
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中心小学开展... 鲁网10月23日讯为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减灾意识,提升应急避险能力,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中心小学组织全体...
我校召开2025-2026学年... 10月22日下午,我校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研究生教学工作会在海淀校区召开。研究生院及相关职...
教育部发布10条措施 进一步加... 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突出问题和阶段性特点,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提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
2025北京正规出国留学机构排... 一、2025年北京留学中介怎么选?这五个问题帮你避坑 作为在北京从事国际教育规划工作超过十年的专业...
深圳南山育才中学九上数学期中真... 深圳南山育才中学九上数学期中真题卷
孝义交警走进校园 绘就交通安全... 为切实增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近日,孝义市公安交通管理大...
劳动权益之殇:中学招聘公告明确... 近日,一则来自衡水市第二十中学的招聘工作人员公告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原本,学校发布招聘公告本是再...
杨振宁谈教育的十个代表性观点—... 杨振宁谈教育 ——十个代表性观点 作者|陈东强 守望者 作为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杨振宁不仅在科学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