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入学初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开展适应性课程,正契合“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所蕴含的深刻教育智慧。太原市杏花岭区后小河小学教育集团西缉校区潜心深耕、匠心打磨,推出一年级新生适应性读本《小河萌娃上学啦》。全书凝练“十会”成长密码——会问好、会走路、会排队、会清洁、会整理、会听说、会阅读、会思考、会游戏、会求助,为孩子们搭起一级级坚实有力的“小台阶”,让“小河素养”悄然浸润日常点滴,见证每一颗稚嫩心灵向着自主、自信不断成长。


读本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以“由浅入深、螺旋上升”为原则,从德育、学习、安全三大维度构建“十会”课程培养体系,让习惯养成有章可循。课程按“新生适应周—养成教育月—习惯培养月”分阶段推进,循序渐进夯实“十会”课程培养。
近日,后小河小学西缉校区举行“萌娃展风采 成长初绽放”新生适应性课程展示观摩,“家长进校园”活动,共同见证萌娃入学一个多月的成长。
家长入校 初探成长
晨光中的校园满是暖意,家长们手持邀请函,沿着老师们的指引有序入校。主席台前校区负责人孙丽丽主任致欢迎词,安全部裴丽虹主任详细介绍活动流程,贴心的指引、细致的讲解,让家长们初入校园便感受到“盈水教育”的温度。短暂集结后,家长们领取《成长观察表》,怀揣期待跟随引导教师走向班级,开启一场“见证成长”的旅程。




萌娃学规 育见成长
“听到铃声进教室,靠右行进安全让。”清脆童谣响起,后小河小学教育集团西缉校区一年级12个班级同步开启适应性课程展示,一幅生动的成长画卷徐徐展开。

在《小河萌娃上学啦》课程引领下,各学科教师依托“素养导向”教学新范式,以情境化导入激活课堂、沉浸式教学串联环节,在趣味互动中引导萌娃践行课堂常规,让习惯涵养自然融入知识探索的每一步。课堂之上,萌娃们专注聆听、乐于表达,身姿挺拔如小树苗,举手发言时眼神坚定,将“会听说”融入每一个互动细节。语文课上,孩子们静心品读,在文字世界里积淀底蕴,展现“会阅读”的专注;数学、科学课上,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大胆碰撞思维,用观点表达诠释“会思考”的活力。

行为习惯养成同样亮眼,下课铃响,萌娃们熟练运用“小整理三步法”,快速将桌面收拾得井井有条,“会整理”的模样尽显条理。课间时光,小河萌娃遇到师长、客人,便会躬身微笑问好。一声声清脆问候,让“会问好”礼仪在课间呈现。走廊慢步、楼梯通行,始终“轻声慢步靠右行”,他们以“会走路”的有序身影守护课间秩序。通过益智玩具共享欢乐,在安全互动中,“会游戏”让童趣与文明相伴。“校园文明小使者”以身作则树榜样,尽显小河萌娃文明有礼、阳光向上的精神风貌。
操场上,行为习惯观摩活动将氛围推向高潮,在德育部张世红老师和班主任、搭班老师带领下,小河萌娃们的“一分钟站姿”挺拔如松,“一分钟踏步”整齐有力,展现出高度的自律性与集体荣誉感,完美展现了“十会课程”之“会走路”与“会排队”的扎实成果,让家长们真切感受到学校新生适应性课程的育人成效。

一年四班的师生们带来精彩的爱国主义思政课程——“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孩子们用纯真的语言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声音稚嫩却充满力量,彰显了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厚底蕴与丰硕成果。


成长交流 家校共育



教师发展中心焦越红主任对《小河萌娃上学啦》新生适应性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解读,从“新生适应周”的平稳过渡到“习惯培养月”的扎实推进,清晰展现学校用系统化课程护航新生衔接的用心;孙丽丽主任分享的《萌娃成长记》,则向家长们细腻诠释了:孩子的每一点成长,背后都藏着老师的精心呵护、孩子的积极探索以及家校的默契配合。

“现在孩子回家会主动收拾书包、分担家务,还开心地教我们唱学校的礼仪童谣!”家长代表的真实分享,引发全场强烈共鸣。问答互动环节中,家校双方坦诚交流,共育共识在碰撞中愈发坚定,为孩子的成长凝聚起更强合力。
路队展示 见证成长


“快静齐!”随着口令响起,一年级12个班级的萌娃们精神饱满,队列整齐划一,完美展现“会排队”的课程要求。伴着“牵小手,跟着走”的儿歌,孩子们行进中不忘互相提醒“跟上队伍”。家长评委们认真打分,从整齐的队列中看到了习惯养成的力量。

让教育看见儿童,让儿童成为自己。这场观摩活动,不仅是《小河萌娃上学啦》课程成效的展示,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深度共鸣。未来,后小河小学西缉校区将继续以盈水课程为依托,在“盈水教育”的滋养下,与家长携手,守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让他们在关爱中自信生长,绽放独特光芒。
来源:杏花岭区后小河小学教育集团西缉虎营校区
编辑:石晋红
审核: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