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0日晚,在我校研究生课堂嘉宾讲学支持计划的支持下,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行政庭副庭长冒智桥做客我校法学院,以“裁判文书的写作方法”为主题作专题讲座。法学院副教授张小平、赵真以及法学院部分学生参与学习研讨。

冒智桥结合自身近 20 年的基层审判经验与法律职业实践,分享了裁判文书写作的有关方法与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
一是明确裁判文书写作的思维意识。强调法律人需要具有“法律思维”,树立“问题意识”和“风险意识”。法律关系的精准界定是文书写作的基础,建立法律思维要准确的分析不同法律关系,同时用证据说话,按程序办事。
二是梳理裁判文书写作的前期准备。首先,整理卷宗,检查诉讼材料是否完整;其次,归纳争议焦点,确定法律关系;再次,进行类案检索,寻找可借鉴的观点,尤其要重视最高院典型案例的参考价值;最后,形成初步裁判思路,同法官沟通交流。
三是指明裁判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形式上需遵循固定格式,明确当事人信息、庭审情况、事实认定、本院认为等核心内容,语言上要做到规范、准确、简洁、通俗、中性,避免情感化表达;实质上要坚守 “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 的核心原则,区分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合理运用证明标准以及举证责任分配规则,正确适用法律,尤其要妥善处理无法可依的案件。
在交流与提问环节,现场学生围绕法检岗位选择、法院职业前景、劳动争议中弱者保护等问题与冒智桥深入交流。本次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稿:张小平
审稿:赵 真
编辑:刘 莹
初审:刘明旭
审核:肖土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