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五维协同”格局 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开心田螺
2025-11-25 15:29:13
0

□ 裴艳丽

在数字技术与产业变革深度交融的背景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正经历从“知识传授”向“创新培养”的深刻转型。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探究以“产学研赛创”五维协同为突破口,探索高校“产教融合、学研互动、赛教一体、创产联动、协同机制”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产教融合——以产业需求重构创新育人逻辑。产教融合以产业需求为逻辑起点,通过育人体系的系统性重构,破解教育与产业脱节的问题。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各行业的产业结构和创新型人才需求。其本质是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要求教育从“适应产业”转向“引领产业”,从“技能输送”转向“创新赋能”。不仅需要制度设计的突破,更需要教育理念的根本性变革——从“以学校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最终实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教育图景。通过高校企业双方的共同努力,形成产学研用、产教融合的良性循环,为各行业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产教融合的育人逻辑正是通过构建“产业—教育”这一共同体来实现创新型人才培育的关键。

学研互动——以科研创新夯实创新育人根基。高校需构建“实践—个性—科研”协同育人体系,破解人才培养中理论实践失衡与个性发展不足的结构性矛盾。一是建立动态课程重构机制,通过“基础模块+实践集群”的课程架构,将行业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库,形成“实验操作—模拟推演—项目实战”的阶梯式实践教学矩阵。二是构建“平台—机制—生态”三螺旋模式来支持学生的科研实践,再建立虚实结合的科研实验平台和动态资源分配模型;实施教师科研效能倍增计划,利用“双轨评价体系”和项目制团队提升科研生产力;打造产学研闭环生态系统,通过技术路线图精准匹配企业需求和研究课题。三是重点培育学生的研究型实践能力,通过“课程项目化、项目课程化”双向渗透机制,形成螺旋上升的创新能力培养链。四是构建“课程嵌入+项目驱动+导师引领”的三维模型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开发评估指标,设计阶梯式训练模块,建立课程映射矩阵,将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融入教学,形成科学的科研素养培育体系。

赛教一体——以实战竞赛锤炼核心创新能力。竞赛是检验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试金石”,将学科竞赛纳入学分体系。以案例的形式将全国大学生的竞赛题目引入课堂,以此作为实训课程内容,传授学生创新创造的“技法”,参与各类竞赛的“功法”,以竞赛充分带动教学质量提升,形成教学相长、青蓝相继的生动局面。一方面,强化顶层设计,创新竞赛形态。设立学科竞赛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多层次、多维度竞赛体系,确保方向覆盖与梯度衔接;拓展知识竞答、实践项目、创意设计等多元类型,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实施学分置换、奖学金等政策,并配套赛前培训、模拟演练等资源支持,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强化师资支撑,完善产教协同机制。通过专项培训提升教师竞赛指导能力与项目设计水平,形成专业化导师团队;推动竞赛项目与企业真实需求对接,引入行业资源构建实践导向的“产业式竞赛”,强化创新成果转化价值。

创产联动——以双创生态激活市场创新思维。高校构建“平台+项目+资本”的生态闭环,来突破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化”的局限。科技的快速发展引导并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也从传统的技能型转向了综合能力更强的创新型人才。针对高校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割裂问题,需构建创产联动的融合路径来激活创新思维。一方面,重构创新课程体系,强化师资专业赋能。开发“专业+双创”融合课程,嵌入创新案例与实践模块,推动学科知识向能力转化,开展双创导师专项培训,提升教师产教融合指导能力。另一方面,深化校企协同平台建设,优化创新育人机制。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各类创新平台,如专业创客空间、孵化器等载体,整合企业资源与导师团队,形成“学研创用”闭环,同时引入行业真实课题,以项目驱动教学,让学生在解决产业问题中锤炼双创技能;让创产联动持续创新教育培养体系,促进学生积极投身于创新创业活动。

协同机制——以制度创新保障长效运行。确保“产学研赛创”五维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运行,构建一套科学且合理的保障机制至关重要。一是建立多方参与的决策机制,明确各方权责,确保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协同合作。二是完善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机制,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明确知识产权归属等方式,保障各方利益,降低合作风险。三是加强沟通与反馈机制建设,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及时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人才培养工作顺利进行。四是建立监督与评估机制,对协同创新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优化机制,确保长效运行。将产业需求作为育人起点,科研创新作为能力内核,竞赛实战作为检验标尺,双创生态作为成长沃土,逐步培养出兼具“工匠精神”与“创新基因”的未来创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本文系2025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数字经济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产学研赛创”五维协同培养机制研究〈2025SJYB1554〉、扬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数字经济时代下构建中国式现代化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究”〈xjj2024-31〉研究成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曲阳县文昌小学举办科学实验教学... 11月20日,文昌小学特邀高阳县教体局电化教育和装备技术中心专家宋博阳到校开展“小学科学实验的创新设...
“生生不息”搭平台,“职引未来...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四川省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布局的背景下,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
炎陵县202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 2025年下半年在炎陵县教育局申请并通过教师资格认定的人员,请本人持身份证原件,于2025年11月2...
动不动就哭的孩子,自带3个“突... 如果问家长,孩子的哪种行为,最让家长没耐心,忍无可忍? 不少家长的答案很一致:孩子动不动就哭,你还没...
和墨洛产业园昆田幼儿园教师赴石... 近日,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园际间的交流,聚焦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自主游...
2026年华南师范大学成人高考... 社会成考考生想报名华南师范大学专业建议关注官方报名公众号:考证提升,联系官方报名刘老师咨询详细报考流...
特殊教育学校开启消防安全奇妙日 近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消防安全奇妙日”活动。在一个半小时的沉浸式体...
广西幼师2025年秋季校园招聘... 11月22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青秀校区举办2025年秋季校园招聘双向选择会。广州、深圳、南...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两部教材入... 近期,根据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厅公布的相关文件,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商学院两部教材《市场调查与分析》和...
解锁成都万千气象,留学生感知成... 当留学生将目光聚焦于自己学习生活的城市,当镜头的光影捕捉到属于这座城市的独家记忆,那些关于成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