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个学院的复试时间不一致,截至目前为止只有部分专业完成了模拟面试,现将部分专业的模拟面试问题总结干货整理出来,帮助各位同学们顺利通过复试!
民商法模拟面试总结
一、自我介绍
多数同学的自我介绍较为流畅,看得出提前用心准备过。问题在于准备过度,导致过于啰嗦,不够简洁。复试中,自我介绍板块最重要功能是让老师快速熟悉你的学习经历,而不是个人的才艺展示,不要过于追求形式或内容的新颖性。
二、专业课问答
多数同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度良好,但基本上都比较紧张。民商法大多还是以考案例题为主,且近几年题目都较为新颖,同学看到没有见识过的题目比较慌。但万变不离其宗,一定离不开基本知识点。另外,同学的答题习惯需要改进,应当先说结论再论述理由,论述理由时应紧扣题目中的争议要点,不要说与题目无关的话题。个别同学答题存在前后矛盾的情况,可以在思考时先在纸上打一下草稿避免此情况发生。
三、英语问答
多数同学在素材选取方面没有太大问题,但是背诵痕迹比较重,最好突出一些个人特点,不要千篇一律套用模板。另外,简练度以及流畅度均需要提升,正式复试前可以自己每天多练习一下,建议积累一些简短地道的开头和结束语。
四、线下表现
个别同学因紧张会出现手抖、腿抖、不敢正视面试官等,实际上复试没有想象的这么可怕,即便回答错误,老师也会引导。着装、礼仪均比较到位。
法本法硕模拟面试总结
一、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要将自己突出的优点和有优势的经历放在最前面,并且进行加强与细化。不要一味地依据模板分成成绩、在校活动、实习经历三个部分,没有太多涉及的领域可以不说。如果某项经历或者成果达到了一定的数量即可量化表示,例如共有3段实习经历,发表过2篇论文。自我介绍的各个部分的衔接可以更紧密。
二、专业课问答
一部分同学可能对法制史的部分不熟悉,但是法硕专业课的五个学科都有考察到的可能性,还需要全面复习准备。专业课一共有两个题目,如果发现其中有形式灵活、难度较大的考题而没有把握的题目,一定要抓住另一个题目多说一些。对于一些纯粹记忆的题目,如果没有把握把考试分析上的内容都背下来,应当迅速反应过来,在形式上不要漏出明显的没有回答完整的破绽,同时应该多进行拓展与延伸,以达成在专业课部分尽可能表现自己的专业素养的目的。每个题目的回答,都可以适当地展现自己的思考。
三、英语问答
大部分同学的英语需要更加丰富的内容,在总结句式之后至少有两个分点内容,以支撑起整段对话的逻辑与框架。在答案的一开始明确观点也非常重要,可以帮助面试老师更好理解后面的答案。回答英语题目时,如果思绪不连贯,容易出现重复一个词语多次的问题,应对尽量克制与减少,唯一的方法就是多训练。
四、线下表现
面试时要勇敢地直视面试老师的眼睛,进行一定的眼神交流。面试是对话的场合,尽可能地有交流感,要把答案说出来,而不是背出来。
五、综合性话题
整体上应对注重面试礼仪,放松心态的同时也应保持沉稳。应当保持自信,敢于和老师对视和对话,眼神不要飘忽不定。可以对着镜子练习或者与朋友进行模拟。
经济法模拟面试总结
一、自我介绍
1.介绍整体思路清晰,但部分缺少重点,对于自己应突出的亮点没有好好把握。
2.未提前充分练习,存在语速过快或过慢、磕巴、临场现编等情况。
二、专业课问答
1.整体表现不错,对于问题能临场流利自如发挥,娓娓道来,答案能体现知识的储备喝自己的思考。但在答案组织上缺少框架感,容易失去重点,仍需要加强练习。
2.对于知识点的思考既要充分挖掘所学基础知识,也要关注热点话题,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现有作答思考不够,仍需加强。
3.对于老师可能的追问,整体表现沉稳,没有过分紧张。但对于审题还需要重点关注,把握好角度。
三、英语问答
1.对于已经准备充分的常规题,能够条理清楚地流畅表达,内容充实,表现不错。建议考生考前再适当练习,控制语速,使发音更加清晰。
2.但对于较陌生的英语话题,考生存在无话可说的困境,出现了作答时间较短或者口语不流畅的问题。建议考生多准备答题模板,熟练掌握已经背熟的高频话题,并将不熟悉的话题迁移到已准备的话题上。
四、线下表现
考生基本能心态平稳地完成整场面试,并且对于面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紧张感能够做到自我调节。但部分考生存在语气词和小动作较多的问题,建议考生有意识地去纠正,摆正坐姿,遵守面试礼仪。
五、综合性话题
面试前,不妨对着镜子再次检查自己的仪容,确保给老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面试时,可以与老师进行眼神交流,减少背书痕迹,与面试官保持沟通感。答题语速适中,不要过快,展现自身从容自信的态度。
国际法模拟面试总结
一、自我介绍
优点
1. 结构清晰:大部分面试者能够按照一定的逻辑框架进行自我介绍,如从学术背景、实习经历、个人能力等方面展开。
2. 突出专业兴趣:多数面试者能够提到对国际法的兴趣,并结合自身经历(如模拟法庭、实习等)进行说明。
3. 语言表达流畅:部分面试者中英文转换自然,表达流畅,展现了良好的语言能力。
可以改进之处
1. 模板化严重:部分自我介绍缺乏个性化内容,过于依赖模板,显得生硬,缺乏说服力。或者是缺乏框架性,仅仅是成绩的堆叠。建议以几个关键词、大标题作为主线,结合具体事例(如实习、项目、模拟法庭等)突出个人能力和专业兴趣。
2. 缺乏具体事例:虽然提到了兴趣和能力,但缺少具体案例或经历的支撑,显得空洞。建议深挖个人经历中与法学、国际法相关的部分。减少模板化表达,避免使用过于通用的描述,增强自我介绍的独特性和说服力。
二、专业课问答
优点
1. 框架清晰:多数面试者能够按照一定的逻辑框架回答问题,如分点论述、先定义再展开等。
2. 知识点掌握扎实:部分面试者对基础知识点(如国际法院管辖权、国际习惯、条约必须遵守原则等)掌握较好,能够准确回答。部分面试者能够结合具体案例、个人的毕业论文等回答问题和追问,基础知识扎实。
可以改进之处
1. 背诵痕迹明显,部分回答显得生硬,缺乏交流感,像是背诵知识点而非自然表达。可以尝试更加自然、有交流感的表达,减少背诵痕迹,增加与面试官的眼神交流,展现自然表达
2. 热点准备不足:对最新动态(如BBNJ协定、最新仲裁法修订草案等)了解不够,导致追问时无法回答。建议提前准备国际法领域的最新动态,如重要条约修订、重要涉外法条修订、国际法院最新案例等。
3. 控制回答时间,不能过于冗长或过于简短,要突出重点,避免冗长或过于简短。增加总结或过渡。
三、英语问答
共性优点
1. 逻辑清晰:部分面试者能够按照一定的逻辑框架回答问题,如先给结论再展开论述。
2. 结合个人经历:部分面试者能够将问题与个人经历结合,且准备比较充分,临场反应快。
3. 语言流畅:部分面试者口语表达流畅,表达自信。
可以改进之处
1. 内容单薄:部分回答缺乏深度,仅停留在表面,未能充分展开,可以结合具体事例或进行抽象大点的总结,展现自身思考能力。
2. 中英文混杂:部分面试者在回答中夹杂中文,显得不够专业,需要全程使用英语回答
3. 语速问题:部分面试者语速过慢或过快,影响表达效果。保持适中的语速,确保表达清晰,减少停顿和“额”等语气词。
四、线下表现
共性优点
1. 礼仪礼貌好:多数面试者能够保持冷静,礼仪礼貌到位,表情管理得当。
2. 眼神交流:部分面试者能够与面试官保持眼神交流,面带微笑,增强了互动感。
共性不足
1. 看稿痕迹明显:部分面试者眼神飘忽,显得不够自信,要减少对稿子的依赖:提前熟悉自我介绍和常见问题,增强自然表达。
2. 回答被打断时的应对不足:部分面试者在被追问或打断时显得慌乱。要冷静应对追问,如果遇到不会的问题直接承认,避免猜测或编造答案,诚实的态度很重要。
3.注意声音和姿态:保持适中的音量和端正的姿态,展现自信和专业性。
五、综合性话题
共性优点
1. 职业规划清晰:部分面试者能够明确表达未来的职业目标,如成为国际法律师,并说明具体规划。
2. 热点问题准备:部分面试者对国际法领域的热点问题(如BBNJ协定、仲裁法修订等)有一定了解。
可以改进之处
1. 职业规划过于泛泛:部分面试者的职业规划缺乏具体性,如未说明具体业务领域或实现路径,可以展开讲讲细化的领域或者自己曾经的经历。
2. 热点问题深度不足:对热点问题的了解停留在表面,还要结合案例或学术观点进行深入分析,对于热点话题一定要看华政老师最新的论文和课题。
法理学模拟面试总结
一、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还是比较流畅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大聊自己的实习经历,对参加的学术比赛和论文等内容一笔带过,考官们可能更关注学术方面的内容,大家可以适度增加一些相关内容。然后自我介绍目前没听说有时间的要求,不限制在一分钟内的。
二、专业课问答
同学们在抽到不会回答的问题时普遍还是有意识的在往自己懂的方向延伸,专业课是最重要的部分,希望还是熟悉基础知识,在基础知识以上进行拓展,就是即使问的是区别,也可以自己讲一讲意义等内容,实在遇到自己不会的问题也把基础知识讲一讲。
三、英语问答
英语没有问太难的话题,基本都可以做到流畅回答,不知道讲什么的时候,可以讲一些万能句,或者讲一些与题目不那么相关的内容,总之不要沉默太久,填补空白时间。
四、线下表现
都有注意眼神交流和声音,建议不要太关注考官,专注自己。
五、综合性话题
大家基本都问了能不能思考一会的问题,以学姐的经验来看现场可能会回复没有思考时间,可以自己沉思一会立刻回答。有任何问题,例如简历怎么提交、资料给不给老师看,都可以大胆问现场候场室的学长学姐。
行政管理模拟面试总结
一、自我介绍
本专业带简历进行面试,不涉及自我介绍环节。
二、专业课问答
存在的问题
1.知识点记忆模糊,回答缺乏深度和衍生性。
2.逻辑线不够清晰连贯,缺乏分层分点表述。
3.遇到陌生题目时过于紧张,忘记答题的思路和规范。
建议
对题目里的概念进行逐步分析,先剖析要点,找到题目的主体和客体等,进行针对性回答,回答要逐步深入连贯。遇到不会的问题不要紧张,用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回答,但注意不要不懂装懂。部分基础的知识点和专业热点应该增加补充和学习。
三、英语问答
存在的问题
1.口语发言和语法存在不足,回答有卡顿,影响流畅度。
2.回答过于简单,缺乏内容延展。
3.回答英语问题普遍比回答专业问题更加紧张,需要保持状态
建议
做一些模板化的表达训练,记住一些通用英语词汇,用连接词提升连贯度,多做实战演练,减少紧张感。在能力范围内对回答进行衍生和深入探讨,体现英语优势。
四、线下表现
1.仪容仪表:准备正式一些的服装,尽量穿带领子的衣服,同时不要打扮过于精致,女生的头发可以扎起来,展现端正的考生风貌。
2.肢体语言:缺少眼神交流,有时候眼神比较飘忽。手头小动作多,必须克制。眼神适当与考官交流,坐姿端正,注意仪态。
3.注意回答时间。避免回答过短或过长。注意语速不要过快或者过慢,声音不要颤抖,说话要尽可能有条不紊,有理有据。回答时候要抓住重点,条理要清晰。
五、综合性话题
1.回答比较空泛,缺乏具体案例支持。聊到某个领域或者案例 ,一定要具体真实,不要用一些模糊的回答。
2.对未来规划表述模糊,缺乏对当前专业领域的了解,需要进一步改善。
3.正式面试可能存在压力测试,需要做好老师追问的心理准备,不要乱了回答的节奏和心态。
提醒
加强心态建设,将面试视为“学术交流”而非“考试”,展现自己的求知欲与成长潜力,对优势部分充分展现。熟读个人简历中提到的所有内容,确保被追问时可自洽。
非法本法硕模拟面试总结
一、自我介绍
在自我介绍环节,两名同学表现出了较大差异。其中一名同学提前做了充分准备,内容涵盖了个人基本信息、学习经历、专业技能以及相关实践活动,内容丰富详实。然而,存在的问题是表述过于冗长,导致重点不够突出。建议在修改时,对内容进行合理精简,比如将一些关联性不强的实践活动简化或略去,着重突出与报考专业紧密相关的经历和技能,运用短句和醒目的连接词,使自我介绍逻辑更加清晰,能在较短时间内抓住听众的注意力。
另一名同学则完全没有准备,选择临场发挥。这样虽然展现出了一定的应变能力,但内容零散,缺乏条理,并且容易遗漏关键信息。建议后续提前梳理自身优势和亮点,比如学业上取得的成绩、参与过的社团活动或具备的特殊技能等,形成一个简单的框架,在自我介绍时按照框架有条理地展开,避免漫无目的地表达。
没参与面试的同学平时的线上表现与第二位同学类似,建议梳理自身亮点。做一个有框架有准备的回答。
二、专业课问答
两名同学在专业课问答方面各有优劣。一名同学回答问题时能够准确切中要点,知识储备较为扎实,但明显存在背书的痕迹,语言表达生硬、刻板。建议在后续练习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专业知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阐述,这样不仅能让回答更加生动,也能体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例如,在回答理论性问题时,可以引入一些专业领域内的实际研究成果或行业案例,使答案更具说服力。
另一名同学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发散性思维,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但基础知识不够牢固,回答中出现了一些错误。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加强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整理笔记等方式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在日常学习中注重概念的准确性,避免一知半解。同时,在保持发散思维的优势下,回答问题时要注意紧扣主题,不要偏离核心知识点。
没参加模拟面试的同学平时回答问题的时候有背书的缺点,后续需要结合自身的能力联系发散性问题的回答思路等等。
三、英语问答
在英语问答环节,两名同学都能做到3 - 5分钟的作答,展现出了一定的英语表达能力。但也各自存在一些问题。一名同学回答模版化严重,使用大量固定句式和套话,缺乏个性化内容,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建议在备考过程中,积累多样化的词汇和表达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准备更灵活、更具个人特色的答案。平时可以多阅读一些英文文章、观看英文影视作品,学习地道的英语表达,并运用到实际回答中,摆脱固定模版的束缚。
另一名同学虽然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但语言表达较为单调,词汇和句式重复率高。为了改善这一情况,需要扩大英语词汇量,尤其是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词汇。学习并运用多种语法结构和复杂句式,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倒装句等,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层次感。同时,可以多进行口语练习,找英语水平较高的同学或外教进行对话,纠正发音和表达错误,提高口语表达的流畅度和准确性。
四、线下表现
在与老师的交流过程中,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与老师眼神交汇较少,给人不够自信、不够专注的印象;肢体语言不够自然,显得有些紧张和拘束。建议在今后的面试中,主动与老师进行眼神交流,保持适度的微笑,展现出自信和亲和力。同时,注意肢体语言的运用,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身体微微前倾,适当运用手势辅助表达,增强交流的感染力,但要避免过于夸张或频繁的动作。此外,还可以提前了解面试场地的环境,进行一些模拟练习,熟悉面试流程和氛围,减少紧张感。
五、综合性话题
两名同学在论述热点话题时,都能展现出对时事的关注和一定的分析能力,但在将热点话题与专业知识点进行链接方面能力较差。这反映出同学们虽然了解热点,但对专业知识的运用不够灵活,缺乏知识迁移的能力。建议在日常学习中,多关注专业领域内的热点事件,尝试从不同的专业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建立热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参加专业讨论、撰写热点分析报告等方式,锻炼自己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回答问题时,先梳理清楚自己的思路,明确要运用哪些知识点,有条理地将热点话题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进行阐述,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热点事件的表面描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