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长治市黎城县以京长教育对口合作为契机,不断组织骨干教师、学校负责人分批次赴京跟岗学习,吸取借鉴北京先进办学理念及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为黎城各学校带回教育新风。
研以促教,开启课堂教学新模式
文理科组跨学科教研,不同学科的观点相互碰撞,激发出创新的火花;完整且严谨的教研方案,从课程规划到教学评估,环环相扣,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坚实保障……在北京石景山中学跟岗学习期间,当地学校精细而系统的教研体系,为黎城三中英语老师郭明玉打开了一扇通往高效教学的大门。
带着这份宝贵经验,郭明玉决心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一场“变革”。“要以学生和课堂为中心,打破传统教学的单向灌输,设计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们在思想的交流与交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学科教师增进沟通互动,分享教学心得与创意,共同攻克教学中的难题。”郭明玉期望,在研与教的良性互动中,课堂可以从知识的“传送带”转变为能力的“培养皿”,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力被充分激发,向着知识的海洋扬帆远行……
以爱为笔,绘就学生成长新画卷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从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校区跟岗归来,黎城一中语文教师李景华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感悟。
往昔,李景华的课堂虽不乏知识的精彩传授,却少了些许对学生内心世界的洞察。跟岗期间,她目睹名校教师如何敏锐捕捉学生的细微情绪,用关怀春风化雨般化解学生的困惑。回校后,李老师将这一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当了解到学生热爱球类运动后,她建议多组织篮球、足球友谊赛这样的体育活动。校园里、赛场上的加油呐喊声,不仅点燃了学生的运动热情,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如今,课堂上学生们的眼神更加明亮,参与讨论更加踊跃,一座相互信任、彼此尊重的心灵之桥在师生间架设起来。
黎城一中李景华老师为青年教师传授跟岗学习经验,交流授课重点。 长治日报供图
书香沁润,营造校园文化暖氛围
踏入石景山中学,黎城三中数学教师李玉田仿若置身于一座文化花园,“学校连楼道里都设置了图书角,书的种类特别丰富,包括军事、体育、艺术等,学生们可以随时借阅。”这一幕深深触动了李玉田的心弦,让他意识到:校园文化氛围是学校的灵魂所在。
跟岗学习期间,听北京市石景山学校教师讲授初中七年级英语课。长治日报供图
回到黎城,李玉田建议学校增设文化长廊,让学生们在课间能漫步于历史与科学的长河;建议丰富图书馆藏书种类,满足学生们求知若渴的心灵需求。在他的倡导下,班级图书阅读交流活动火热开展,学生们以书为友,分享阅读的快乐和书中的智慧,书香校园正逐步成为滋养心灵、启迪智慧的精神家园。
“全县各中小学将紧锣密鼓开展跟岗学习骨干教师对其他教师的二次培训工作。”黎城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学校将立足校情,量体裁衣,大力推动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深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学科工作室打造、大单元教学探索、五级教研开展等课程体制改革举措,让学习成果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成效,稳稳落地、深深扎根。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 长治日报见习记者 李志攀
记者:颉亚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