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为身体残疾,找工作四处碰壁。没想到社区帮我联系到了合适的工作,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这份感激。”前不久,在城区南山路街道瑞康社区的不懈努力下,待业多年的杨女士成为市第五人民医院的一名洗衣工。
城区南山路街道瑞康小区是我市较大的公租房小区之一,生活困难人员、残疾人和社区矫正人员占比较高,就业问题一直是他们的“痛点”。2024年3月开始,瑞康社区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台,将就业服务端口前置、重心下沉,促进残疾人、生活困难群体就业创业,努力打通基层就业服务的“最后一米”。截至目前,瑞康社区已“筹集”到“家门口”就业岗位120余个,成功推荐就业60余人,其中包含残疾人8人。
瑞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就业指导服务台+零工驿站”模式,为残疾人及就业困难群体提供高效的就业服务。为了让群众办事更方便,瑞康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门口设置了就业综合指导服务台,配置了就业服务专员、零工招聘信息专栏。服务台不仅有就业服务专员为残疾人提供“一对一”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还通过零工招聘信息专栏不断收集各类灵活用工信息,精准匹配用工方和求职方需求。这一模式让就业困难人员尤其是残疾人,有机会找到时间灵活、劳动强度低的可兼顾家庭、非全日制岗位,实现重点困难人群不出社区就能就业的愿望。
“残疾人群体不能被边缘化,需要我们各方面的力量帮助他们实现就业。”瑞康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胡启红说。瑞康社区零工驿站让“人找政策”变“政策找人”,推动辖区企业单位招聘与居民就业实现“双向奔赴”。社区网格员积极走访辖区残疾人家庭,了解就业年龄段人员的就业情况。就业服务专员跟踪摸排,精准掌握需求,开展帮扶。胡启红带领社区干部们走访辖区的物业公司、物流园、玻璃制品加工厂、面包厂等10余家企业,为残疾人求职就业寻找出路。
胡启红说,下一步,他们将继续深入了解辖区就业困难群体的需求,为他们搭建更多就业创业平台。同时,积极寻求更多爱心企业提供就业岗位,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记者王彤 通讯员韩焕叶)
来源 | 阳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