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造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年前的港大造假事件刚刚尘埃落定,最近英美两所院校又掀起了“打假”风波——
先是QS全球排名第二的帝国理工学院(IC)对学生入学材料展开大规模核查,据一位博主爆料,已有150名在读学生涉嫌学术造假,面临清退风险;
随后,纽约大学(NYU)又曝出一名中国学生花费15万元购买虚假高中成绩单,导致这所高中被列入招生“黑名单”......

图源 | 帝国理工官网
这些事件在留学圈引发强烈震动,也让人们不禁发问:学术造假,为何屡禁不止?
帝国理工、纽大、麻省理工
多校又开始“打假”了?
先来看看帝国理工事件的始末。
就在春节前,IC掀起了一股反学术不端的调查风波。
其实,全球各所高校每年都会有这种抽查环节,以此保障学术的严谨性。但可能是受到了此前一系列造假事件的影响,这次IC搞大了——
花费重金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学生的入学申请材料进行彻底的随机抽查,包括成绩单、推荐信、入学前学历以及申请文书,几乎覆盖了整个申请流程的关键环节。

学生晒出IC邮件 | 小红书
最后的调查结果,也让人大跌眼镜。
据一位博主透露,在这次随机抽查中,有近150名在读学生被查出涉嫌学术造假,甚至有些造假手法也格外“粗糙”。
比如,有的学生提交的高中成绩单,居然来自一所早已关停的高中;还有学生完全没有出国记录,却莫名其妙拿到了海外本科毕业证。
着实让人哭笑不得。

图源 | 小红书
帝国理工的“学术调查”尚未平息,纽约大学又被爆出一则“造假”事件。
有网友称,一位中国学生花了15万在国内某高中买了一份成绩单,企图通过这种方式申请纽大。
图源 | 小红书
结果在审核材料的时候,招生官发现,明明这名学生人在纽约,成绩单却是从中国发过来的,于是又追问了几个问题,这名学生也支支吾吾、难以正面回答。
这下,不仅学生被加入了“黑名单”,连带着这所学校也受到了影响,以后这所学校的学生申请纽约大学,难免会被重点 “关照”。
再往前看,关于#浙大竺可桢奖学金得主被麻省理工大学退学#的消息也在留学圈传得沸沸扬扬。

图源 | 小红书
据了解,这名学生在实验室一年内发表近10篇论文,这一高产速度引起了其导师的关注,在对已录用论文进行仔细审查时,发现了数据造假问题。
然而,面对学校调查,这名学生声称自己在浙大本科阶段就一直用这种方式收集数据,从未有过问题。
浙大表示:这锅我不背啊......
图源 | 小红书
面对一系列的造假风波,中国留学生似乎又陷入一场信誉危机。
连锁反应来了:
中国留学生又“躺枪”?
"学术造假"是全球高校都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
尽管学术不端现象具有普遍性,但自2022年起多起引发国际关注的案例中,中国学生群体的卷入频率显著上升,客观上加剧了公众认知中的刻板印象。
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是麻省理工学院Rosalind Picard教授在一场公开演讲中的争议性发言。
她特别提到了中国学生的作弊问题,虽然她随后补充声明"接触的大部分中国学生治学严谨"。
可这一刻意标注国籍的行为,既无实证必要性,又为何多此一举呢?

图源 | X
而且,据一些参会的网友表示,在她的整场演讲中,中国是唯一一个列出国籍的国家,显得尤为突出......
这件事情在外网上也引发了热议,最终以该教授在学校网站发布道歉告终。
图源 |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网站
尽管此事告一段落,但我们也能感受到,随着学术造假频发,中国学生声誉受损,逐渐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去年10月,悉尼大学突然向大量中国留学生发送文件验证邮件,要求核查其学术材料的真实性。
虽然校方声明,这类抽查每学期都会随机覆盖约10%的新生,目的在于核实学生提交的成绩单和申请材料,属于常规操作,并非针对特定群体。
但从网友们的分享来看,被抽查的的对象几乎全是留学生,其中中国学生的比例还相当高。

图源 | NEWS
此外,澳门科技大学更是直接宣布: 关闭内地国际生通道,不再允许非高考生申请本科课程。
也就是说,自2025/2026学年起,澳门科技大学不再认可中国内地生的国际成绩。

图源 | 学校官网
不少考试也正在推出“中国限定”政策。前不久,爱德思考试局就宣布:将在今年夏季的A-Level大考中,对中国大陆地区启用“区域卷”。

图源 | 考试局官网
这一系列的变化,虽然不能完全归咎于学术造假事件,但也反映出了学校乃至机构对于中国学生诚信问题的重视,他们希望从源头上把控学生的质量,减少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别走歪路
正道才是“王道”
近期的一系列学术造假事件,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正值2025美本放榜季,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更需要保证学术诚信,以真实的态度进行申请。
这不仅关乎个人声誉与未来,还影响着中国学生的整体信誉。坚持诚信,方能赢得信任,开启成功留学之旅。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先注意以下两点:
1.拒绝侥幸心理,学术诚信至上
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部分学生只看重结果不注重过程,为了读名校,存在侥幸心理,认可使用不诚信手段申请这样的行为。
还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过度焦虑,认为只要能进入名校,一切都值得,放纵孩子申请造假。
殊不知,走捷径的后果,最终是由孩子来买单。
2024年,中国驻洛杉矶总事馆发出过关于学术诚信的警告。该领区的中国留学人员在入境时,因曾寻求第三方机构代写,被入境工作人员认定有学术不端的行为问题,导致个别留学生5年内不得入境,学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 中国驻洛杉矶总事馆官网
2.谨慎辨别留学机构,避免落入“申请陷阱”
在申请过程中,一些家长往往会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这时候就更需要家长们擦亮眼睛,避免踩坑!
在帝国理工的随机抽查过程中,就有一名留学博主表示:目前已经有3名学生在知情的情况下被中介换掉了材料,还有学生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机构更换了材料。
的确,市面上的部分“不良中介”为了赚取高额佣金,往往编造虚假材料,误导学生这是一条可行的“捷径”,最后等到入学后才“爆雷”,这时候就悔之晚矣。

图源 | pexels
总之,留学申请是一个既复杂又需要细心规划的过程,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追求短期利益不可取,诚信才是打动招生官的“利器”。
· END ·
2025国际学校秋招火热开启!领科、交中IB、上实剑桥、WLSA、光华剑桥......沪上“牛剑藤offer大户”齐招生,如何顺利上岸,抢占先机?
如果你还在为国际学校转轨、选校感到头疼,不知道从何下手,那就赶紧点击👉,一站解答升学疑难!
您将享受到——
1V1选校规划:精准定位目标学校,有的放矢入学备考
体验课+入学测评:综合了解自身实力,制定合理规划
冲刺课程:专属小班课程,助力学生斩获offer
如果你还在为国际学校转轨、选校感到头疼,不知道从何下手,那就赶紧点击👉,一站解答升学疑难!
今年3月1日,我们还将在上海举办一场CITD教育盛会,邀请沪上“offer大户”, 提前获取面试&学校内推机会👇
识码预约报名 ↓
文章部分素材整理自QS留学部落、英国教育那些事儿、Panopath留学过来人、小红书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