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我们以师生的身份彼此陪伴,携手同行。所以在25考研初试正式结束的第一天,我想最后一次以陆老师的身份,一起复盘总结一下今年的考试,并对未来做一点点小小的展望。
完整版扫码获取👆
我做完今年真题的感受是:不是考研政治的押题时代结束了,而是只靠押题的时代结束了。今年考完后,我也看到了不少同学说被真题“背刺”、“跟平时做题感觉不一样”、“命题人是不是反押题了“等等说法。
那25考研政治真的是十年来最难吗?到底有多难?难在哪?真的反押题了吗?我们学了这么久到底学哪些才是有用的?
1
选择题难在
【判断纯背题】减少
【材料思考题】增多
真题中的设问其实可以区分为两种:
一种是可以当“判断题”做的。如25年17题:
【2025-17(多选)】与病毒的持久斗争和协同进化,是人类演化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一方面,病毒在使人类饱受疾病甚至死亡的困扰中,不断地对人类基因组织进行利用和改造。另一方面,人类自身的免疫系统在积极对抗病毒入侵时,或有效清除外来微生物,或使得整合到人类基因组中的病毒序列逐渐被宿主细胞的遗传调控系统接管,以实现协同进化。从人类与病毒的关系可以类推出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正确 判断有(CD)
A. 人与自然的关系纯粹是自然界的生物演变过程
B. 人类社会活动的规律由生物进化的规律所决定
C.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为基础
D. 人的活动的选择性与自然界的先在性是动态统一的
这种题目其实就是“死记硬背”题。不需要看材料,不需要对材料进行概括。因为设问和材料没什么关联,直接能通过判断选项做出来。
以往同学前期做的练习题里(甚至模拟卷里)其实90%都是这种类型的题目。所以真题中无论单选多选,如果这一类题目的比重多,那么这一年的考试难度就不算太大。
真题中另一种是当【材料思考题】做的。如25年第2题:
【2025-2(单选)】马克思认为:“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这些形式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这种“从后思索法”所揭示的内涵是,历史的发展总是按照时间顺序从过去到现在以至未来,而对历史的认识则要遵循相反的顺序。下列表述与“从后思索法”相一致的是(B)
A. 我思故我在
B. 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
C. 逻辑与历史在各个具体环节上具有一致性
D. 历史发展的一般进程拒斥个别发展阶段的特殊性
这种就是不能直接看选项做,因为即便是不选的选项也可能表述是对的,甚至单选题里4个选项都有可能是对的,而出题人考的是你强制概括材料后通过基础知识的“思考思维”来做题。
如问「说明」「体现」「表明」等,就是需要先强制概括理解材料,再选出正确答案的。因此,如果真题中这一类题目的比重多,那么这一年的考试难度就很大。我们来看2023、2024、2025这三年,考研政治真题里这两类题目的数量的出题比例分布:
年份/个数 |
材料思考题 |
判断纯背题 |
2025 |
单选(7个) 多选(10个) |
单选(9个) 多选(7个) |
202 4 |
单选(3个) 多选(9个) |
单选(13个) 多选(8个) |
2023 |
单选(5个) 多选(8个) |
单选(11个) 多选(9个) |
是的,你已经发现了,比起24年来说,25考研政治真题里,那种不需要看材料,直接做的选择题数量几乎是“断崖式下跌”。
这就是25考研政治真题的第一个难:难在设问的灵活性比重越来越大了。所以2025考研政治其实不能说是一种“反押题”,因为这就是真题的命题趋势,真题里一直有考,只是比例上以往的真题出这种【材料思考题】的比重没有2025年那么大。
当然,这种灵活性对于一直认认真真上课,会用圈词法、倒排法、遇到材料思考题会强制概括材料的同学来说,虽说做起来“不太舒服”,但正确率是还可以的。
腿姐四套卷第一套
这让我回想起讲今年《腿四》第一套选择题的时候,因为我在第一套卷上来就设置了连续4道【材料思考题】,让一直习惯做【判断纯背题】同学大呼“好难”“好不像真题”的情景。
腿姐四套卷第四套
其实,不止《腿四》,《刷题计划》的难度一直也是练习题里被称为最难的,其实也是因为前几年开始,我一直在有意增加这种【材料思考题】的比重(所以骂声最多,毕竟这种题目做起来确实“不太舒服”)。不过陆老师还是想坚持下去。毕竟出题是为了考试,所以为了你的结果尽量是舒服的,继续承担一些负面声音其实没关系(我也习惯了哈哈哈)。
腿姐四套卷第二套
在接下来的26《刷题计划》和《腿四》里,陆老师还是会保持、以及进一步增加这一类题目的比重,让选择和信任我的同学,从最开始就能够在更仿真的练习题里,尽早训练对材料的“强制概括能力”和对考点的“思考能力”。
2
选择题难在
【没见过的提法】和
【不熟悉的提法】更多
【不熟悉的提法】指的是纯做模拟卷覆盖不到的相对冷门细节的基础考点(毕竟模拟卷不可能覆盖所有考点内容)。如:
【2025-14(单选)】互联网是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移动支付信息、信用卡消费记录等,都是足以“定义”个体的数据信息。一旦这些信息被非法使用,会侵害当事人的隐私。《⺠法典》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权属于(C)
A. 生命健康权
B. ⺠主管理权
C. 人格尊严权
D. 通信自由权
【没见过的提法】指的是完全超纲的基础内容,以及在海量时政里冷门时政或热门时政的冷门内容。其实这个也不是只有25考研政治才有,真题每年都有,如24年单选13题,这个也是考纲里没有的基础:
【2024-13(单选)】1948年,解放战争形势已经有了极大的进展,许多解放区已经连成一片,许多城市已经解放或者即将解放,人民解放军和人民解放战争的正规性程度大为提高,全国胜利已经在望。这种情况要求党迅速克服存在于党内和军队内的任何无纪律无政府状态,把一切必须和可能集中的权力集中于中央。为此,中共中央决定建立(B)
A. 精兵简政制度
B. 请示报告制度
C. 民主协商制度
D. 党外通报制度
但上述题目在25考研里不仅数量比23、24考研多了一倍,且位置都很靠前(都是你在单选前几道做的,多选前几道做的),总之就是很搞心态。会让你考完完全不记得自己会做的题目,只记得不确定的题目和不会做的题目,产生了“很难”的感性认识。
其实冷静下来,仔细思考,真题每年考的【没见过的提法】和【不熟悉的提法】,都是可以通过倒排法、圈词法等上课反复带你练的方法做出来的。我们来还原一下考场做题情境,按照上课讲的那样,将你的做题过程进行可视化复现,如:
此时,尽管做的过程是不舒服的,但老老实实认真上课的你,其实还是通过圈词法、倒排法,选出来了B。类似的:
我们还是再来还原一下考场做题情境,将做题过程进行可视化复现:设问说的是要符合“一个物”,也就是要强制概括材料意思:所以通过概括材料发现,材料里指的是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因此我需要在选项里选出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可。这是多选题,在完全不会的情况,只能猜,但不是瞎猜,而是根据“不错即对”原则,选ABD。
此时,尽管做的过程是不舒服的,因为你确实没见过这些提法,它们都是【没见过的提法】。但一直努力认真上课认真做题留痕的你,其实还是通过圈词法、倒排法,选出来了ABD。
所以,从感性认识上来说,如果你感觉今年25考研政治很难,这是对的。但我希望考研机构或者老师们不要盲目吹嘘政治变难,以此来吓唬考生。诚然这也许是招生的好手段,但并不是真正的“解药”。
因为根据刚才的分析你会发现,其实也不能说“反押题”了,因为真题一直有【材料思考题】、一直有【不熟悉的说法提法】的选项设置。只是在2025年这种设问、这种选项设置的题目数量变多了。可是这种题目所考查的“思考”、“对知识的运用”一直是不变的。
从我个人感受来说,考研政治的难,或者说 考研的高考化、考研公考化,更多的是一种顶层设计里对未来人才“思维”“运用”的重视。这确实是一种趋势。毕竟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 需要的绝不是纯粹死记硬背的,而是有战略谋划、有思考思维的勇士。
因此我在考后说的,25考研政治或许是近年来最难的一次,但也可能是未来十年最简单的一次。指的就是这个趋势。
但从考研备考来说,绝对不能盲目说完蛋了,我肯定没考好。或者说以后政治考高分就必须要从现在开始看马克思原著、看新闻联播。这两种都是被今年考研政治的“现象”唬住了,是完全没必要的。
3
展望26考研备考
第一,重视政治基础和思维结合的运用。我不是说早开始学政治!不是说早开始!不是说早开始!我个人仍然坚持政治最早从5月—7月开始。
只是你既然学基础了,就不能只是当刷剧一样地学,这样学其实根本不打基础,因为学了你仍然不会做题。所以,从你最开始学政治,就一定要基础和做题方法一起学。做到学完一个考点,既能够做那种【判断纯背题】, 也能做那种【材料思考题】。
第二,破除押题迷信,重视思维思考的训练。押题是政治这个学科必须的,但是不能只依靠押题。因为从25考研政治开始,纯靠押题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押题只是给一直努力的你加最后一把火,而不是对着干柴空烧。
今年技巧班9月份就认真讲了大题的方法、思路和模版。冲刺班提前一个月就已经给完背诵,并反复进行带背带练,把逻辑练透,上考场才能无惧考试的灵活性。
第三,技巧是非常有用的,因为技巧就是思维本身。从来不存在脱离基础知识的技巧,技巧班从头到尾讲的都是怎么拆每一道题,怎么把基础知识用在每一道题,怎么去做没见过的选项,怎么圈词、怎么倒排。
这些不是孤零零的方法,而是需要你认真学基础、反复训练才能形成的做题思维。在未来,陆老师也会一如既往竭尽全力去在每一节课、每一次直播里反复讲解和训练。
完整版扫码获取👆
提前祝大家假期愉快!
祝大家取得一个理想的分数
(比自己想的分还要高)!
作者✎陆寓丰
编辑团队✄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