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实践是一种以“身体参与和亲身经历”为表现形式、以“体验和感悟”为内在特征的学习活动。内蒙古准格尔旗严格落实新课标要求,创造性、创新型地将学科实践落在实处,让教育不只停留在书本上。
学生们正在开展实践课(黄丽 摄)
走进准格尔旗第三中学的历史科学实践社团,学生们满怀热情,积极投身于这场历史与艺术的盛宴中。他们广泛搜集素材,从简朴的材料中寻找灵感,将木棍、树叶、纸壳、塑料制品等日常物品,巧妙转化为一件件承载着民族深厚印记的仿制文物。在孩子们的巧手中,毫不起眼的泥土和泡沫纸也化身为千年古迹,重现了历史的辉煌与沧桑。
“这节课和以往的课程都非常不同,今天我在课上做了战国时期的货币。战国时期的货币有的是小刀形状的,有的则是偏圆形的,最后在秦统一中国之后变成了秦朝的圆形方孔半两钱。在这节课上,我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战国时期的经济、文化和历史的演变过程。”准格尔旗第三中学学生杨一一说。
准格尔旗第三中学历史学科实践社团以“仿制中华千年文物,感受历史文化魅力”为主题,实践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展现出了极高的创作热情,还深入挖掘了历史的内涵,将历史知识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活动现场,经过历史组和美术组老师们的精心评选,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16名、三等奖若干名。这些优秀作品不仅展示了孩子们的才华与智慧,更体现了他们对历史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开展学科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培育家国情怀,激发学习兴趣。接下来,学校还将继续把学科实践活动或者跨学科的主题学习活动拓展到其他学科,提升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准格尔旗第三中学历史学科教研组长索明宇表示。
学科实践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迭代升级,利于实现创造性学习。准格尔旗以学科实践创新丰富教学,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利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有效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实现自身发展。(黄丽 侯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