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意选牌
2.设置起手牌型
3.全局看
4.防检测防封号
5.可选择起手如(拼三张):金花,顺金,顺子,三同,对子 顺子牛,同花牛,牛九,牛八(麻酱)起手暗 杠, 控制下张牌,快速自摸,防杠防点炮
6.麻酱,金化,跑得快,红黑大战,捕鱼,十三张,龙虎等等更多玩法均可安装使用
7.苹果,安卓系统通用, 支持首款苹果安卓免越狱(全系列)辅助
“1800元,即可偿还百万债务!”“3至9个月让你实现无债一身轻!”“偿债模式已长期运营,背后没有公司运营。安全可靠!”
近期,一种打着“众筹还债”旗号的所谓的债务解决方案在网上出现。
来自河北的王先生(化名)在电话中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是一个“捐赠爱心”的项目,只要一次性向9个人捐赠1800元,就有机会开启百万元的众筹之旅。为了吸引记者加入,王先生分享了一个所谓的案例:他的朋友仅用两个月时间就成功筹集了10万元。在交流过程中,记者得知王先生在北京工作的儿子已经成家,但收入有限,他正寄希望于通过参与这个项目,为他在北京的儿子购置一套房产。
从记者了解的实际情况来看,该项目已涉及各个社交平台的大量群聊,其中不乏规模超200人的“大群”。那么,这些社会上的普通人,究竟如何被卷入局中?
“希望之光,仅需1800元即可清偿百万债务。”面对这样的宣传话语,会有多少人心动呢?
近期,一款名为“希望之光”的App,以“众筹还债”的名义,通过社交平台吸引债务人参与。据其宣称,参与者只需1800元的入门费,即可获取众筹上百万元资金的资格。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多名参与者处获悉,其所谓的“众筹”,实际上是通过层层发展下线成员,并向他们收取“激活费”来实现资金的筹集。
记者通过推荐人提供的二维码下载了“希望之光”App。打开App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上线五周年”以及“希望之光学院”等信息。
推荐人向记者介绍,“众筹”操作主要通过App中的“计划”页面来完成。该页面上显示着四种负债类型,分别是“信用卡”“房贷”“车贷”与“其他”。用户需要选择负债类型,并输入债务金额,以及上传债务凭证。提交之后,即确定了需要众筹的总金额。而在“钱包”页面,用户则可以看到总负债金额和众筹账户余额。据推介人介绍,只要众筹余额达到了总负债余额,众筹计划便会自动结束。
记者了解到,“希望之光”平台通过邀请制不断吸纳新成员,并以此建立新老成员之间的上下级关系。每位受邀加入的新成员,在正式获取众筹资格之前,需支付一笔“激活费”,即逐级向上级成员转账共计1800元。上级成员众筹资金的来源,其实均依赖于对这笔“激活费”的瓜分。只要持续有新成员加入,上级成员的资金便能像滚雪球般不断累积。
上述推荐人自称,每个参与者的筹集上限是590万元,他参与该项目没多久,目前已经筹集了几万块钱。
以1800元的成本换取超过百万元的回报,这种“天上掉馅饼”的机会真的有吗?
多位律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之光”所推崇的“众筹”模式,本质上是通过招募下线人数来获取利益,这属于一种较为典型的诈骗式传销。
然而,在与多位参与者进行对话后,记者发现,许多人竟然坚信这是一种慈善事业,旨在减轻自身债务的同时,帮助周围的人摆脱负债的痛苦。他们难以接受,这种“传递爱心”的活动竟会与传销有所关联。
传销活动披上“众筹还债”的外衣,竟然成了正义的化身?经过记者长期观察,发现“希望之光”的推荐人在宣传的时候,准备了一套成熟的话术。
比如,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为了吸引更多的关注和信任,一群“希望之光”的支持者们给它贴上了“老百姓翻身大舞台”“第三次分配,实现共同富裕”“又一波政策红利来临”等标签。在一些不明所以的人看来,还误以为这是一个国家扶持的项目。
为了更深入了解活动的组织过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扮演一名因生意失败而亏损百万的负债人,加入了“希望之光”项目的团队。
?/span>
· 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法律共9章,包括总则、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附则,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
· 重点整治违规AI产品、利用AI制作发布谣言等突出问题!为规范AI服务和应用,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席王建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4月30日13时许,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丰景佳园小区发生爆炸。记者从现场救援指挥部了解到,目前,爆炸造成1人死亡,21人受伤,其中6人重伤、15人轻伤,重伤人员生命体征基本平稳,2人失联。现场已经成立救援指挥部,正在开展现场救援、伤员救治、人员安置等工作,爆炸原因正在调查。
· 官方通报“医院工作人员上班期间打游戏”!近日,贵州有网友发视频称,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柜台工作人员,上班期间握着手机打游戏。记者获悉,涉事人员系遵义市医疗保障局派驻人员。4月30日,贵州遵义市医疗保障局发布《情况通报》称,经初步核实,相关报道情况属实,已对涉事人员启动调查和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