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育人目标是培养眼中有光的人。”4月27日,佛山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范自军在该校举办的“三层五院”课程体系发布会上表示,佛山一中将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构建起“基础-拓展-卓越”三层进阶通道,让学子在“五大书院”课程中找到个性化成长路径。
“三层五院”课程体系
从学科融合到实践赋能的特色培养路径
佛山一中在去年专门成立课程方案研制工作小组,在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专家的全程指导下,历时9个月制定出该校“三层五院”课程体系。
“三层”是指基础、拓展和卓越三层梯级课程体系:基础课程是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拓展和卓越课程是在国家课程基础上开发与实施,以书院为单位的走班制课程。
“五院”即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建立的书院制课程,分别以知名校友的名字命名为:本立书院、星海书院、加木书院、雄飞书院、五常书院。
佛山一中科技节活动。
“五院”中的拓展课程以选修、社团、主题、活动等课程形式开展,五大书院有不同的主攻方向,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比如“本立书院”的拓展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数理创新思维,会开展数学建模、物理和化学创新实验等选修课,结合加木讲堂的基础学科讲座以及航模、热气球等比赛活动,希望可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院”中的卓越课程则以贯通、竞赛、强基、训练队等课程形式开展,五大书院也有不同的主攻方向,与学生未来升学、就业方向选择相关。比如“五常书院”以职业定向为引领,希望通过跨学科与实践课程,为文化教育、学术研究及创意产业输送复合型人才。
在2024年中小学飞行器仿真挑战赛决赛中,佛山一中喜获殊荣。
“以前的校本课程都是零散开发,现在我们要形成系统培养链。”范自军表示,“三层五院”课程体系是学校今后开设新课程的“指南针”,由学生成长支持中心负责统筹,一方面引入校外专家合作开发,另一方面也鼓励校内教师自主开发,而且每个学年都会在经科学论证后迭代更新。
每学年开始前,学校会首先开展课程需求分析,8月份进行课程审议,9月份公布课程的具体内容让学生自主选课,后续还会进行课程评价及动态优化。
创新培养模式
实现基础夯实与个性发展的动态平衡
早前,这些新课程已经陆续在校内试点推广,大部分在第八、九节课实施。佛山一中高二学生相如说,参加过科学类的选修课程,趣味性揭秘南极科考隐藏的冷知识。另一位高二学生心晴也说,对新课程体系中的“星海学院”艺术类课程很感兴趣,“我从小就学跳舞,自己也会去学不同的舞种。现在学校有免费课程,既不耽误主科学习,又可以继续发展自己的爱好,太期待了!”
佛山一中星海之夜文艺晚会街舞表演。
参与佛山一中课程改革的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综合组成员、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文婕认为,“三层五院”课程体系是国家课标与学生内在需求的深度融合,“当学校眼中有学生,教育就产生了幸福感。加上课程有进阶,学生和老师的教与学也会有所提升,从而让学校发展也不断进阶,达到共生共长的良好生态。”
另一位参与佛山一中课程改革的专家、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青也说,一所好学校、一套优秀课程体系,能推动学生在漫长的人生中不断探索、追求,最终成为一个自己想成为的人。她期待佛山一中通过“三层五院”课程体系的实施,走出属于自己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深化课程体系建设,是佛山一中培养拔尖人才的必由之路。”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彭海燕寄语佛山一中,瞄准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出更多既温暖他人、又照亮世界,具有全球视野的栋梁之材。
“我们不希望学生在书山题海中暗淡了眼中的光。”范自军表示,佛山一中将继续以“追求卓越、造就栋梁”为办学目标,办自由而有序的教育,培养眼中有光的人。课程改革后,评价体系也会随之改变。学校正加快建设信息化与“人工智能+”平台,将通过大数据全面记录并跟踪评价学生的综合发展情况,学生可以在期末收到学业报告(以分数为主的定量评价)、综合报告(记录学生多元发展情况)和健康报告(记录学生的运动与体质状况)。
下一篇: 重磅分享 欢乐聚朋 到底有没有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