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下滑 12.1%,环比下滑 31.9%,这是 1 月乘用车零售市场的表现。
具体到新能源乘用车细分市场,74.4 万辆的销量虽然同比增长 10.5%,但环比下降 42.9%。
从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来看,1 月车市的表现并不理想。
而对数据波动最为敏感的除却车企,无疑就是奔波在一线的销售人员。
在调查的十几家品牌中,无一例外,车企销售的薪资均由底薪与销售提成构成,个人销量成为衡量报酬的重要指标。
然而伴随更多品牌入局以及价格战这一洪水猛兽的狂轰滥炸,汽车销售的岗位红利正逐渐消退。
一方面,在品牌增多、市场成熟的背景下,消费者购车大多货比三家,在此背景下,销售就需要付出更多成本与精力留住顾客。
" 还有再看其他品牌吗?" 是每一位汽车销售都会小心翼翼提出的问题。
" 如何留住客户,卖出去车?" 是每一个汽车销售都必须直面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价格战的绞肉机下,2025 无疑又是一个生死存亡之年,各品牌要想在残酷的市场中活下来,降本增效几乎是必经之路。
然而,当上级政策穿过层层人事架构,落到最基层,口号与目标便化为一项项具体的数据与指标,毫不留情地压在每一个销售肩上。
每天至少 60 通的有效电话、2 次的试驾指标,每月增加的销售任务以及详细明晰且划分等级的制度化评估体系,每 1 个月或 2 个月的个人评估体系,也让汽车销售在各项数据间焦虑、奔波,直至在两点一线的生活中疲惫不堪。
4.80万
4.23万
3.82万
3.43万
5.36万
5.15万
4.61万
3.63万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47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