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由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吉林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联合主办的人参产业人才继续教育高级研修班,在位于通化市的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开班。此举旨在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重点产业人才培育决策部署,落实人才强省战略,通过聚焦新技术、新标准、新市场、新业态,提升人参产业人才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为吉林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全链条培育 助力产业升级
人参产业不仅是吉林极具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更是惠及万千百姓的富民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中占据重要地位,其高质量发展始终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2024年9月,吉林省成立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聚焦产业发展痛点难点精准发力、破题攻坚,推动全省人参产业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在此背景下,面向人参产业领域专门开设的本次研修班,成为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首次将培训课堂设在产业一线的重要实践。研修班以“科技赋能人参产业,人才引领产业振兴”为主题,为期5天,重点培训人参种植、加工、研发及企业管理和营销等领域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此次培训打破以往单一环节的模式局限,创新性开展人参全产业链条系统培训。通过“专题授课+现场教学+研讨交流”的多元化形式,让人参种植户、科研人员、企业家等群体系统学习人参产业发展脉络,深入掌握省委、省政府推进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培训内容涵盖人参文化、功效、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选、整、养”三维技术、品牌营销策略及产业政策解读等核心领域,全方位提升学员专业素养,旨在培育一批具备技术、管理、创新及带动能力的专业人才,强化其引领产业发展、推动行业革新的综合能力。
产学研融合 探索发展新路径
研修班设有现场实操、观摩考察和分组研讨等环节,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8月19日,学员们走进柳河县云岭野山参保护区和吉林省云岭野山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沉浸式体验探访林下山参生态种植、精深加工以及高附加值产品创新研发的全链条融合发展新景。
在柳河县云岭野山参保护区,学员们跟随“参把头”深入林间,实地踏查山地、参与“喊山”、亲手抬“棒槌”,沉浸式体验了传统“放山”采参习俗的全过程;随后,在云岭野山参博物馆,众人观摩了“世界最大的单瓶野山参酒——野山参王酒”,并走进由天然溶洞改造而成的地下酒窖,深切感受人参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独特魅力。
步入吉林省云岭野山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学员们先后走进研发中心与现代化生产车间,沉浸式探访企业科研创新的技术突破与生产运营的精细流程。大家围绕人参精深加工、销售全链条融合发展的实践模式展开深入调研,详细了解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依托产业链整合拓展市场空间,在实地观摩中探寻产业融合的有效路径,为推动自身所在领域的产业升级积累实践经验。
吉林省云岭野山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推出的山参元气水,凭借独特的产品定位让人眼前一亮。将人参元素与当下流行的气泡水形态巧妙融合,既保留了人参的养生内涵,又契合年轻消费群体对时尚饮品的需求,这种传统资源与现代饮品潮流的创新结合,成为其让人印象深刻的关键所在,也展现了人参产业在产品创新领域的无限可能。
长春中医药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梁钟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本次研修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我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同时,也为高校服务人参产业发展、提升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参照。我们高校将结合培训所学,继续加强人参科研工作,全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参加研修班的企业代表吉林省宣上医长白人参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梓旗表示:“此次研修让企业系统掌握了人参种植、产业发展及文化传播等领域知识,这些都将融入未来的产品开发与销售中。企业将持续讲好人参故事,推广其食药用价值,丰富产品矩阵,助力大众更好地认识和使用人参。”
来源:中国吉林网
记者:吕东斌
初审: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