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化教育的浪潮中,一所学校如何既守护教育的本真,又让每个孩子绽放独特光彩?
翻开南京金地未来学校五年的时光相册,一本满是论点与设计的项目书、一幅与迪拜校友共绘的贺岁图、一块贴满彩色夸夸贴的墙面,串联起金地未来小学部的成长密码。
三个跨越五年的成长故事,像三面镜子,映照出金地未来最独特的模样:用国际化的土壤,浇灌每个孩子的与众不同。
破局——从成绩焦虑到生命唤醒
Vill老师的故事,是金地教育理念的生动注脚。创校教师Vill仍记得2019年的教育环境:传统教育赛道的内卷,家长焦虑于升学率,教师困在分数考核中,孩子们在标准化流水线上的挣扎……“未来学校这个名字像一束光,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回归本质的可能。”这位从教二十年的数学教师说出的,正是五年前全体创校团队的心声。
在RGSG的五年里,Vill化身 “移动班主任”,将办公室搬进学生中间;为每个孩子定制专属学习方案,让小班化教学落地生根。课堂上,用项目式学习引领学生探索数学秘境;德育工作中,一面贴满彩色便签的 “夸夸墙”,成为校园最温暖的存在——同学间互助的善意、食堂阿姨多添的一勺汤,1001种美好在此定格。“真正的国际化不是课程表的双语化,而是教育逻辑的中西融合。”Vill指着走廊上的“夸夸墙”解释道。
在他眼中,RGSG的成长早已突破分数桎梏。是每周集会上,对细微善举与进步的礼赞;是孩子始终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状态;是学生利用UOI探究,去策划自己的10岁成长礼,从而理解了感恩的意义。“在金地未来,我们丈量成长的标准有一千零一种。”
当传统学校还在用考试成绩定义“学霸”时,RGSG已为赛车手、击剑运动员开辟专属学习通道,让编程少年与舞蹈精灵共享同一个荣誉殿堂。“我们要培养的不是答题机器,而是能够用舞蹈诠释水的三态、用商业思维解决剩食问题的未来公民。”Vill展示着五年级创校生Kiki团队的PYP成果展说道。
Kiki在金地的五年,是一部“天赋觉醒”的成长史。这个热爱数学的姑娘,在老师支持下连续三年征战袋鼠数学竞赛,斩获全球满分奖的荣耀。而在PYP成果展的舞台上,她将理性的科学思维与感性的艺术表达完美融合,用原创舞蹈演绎水的三态变化。“老师们总说,去做能让你双眼放光的事情,”如今的她,身兼啦啦操队主力、舞蹈校队成员和班级劳动委员等多重身份,“在这里,每个梦想都能找到生根的土壤。”
绽放——教育在细微处发生
步入五周年校庆的RGSG校园,教育哲学的实践俯拾皆是:楼梯间张贴着联合国十七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深刻内涵;班级门口展示着数学、艺术与科学的璀璨成果;劳动教育的未来农场里,家长与孩子携手耕作,播种希望。
在RGSG,最珍贵的成果不是满墙的竞赛奖状,而是那些闪着教育智慧的日常片段:春游时,孩子们把多余的零食找顾客卖掉,通过营造价值和稀缺,小赚一笔;课间走廊里自然流淌的中英文对话;创校生家长感叹“金地的孩子有童年”时的泪光。
这种中西融合的教学模式,在五年级学生Joyce身上显现出神奇效果——曾经低头走路的内向女孩,如今能站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论坛上,用流利英语阐述“性别平等”的深度思考。“在老师的鼓励下,Joyce主动参加了书院竞选,并成功当选为书院Leader。这一经历让她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勇敢。”Joyce的妈妈回忆起当初择校的经历时感慨万分。她说:“金地未来学校是一个快乐有爱的环境,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5·17五周年校庆
5年前,一年级孩子仰头望向老师,脱口而出的“老师屁股好大”让空气凝固,但当老师蹲下来平视孩子,才能看懂孩子的视线所及,才能听懂这些充满生命力的“童言无忌”。
五载华章,共启新程。当第一缕阳光穿过桂花树,照在正在给外教讲解《论语》的小小身影上,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全球的边界,在这个瞬间温柔消融。
值此五周年校庆,南京金地未来学校诚邀您共同见证:中西教育巅峰对线 、科技赋能课堂革命、五年成长高光特辑、对话剑桥系教育大咖。5月17日,我们不见不散!
记者 王塞塞
校对 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