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李书恒 通讯员 杨童柳 柴利利/文图
为深化国防教育、厚植家国情怀,郑州市第四十八中学八年级历史教研组于近日成功开展“钢铁长城”主题学科实践活动。活动以“追溯国防历史,致敬强国力量”为主线,组织学生通过手抄报创作与武器模型制作,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防成就。三百余名学生积极参与,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1名,成果斐然。
探国防历史,展青春创意
本次活动紧扣八年级历史教材中“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单元,鼓励学生从“古代军事工程”“近代抗争史诗”“现代科技强军”三大维度展开探索。同学们或查阅史料绘制手抄报,呈现长城、郑成功收复台湾等历史画卷;或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辽宁舰、歼-20战机等模型,诠释新时代国防科技的飞跃。历史教研组联合科技教师组成指导团队,开设“军事黑科技讲堂”,帮助学生将历史知识转化为立体创作。
匠心铸精品,热血映初心
在提交的三百多间件作品中,涌现出众多匠心之作。八年级(七)班赵可迪同学打造的辽宁舰模型,精准还原甲板布局与舰载机起降装置,辅以动态灯光模拟航行场景,获评“最佳工艺奖”;八年级(七)班郑晨旭的坦克模型则以齿轮传动实现炮塔旋转,生动讲述国产坦克发展史,彰显科技强军主题。二等奖获得者八年级(一)班栾芊羽的手抄报《千年戍边志,一脉中华魂》,以独特风格勾勒历代边防故事,将艺术审美与史实梳理巧妙融合。
荣誉励壮志,薪火永相传
经评委团综合评定,共18件作品脱颖而出。5月12日,学校为获奖学生举办颁奖仪式,并将优秀作品陈列于“钢铁长城”主题展区。有参观者感慨道:“孩子们的作品不仅重现了大国重器的风采,更让我看到年轻一代对国防事业的深刻理解与热忱。”
此次活动将学科知识与实践创新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感悟“钢铁长城”的精神内核。一等奖获得者郑晨旭表示:“制作坦克模型时,我深刻体会到‘强国必须强军’的含义。未来我也想投身国防事业,守护祖国山河!”
附获奖名单
一等奖:赵可迪、郑晨旭
二等奖:栾芊羽、张淼、苟似画、樊诗语、刘梦琪
三等奖:陈子涵、刘涵清、彭文琦、詹德一、唐乐瑶、张梦涵、王灵萱、冯文馨、朱潇琀、宋佳怡、樊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