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中小学劳动课为啥沦为“走过场”?
开心田螺
2025-05-16 16:17:54
0

2022年秋季学期以来,单独设立的劳动课出现在中小学生的课表里。但近期“新华视点”记者走访多地发现,课程流于形式、课时被挤占、课后作业“摆拍”……一些中小学的劳动教育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尴尬境地。

上课不重要 拍照片交差就行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倡导丰富多样的实践方式,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做中学”“学中做”。

新课标要求,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但记者了解到,部分学校的劳动课课时被主科课挤占。

“现在只有初一上劳动课,初二、初三的劳动课都让给主科科目了。”粤西一所中学教师陈力(化名)说。“我们课表上有劳动课,但这学期到现在还没上过一节,上的都是数学课。”西部某小学一名六年级学生告诉记者。

此外,记者近期走访多地中小学看到,部分学校劳动课存在以教代劳、以说代劳等现象,缺乏动手实践、亲历劳动过程。

“就是讲讲劳动的概念,给学生看看相关视频。”广东某地一名劳动课老师称,上课一般是照本宣科,较少实操。西部一些学生反映“学不到什么东西,上不上没太大区别”。

一些学校虽将劳动课“搬”进实践基地,但教学效果仍然欠佳。不久前,西南某地一学校的劳动课上,几十名学生合种一棵树,每名学生挖一下土就结束了。

而且,一些课后作业也存在走形式的问题。

记者看到一份南方某中学的劳动课作业记录表,家长需要每天在扫地拖地、整理内务、洗碗等多项日常生活劳动项目后打勾,部分项目还要求全过程记录,每个环节至少有一张照片。

“孩子有没有真劳动不重要,拍照片交差就行。扫地、洗菜,孩子摆个造型,我们拍一拍。”一名东南沿海地区的小学生家长说。

“学校专门开发了一款小程序,让家长进行‘每日学生劳动打卡’。”重庆一名小学生家长无奈地说,有些劳动孩子随手就能完成,现在为了“留痕”反而要“表演”。

缘何流于形式?

受访人士认为,部分中小学劳动课落实情况与新课标要求有差距,存在劳动和教育“两张皮”等情况,背后存在课程设计不尽科学、评价体系不甚健全、认知理解存在偏差等多方面原因。

按照新课标,课程共设置十个任务群,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类。从整理收纳到农业生产、从工艺制作到志愿服务,劳动项目丰富开放。但在日常教学中,一些学校的劳动课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

陈力告诉记者,除草和扫地就是学校劳动教育课的主要内容。当地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就是拉去干活,是套了教育外壳的“旧式劳动”。

由于现阶段劳动教育相关指导教材、示范课程不够丰富,一些学校上好劳动课的能力不足。“我们主要依靠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设计,但网上案例往往与本校实际难以匹配。”有受访教师说。

记者走访看到,部分学校场地有限,仅能保障日常教学需要,缺乏开展劳动教育的活动场所。多所学校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没有专职劳动课教师,现有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经验有待提高。

西部某地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说,当地劳动课全由其他学科老师兼任,没有一名专职劳动教师。一名受访教师说,上好一节劳动课需耗费很多心力,但学校考核主要依据主科成绩,因此教师的积极性往往不高。

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现在,评价指标更多是简单的课时数、学生参与劳动频次等,缺乏对课程质量的要求。”重庆某县城学校一名教师说。

而且,在部分地区,现行教育评价体系中的劳动教育占比偏低,所以学校不太重视课上得好不好。

此外,一些学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认为劳动课程属于“副科”;部分家长、学生也认为升学成绩更重要、劳动教育可有可无。

“有的家长担心各种安全问题,有的家长觉得‘劳动时间’侵占‘主科时间’。”西部一名小学校长表示,开展劳动教育缺少家校配合。

合力上好“成长必修课”

“在人工智能科技浪潮下,应试教育的理念和范式必须变一变了。”不少教育专家表示。中小学生接受劳动教育,不仅能获得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更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磨炼意志品质,培养责任担当,学会合作协同,应对新的时代要求。

“部分学校出现劳动课形式化倾向,既浪费学生时间,消解劳动教育价值内核,还容易让学生形成认知偏差、甚而弄虚作假。”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林克松说。

受访人士认为,劳动课程取得育人实效,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参与、形成合力。

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校长李华等人建议,解放思想,加强创新,进一步结合实际情况落实落细教育方案,增加劳动课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喜欢学、有收获。

目前,不少学校已在积极探索劳动课开展方式,取得一定成效。

广州市增城区增江小学搭建“田园劳动+”项目课程内容框架,让学生在劳动中感受传统农耕文化;重庆谢家湾学校丰都幸福小学将劳动课延伸到学科专题中,引导学生在美术课上描绘菜园四季变化,在语文课上记录劳动点滴。

林克松建议,整合社会力量组建多元化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通过家庭强化日常生活劳动、学校开发特色劳动项目、社会开放实践基地资源等方式,多措并举拓展劳动教育资源。

广州市增城区增江小学劳动课堂上,孩子们学习叠衣服。新华社记者杨淑馨 摄

针对一些学校劳动教育评价重形式轻体验、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受访人士建议,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发展核心指标,同时健全学生劳动素养评价体系,更加关注劳动过程,通过“过程性档案+能力量表”等方式,持续评价劳动教育真实成效。

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更多“既能仰望星空,又能双手沾泥”的新时代人才。“部分家长、学生也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价值,使其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林克松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赖丽华:甘做... 赖丽华,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涌溪中心小学教师,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 赖丽华32年坚守乡村教育一线,...
今年就业形势极严峻的4个专业,... 2025年全国校园秋季招聘活动启动,预计超过1200万的2026届高校毕业生都将要参加各种单位组织的...
新形势下大学生国土安全教育的价... 曹阳 青年大学生是国土安全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群体,其国土安全素养直接关系到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代际传承...
孩子的自律如何“养出来的” ? 山西2026年高考如何报名? 山西2026年高考志愿填报必备常识 “都七点了还不起床,上学要迟到了!...
管城回族区紫东路小学:班级管理... 大象新闻记者龚丰硕 通讯员马倩茹 为持续深化班主任育人能力建设,探索德育工作与班级管理的创新融合路径...
围绕6大重点领域,教育部推进实... 作为首批教育强国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教育部围绕新能源汽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高档数控...
再创佳绩!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2... 作为我国俄语人才培养的超级重镇,俄语实力全国第1的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发布了2024本硕升学去向。有...
大庆市公安局铁人分局深入校园开...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0月22日电(杜卓远 刘璐)为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预防校园霸凌事件发生,构建平安和...
乌拉圭 MBA 学生在沪体验太... 陈军博士(右一)带领乌拉圭MBA学子学习太极招式 10 月 21 日,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为来沪学习...
“河海方案”赋能水利新质生产力...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科创中国) 2025年是河海大学建校110周年。自淮河治理开端,河海大学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