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有小伙伴说:“帝国理工硕士毕业,回国就业,被HR阴阳说是水硕。”
谁能想到,有一天QS排名世界Top2的帝国理工也会被说水硕,简直令人大跌眼镜。
当然,不认识帝国理工的HR大抵是个例。
帝国理工也100%不是水硕,否则它的世界排名也不可能仅次于麻省理工,位居牛剑、哈佛和斯坦福大学之上。
可见,偏见这件事有多可怕。
下面就来替帝国理工学院正名一下,世界排名第二真不是白拿的!
01
帝国理工学院实力有多强?
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成立于 1907 年,最初隶属于伦敦大学系统。在其建校 100 周年的 2007 年,正式宣布脱离伦敦大学,成为英国唯一一所专注于科学、工程、医学和商业领域的顶尖研究型大学。
✅QS世界排名第2、全英第1
在 2025 年 QS 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帝国理工学院位居全球第 2 位,不仅是世界顶级学府,更与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并称 “世界四大理工学院”。
值得一提的是,它不仅稳坐全英头把交椅,更超越了牛津、剑桥等传统名校!作为 “G5超级精英大学”(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并列)的核心成员,其排名实力更是常年稳居全球前十,无论排名指标如何变动,始终是“硬实力” 的代名词。
✅毕业生薪资全英第一
《泰晤士报》毕业生薪资报告显示,帝国理工学院毕业生的薪资水平全英排名第 1,力压牛剑等一众精英院校。这与其伦敦市中心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 —— 与众多世界 500 强企业联系紧密,产业化程度高,人脉资源丰富。加之学校提供的严格学术训练与丰富实践资源,学生往往成为高盛、麦肯锡、谷歌等名企的 “抢手货”。
✅王牌专业优势拉满
帝国理工开设的专业虽精而少,却个个是 “王炸”,在英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稳居顶尖行列:
土木工程:全英第 1,全球第 7
机械工程:全英第 2,全球前 20
电子与电气工程:全英第 3,全球前 25
计算机科学:全球第 5(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方向全球第 1)
化学工程:全英第 2,全球前 10
医学:全球第 20
生物科学:全英第 3,全球第 8
数学:全球第 5
商学与管理:全球第 50
✅高录取门槛与严苛毕业要求
如此顶尖的院校,录取门槛堪称 “地狱级”:
学术要求:985/211 院校学生均分需达 85+
语言要求:雅思7.0(单项不低于 6.5)
背景要求:需具备科研项目或名企实习经历
而毕业难度更是 “魔鬼级别”—— 有学生戏称 “入读如同再读一遍高三”:课程难度大、作业量惊人,且极度重视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哪怕是实验中的细微失误,都可能导致结果偏差、影响报告质量;团队沟通不畅或配合不默契,直接影响评估分数。
能考入帝国理工的已是 “大牛”,而能顺利毕业的,更是精英中的精英!
这样一所 “实力与口碑齐飞” 的顶尖学府,竟有人质疑其 “水”?只能说,真正了解它的人,都深知其含金量之高 —— 帝国理工,永远是学术与职业发展的 “双料王者”!
02
“水硕”的说法从何而来?
那么,偏见是如何形成的?
恐怕是因为信息差。一方面,很多野鸡大学会把低质量课程包装成精英课程,以此诓骗招生率,同时连累英国大学课程的整体口碑。
另一方面,国内公众可能会以国内院校的一年课程密度来衡量英国硕士的一年制课程,导致认知上有偏差。
但如果读的是QS世界百强名校,事实上没有什么休息时间,尤其是G5院校,基本从早到晚都会在学习;又比如爱丁堡大学,更是被称为“苏格兰衡水”。
所以说,没法去定义“英国硕士水不水”,这忽略了太多个体间的差异。
水的往往是人,态度决定成败。
同样是在名校读书,同一个课程中,可能会出现认真学习拿下高分的学生,把教学内容吃得透透的;也可能会出现混毕业证,最后啥也没学到的人。
时间终将会证明一切,那些在异国深夜锤炼的批判性思维、在文化碰撞中养成的包容心态,终将在某个关键时刻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