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作者回归激励计划#
2025学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阅读技法突破(散文类)
分析人物形象
2022版课标中对于记叙文阅读的考查,有如下几点:
1.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记叙文、戏剧等文学样式。
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阅读反映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伟大成就、代表性人物及其感人事迹的优秀文学作品,感悟革命领袖、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运用多种方式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4.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考察角度:
1.概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形象特点。
2.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3.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画线句。
4.对文中某一人物的评价或观点。
考向1:人物形象概括
【常见题型】
①概括……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或人物的性格特点。
②……有哪些优秀品质?
③……具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④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的形象。
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思路分析】
人物形象特点的核心是人物的性格特点,但还包括人物形象的身份、职业、地位、技能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
①通过人物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常见的人物描写方式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分析人物形象时一定要抓住这些具体的描写语句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归纳人物的性格特点。
肖像(外貌)描写
肖像描写包括对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方面的描述。这种描写可以直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和思想性格等情况。
《红楼梦》中对林黛玉的外貌描写:“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这段描写不仅描绘了林黛玉美丽的容颜和柔弱的体质,还暗示了她多愁善感和多病的身体,体现了她敏感脆弱的性格特点。
语言(对话)描写
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展示其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征,有时还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骆驼祥子》中,祥子在与虎妞讨论婚姻问题时的一段对话,展现了他既固执又无奈的性格:“祥子真想硬了心不答应,可是看着她的大眼睛,他不敢;他知道自己是真的爱她,可是也知道自己的命苦。”这段对话揭示了祥子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动作(行动)描写
动作描写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它可以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和性格,或者精神品质。
《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动作描写例子。通过详细描述武松如何徒手打死老虎,展现了他勇猛无比、武艺高强的性格特点。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直接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它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真实,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人物。
《简·爱》中,简·爱在面对罗切斯特先生时的一段内心独白:“我爱他,因为我在这里;而且似乎他也在这里。在我的心灵深处,我感到他正在那里存在着。”这段心理描写展示了简·爱对罗切斯特先生深沉而复杂的感情。
神态描写
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品质,或是更加突显人物个性,使得作文给人以真实感,人物造型栩栩如生,使文章生动,形象。
《三国演义》中,曹操在赤壁之战前的一段神态描写:“操引众将立于旱寨之前,遥望江南艨艟战舰,排江而来,旗幡蔽日,戈戟耀日,操勒马于山崖之上,仰天大笑。”这段神态描写展现了曹操自信满满而又傲慢的性格。
②通过事件、故事情节等来分析人物形象。人物的性格是靠自身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的行为构成了一定的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可以通过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来进行。首先明确人物做了哪些事情,在事情当中有何表现,进而进行适当的归纳,指出性格特征,完成对形象的认识。
孙悟空在《西游记》中是一个机智勇敢、神通广大的英雄形象。孙悟空的故事充满了冒险和挑战,他在取经路上的各种战斗和挑战展现了他坚毅、勇敢的性格。他在面对困难时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他对师傅唐僧的忠诚,都体现了他作为英雄的形象。
③通过人物间关系过其他人物言谈(侧面描写)等来分析人物形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故乡》(鲁迅)中“母亲说,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 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通过母亲的述说,可以看出杨二嫂是一个爱搬弄是非的小市民形象。
④通过典型环境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恰当的环境描写可以凸显人物的性格。
老舍在《骆驼祥子》中通过对北平城市风貌、市井生活等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的社会环境。沈从文在《边城》中通过对湘西山水、风土人情等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了一个清新自然、恬静淡雅的乡村世界。
⑤通过写作背景、文章主旨、作者态度来分析人物形象。在文中,结合写作背景、文章主旨,也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人物形象。还要注意体会作者对人物的感情倾向,就是说我们对人物的评价,褒贬要与作者一致。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
写作背景:当时中国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家庭关系也受到一定影响。朱自清的家庭经济状况可能不是很好,父亲面临着生活的压力。在这种背景下,父亲为儿子所做的一切就更显珍贵。例如,父亲去给朱自清买橘子,要穿过铁道、爬上月台,这一行为背后体现出父亲在艰难生活中的努力,他仍然想为儿子提供一些关爱。
文章主旨:主旨是表达父子之间深沉的爱。父亲的形象是爱的传递者。他的“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等动作描写,都是为了体现他对儿子的爱。尽管父子之间可能存在一些代沟或者生活中的小摩擦,但在这篇文章中,父爱是核心。父亲不顾自己的年迈和不便,努力去为儿子做一些事情,展现出父爱的深沉和无私。
作者态度:朱自清对父亲充满了感激和敬爱之情。从他细致地描写父亲的背影,以及回忆父亲的种种行为中可以看出。他用平实的语言,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生动地刻画了父亲的形象,也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深深眷恋和感激。
总之,在概括人物形象时一定要本着全面、客观的原则。在概括人物性格时,一般用二字词语或四字词语,尽量用到三个以上,还要注意从多个角度概括。
【答题思路】
①人物形象(主要性格特征)概括题。
思路:直接写出人物形象(主要性格特征)。
答题模式:(分点概括)
②人物形象分析题。
思路:首先对人物进行总评,然后结合文本进行分析。总体概括人物性格特征时可以用一个形容词短语或动词短语来概括,如“豪爽仗义”“乐善好施”“心系百姓”“清正廉洁”“饱尝生活的艰辛”“兢兢业业”等。在结合文本时可以用原文中的语句,词语,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加以总结。
答题模式:(分条回答)
①……(总评),……(结合文本);
②……(总评),……(结合文本);
考向2:人物形象的塑造
作答此类题,要与人物形象概括类题进行区分。此类题的实质是分析刻画人物形象所运用的写作手法,解答时要先找出刻画人物形象的句子,然后分析其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描写方法、表现手法,或运用了哪些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在此基础上分析这样塑造人物形象的意图或好处。
【常考题型及思路】
1.分析概括某一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整体形象。
思路点拨:
首先抓住主要事件,主人公做了哪些事,从每一事件中至少提炼出一点主人公的思想性格然后根据人物的典型描写再次总结,最后从原文中找出关键词语或自己概括组织语言。以《孔乙己》中的孔乙己为例分析人物形象。
在咸亨酒店里,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既不愿意与短衣帮为伍,又无法真正融入长衫客的群体。他常常对人说“窃书不能算偷”,在被人揭穿偷书的事实时,还会强词夺理。
他虽然穷困潦倒,但却很善良,会把自己不多的茴香豆分给小孩子吃。
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始终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即使在生活无以为继的情况下,仍然满口之乎者也。
从情节中提炼体现性格的行为
自视清高:站着喝酒却穿长衫,表明他经济地位低下(与短衣帮类似,只能站着喝酒),但又试图在衣着上显示自己与短衣帮不同,是个读书人(长衫是读书人的象征),这一行为体现出他自视清高,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
面对他人对自己偷书行为的指责时,争辩“窃书不能算偷”,用这种看似文绉绉的话语来掩盖自己的不堪行为,也是自视清高的一种表现,觉得自己作为读书人有别于普通的小偷。
善良:把茴香豆分给小孩子吃,在自己本就贫困的情况下,还能做出这样的举动,这体现了他内心的善良。
迂腐:满口之乎者也,在生活的困境中依然沉浸在封建科举制度所赋予读书人的那种虚荣里,不能正视自己的真实处境,体现出他的迂腐。
总结性格特征: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是自视清高、善良且迂腐。
2.塑造某一人物形象的手法及其作用。
思路点拨:
首先明确塑造人物手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此外还有细节描写及为了使人物性格鲜明所采用对比、衬托等写作手法。
其次了解这些手法的作用:这些手法都是为刻画人物服务的,它写出了人物的身份地位背景经历,塑造了……形象,表现了……性格,体现了……精神品质,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突出主题,表达(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反衬社会的……等。
3.用简洁的语言对一个人作出评价。
思路点拨:
首先关注作者对人物的评价,答题的褒贬应该和作者表达的情感一致。其次结合文中事例总结人物特征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