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文教师文化回应性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探究
开心田螺
2025-07-05 12:48:38
0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这是全球文化、文明发展和交流互鉴的中国立场、中国方案。文化回应性教学与中国的“全球文明倡议”相呼应,以维护和回应文化多样性为基本原则,以文化间的对话和互动为实现方式,将文化差异作为教学资源和落脚点,为各国学生提供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也让国际中文教学在有效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本文基于2023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国际中文教学中以学生跨文化领导力培养为策略的跨文化认同形成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系统总结了山东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国际中文教师文化回应性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展现学院在国际中文教学工作中的探索与成效,项目编号为23YH80C。

国际中文教师的文化回应性教学能力内涵。国际中文教师的文化回应性教学能力内涵主要包括文化回应性知识、文化回应性意识和文化回应性教学技能三个维度。文化回应性知识是指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这些文化背景知识与学生学习方式、兴趣以及课堂行为之间的关联。文化回应性意识主要包含社会文化意识、自我文化意识、平等与认同:社会文化意识是指国际中文教师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学习者的行为方式、交流方式等体现了多元社会文化现象,能够敏锐地感知到不同文化对学生课堂和学习行为的影响;自我文化意识表现为教师对自我文化意识的检视与反思,避免存在文化偏见;平等与认同是指教师平等地看待进入课堂的不同文化,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拥抱汉语学习者不同的文化背景,在文化互动与对比中寻找与学生的情感契合点,以文化差异为资源调动学生学习中文的兴趣和热情。文化回应性教学技能主要指文化回应性教学在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评价环节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文化回应性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文化回应性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将不同族裔学生的文化资源引入课堂,促进文化共享。在教学策略选择上,教师要了解不同国家中文学习者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交际规约、行为方式等方面的主要特点,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兴趣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在教学组织方面,教师通过隐性课程开发,营造温暖、开放、支持、安全的学习环境,特别关注学生文化与课堂文化的连续性,开展桥接课堂场域与学生生活场域的适切性教学,借助符号、标志、图像和图标体现文化多样性、课堂情景与生活场景的关联性。在师生互动与沟通中为学生提供语码转换的行为和便利,让学生利用有限的语言实现互动,反映出专业精神、信誉、文明和尊重。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要根据学习者的水平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期望,支持学生表达的同时,采用丰富的评估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国际中文教师文化回应性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首先,重构中文教师文化回应性教学理念。“文化回应”是指课堂上不仅需要回应中国文化,也应重视和回应学生的母语文化,文化差异是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不是中文学习的障碍。国际中文教师要以开放、包容、肯定的态度,通过深入挖掘母语文化对学生学习方式、交流方式、任务参与方式等的影响作用,了解与学习者课堂行为产生直接关联的文化因素,构建起多元文化知识体系。然后以此为基础,以新视角看待教学,通过针对性教学设计、回应性教学组织与实施、系统性教学评价,将母语文化转化为中文学习的桥梁,发挥文化对学习者的塑造作用。其次,构建更具支持性的教师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将文化回应性素养纳入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教师培养体系和能力评估体系,以体系建设和政策引导深化教师文化知识学习、支撑国际中文教师文化回应性教学能力发展。积极推动高校结合本区域或本校来华留学生和海外中文教育资源开发文化回应性教学的相关教师培训,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和反思实践等方式,加强国际中文教师的文化意识培养,提高教师的文化意识和敏感性。同时以讲座、沙龙、课题研究等方式为国际中文教师文化回应性教学能力发展搭建科研平台,让国际中文教师通过沟通文化回应性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共享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环境营造、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的同侪经验,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再次,开发更多元深入的教师实践机会。积极推进高校、机构合作,利用各类线上线下中文教育资源,增加国际中文教师与不同文化背景学生接触和教学的机会,增强其文化敏感性和多元文化意识,在实践中丰富针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段、不同需求中文学习者的文化回应性教学方法,提升自身文化回应性教学能力。最后,要充分发挥孔子学院、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育机构等平台作用,理论结合实践,帮助教师以“他者”视角接触任教国文化,拓宽文化视野,积累跨文化交际经验,提高应对文化差异的能力。

文化回应性教学能力不仅是国际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更是推动中文教育全球化的核心动力。通过理论建构、实践打磨与技术融合,教师可逐步形成“文化感知—教学调适—效果评估—反思创新”的能力提升闭环,最终实现从“语言传授者”到“跨文化教育者”的角色升级。期待这些策略能够为国际中文教师赋能,在跨文化课堂中培育更多“知华友华”的文明使者,让中文教育真正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枢纽。

《中国教师报》2025年07月02日第7版

作者:赵 迎 张红燕 马 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麻省理工学院拒绝接受美政府“签... 来源:北京时间 麻省理工学院10号公开拒绝美国政府的一项提议,该提议要求部分大学签署包含特定条款的协...
教资面试答辩环节考察要点与得分... 教资面试答辩环节是展现考生综合素养的关键战场,考官通过这一环节深入考察考生的专业知识、心理素质等多方...
在对待孩子的教育方面,你认真做... 从孩子出生后,我非常认真做过的事情就是:如何回应孩子。 你可能感受到很奇怪,大家都在努力教导孩子怎样...
靖远先生 | 王雯雯:用爱守护...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 以爱育人,沁润童心。 平凡的幼教之路,如初绽放,因爱闪光。 用自己的平凡与能量...
杭州哪家英国留学中介好一点 杭州哪家英国留学中介好一点 一、如何找留学中介 选择留学中介是留学准备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尤其对...
医学考研院校专业怎么选?按基础... 医学考研选校选专业,不是 “追着排名报”,而是 “量体裁衣”—— 既要匹配自身基础,又要预判就业走向...
全国专家长沙论道人才培养:数学...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岳霞)昨日,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中心与湖...
陕西省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 陕西省 2025 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网上申报即将启动,10 月 20 日 8:00 至 10...
空前充实的教师节——王革华(清... 过类似教师节这样不疼不痒的节日,就得努力挖掘使其有点疼痒的感觉。因此针对2025年教师节,我抓住一切...
沂河新区开展小学教研联盟教学展...  鲁网10月10日讯近日,沂河新区教体卫健局以小学段教研联盟为依托,组织开展了为期9天的教学展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