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客回归赛#
高考数学怎么才能逆袭到140+?学霸:看看复旦大学学霸的经验
掌握正确方法,数学提分30+不是梦
“数学好的人都聪明”这句话的逆命题“聪明人数学一定好”,这两个命题都有些问题。
因为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聪明人数学并不好;
而很多数学好的学生不见得有多聪明—— 差别在于学习方法。
当高三学生李琪看着又一次数学成绩比同学低20多分时,她几乎要绝望了。
然而短短几个月后,这位曾经数学拖后腿的女生,在高考中却取得了 143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复旦大学。
她是怎么做到的?
李琪的“看数学”绝招
在最后复习阶段,李琪摒弃了传统的题海战术,创造性地采用了一套高效的复习方法:
“在最后一个月里,我对数学只有一个‘看’,看练习,看复习资料。 一眼就看得出解题思路的,从此不管它;看不出的,就在草稿纸上演算,演算到理清思路就停止,并在题前作‘△’;很难的综合题则比较正规地演算,目的仍在于寻找思路。这种题一直做出结果,并在题前作‘★’的标志。”
三五天后,李琪会回过头来: 没有记号的弃之不顾;有“△”的看一看,一般能看出从何处下手;有“★”的,看还看不出思路的,在草稿上演算,知道怎么做了,又停止。
这种方法使李琪的复习效率大幅提升。
她不再在已经掌握的题目上浪费时间,而是集中精力攻克自己的薄弱环节,实现了精准突破。
无独有偶:那些逆袭的学霸们
李琪的方法并非孤例。
多位成功逆袭的学霸分享了他们突破数学困境的秘诀:
1. “背数学”的奇迹
日本学者和田秀树原本数学成绩一塌糊涂,甚至想放弃数学。直到他发明了“背数学”的方法:不懂的问题,直接看解答, 先背起来再说。一题一般只要5分钟便背下来。
结果令人震惊:和田秀树成绩进步神速,高三时数学模拟考试成绩进入全校前几名。
他的弟弟采用同样方法,数学成绩也名列前茅。
2. 背例题的文科状元
1995年北京市文科状元段楠在北京四中读书时,高二期末考试数学还没及格。
她的逆袭秘诀是:“ 我能学好数学是背例题背出来。我不喜欢题海战术,喜欢从每种类型的题中找出一两道典型题‘背’过一两次,理解之后,再看到难题就会拿着例题往里套了。”
3. 回归课本的清华之路
清华大学余林同学建议数学成绩不好的同学:“索性先回过头来, 老老实实地把课本上的题全做一遍。”
课本习题由专业老师精心挑选,最具代表性,尤其注重与概念、公式、定律的联系,对打牢基础至关重要。
试卷与教材的角色互换术
北京市十三中的高考状元冯平平发明了 “教材试卷化”和“试卷教材化”的创新方法:
把试卷依照教材的顺序清理编号,在试卷开始处写“导语”(考查内容和知识要点),结尾写“小结”(总结知识缺陷)。将这些试卷装订起来反复阅读,比看教材更有效。
反过来,教材试卷化则是:阅读教材时,用若干问题以考题形式总结出来,将问题和参考答案写在本子上。冯平平强调:“ 教材试卷化时,要比教材更细,可以一小段就出一道题。”
冲刺阶段的分层突破策略
根据当前成绩水平,不同层次的考生应采取不同的冲刺策略:
1. 60分左右:啃透公式,夯实基础
数学科目中固定的公式其实没有同学们想象得那么多, 一口气背下来,做题就会顺利很多。此分数段说明知识点没掌握好,需要回归课本,吃透基础概念。
2. 80-90分奔120+:总结常考题型
缺乏知识框架和条理是这个阶段的通病。 把数学大题的每一道题作为一个章节,梳理每章节的知识脉络,总结每道大题常考的几种题型。
3. 120+奔140+:减少总体失分
此时知识框架已形成,重点在于查漏补缺。 确保中低档题目不丢分(占全卷80%以上),把选填的失误降到最低(最多错一个),在前4道大题上确保满分。
4. 140+奔150:转移复习重心
“好好学英语、语文或其他科目去吧,你们的提升空间不在数学上。”
高考数学考场上的黄金法则
要想在考场上发挥出最佳水平,必须掌握以下关键技巧:
1. 调整最佳状态
数学考试通常在下午,建议中午休息半小时到一小时。提前15-20分钟到达考场,从心理上暗示自己:“ 只有静心休息才能确保考试时清醒。”
2. 科学分配时间
拿到试卷后,先通览全卷,做到心中有数。 选择题要‘快、准、巧’,忌讳小题大做。容易题1分钟一题,难题不超过5分钟。填空题要力求“完整、严密”。
3. 分段得分技巧
对于难题,学会两招:
缺步解答:分解为一系列步骤,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
跳步答题:卡在某一环节时,可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或先跳过做后面
4. 确保中下题目正确率
“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考生得分的主要来源。 谁能保质保量地拿下这些题目,就已算打了个胜仗,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对攻克高难题会更放得开。”
最后的忠告:30天也能改变命运
距离高考只剩一个月,许多学生会有“定局论”的消极想法。实际上, 这30天正是“收网”的关键阶段,解决如下问题还能大幅提分:
查漏补缺:整理错题本,找出知识盲点
实战演练:模拟高考情境,训练时间分配
心态调整:克服浮躁情绪,保持适度紧张10
“题海无边, 总结是岸;精准复习,查漏补缺;典型错题,滚动再现。”这是高三数学冲刺的黄金法则。10
数学逆袭的本质不是智力的飞跃,而是方法的革新。李琪和众多学霸的经验证明: 找准方法+精准努力=高考数学的成功。放下焦虑,行动起来,你的数学逆袭之路,从今天就可以开始!
(本文方法综合自复旦大学李琪、日本学者和田秀树、北京市状元段楠、清华大学余林等多位学霸的真实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