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几年以前就喊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也确定了很多所谓的世界一流大学,但这样的大学只是在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却并不能真正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时间过去了几十年,回头再反思这样的口号,还那么务实吗?
似乎并不是那么务实,从当时提出口号到现在,大学似乎有了很大的进展,不但高楼大厦增多了,教授增多了,学生增多了,而且科研成果也增多了,似乎验证了学术的进步,也验证了科技的进步,但这样的大学仍然不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大学应该有内部的竞争规则,有自己的个性,而不能苟同于别的大学。伟大的大学应该有伟大的学者,有伟大的个性,有历史传承的精神。就像清华和北大一样,应该有“五四”精神的传扬,有民国时期那些大师们来做老师,引导学生搞学术研究。而现在的发展却恰恰注重外在的硬件,注重多建大楼,多在科研领域投入资金,多引进外国留学生做导师,还要看这些导师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多少论文。很多大学都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评价老师,却明明在扩招,最终形成大学生爆满的情况,也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资本进入大学搞运作,最终把大学弄成了产业,也把教育弄成了产业,只是为了赚钱,却并不一定真的培养出什么优秀的人才。为了大学有面子,大学招聘老师的时候一定要招收有留学经历的老师,还要招收在国际论文期刊上发表过论文的老师,甚至有特权阶级在大学塞人,直接改变大学的用人规则。即便大学老师的文凭提升了,有海外留学经历,在国际论文期刊上发表过论文,也不一定具备太强大的科研能力,不一定能为国家做出什么贡献。
大学的用人标准提升了,不会用没有文凭的老师,当然也不会出现像民国时期用钱穆、沈从文等没有文凭的大师做老师的现象。有了这样光鲜亮丽的面子,大学的领导就觉得很受用,起码对得住世界一流大学的称号,而事实上这样的大学却没有过硬的科研成果,大多搞拿来主义,从外国拿来科研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最终改动一些数据,改动一些实验步骤,就算是自己的成果。外国有了用羊的子宫做人造子宫的先例,国内的大学就用猪的子宫做人的子宫,研究成功以后,就算是人造子宫领域的突破,还可以发表国际论文。外国有火箭技术,拿到中国来就可以搞,当然就可以算自己的技术。很多国内的大学生知道怎么回事,这要纷纷到外国去留学,乃至于清华和北大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要出国留学,成了“北京留美预备大学”。大学生知道,只有外国大学的博士才值钱,因为国内一流大学招聘标准是,教师必须有外国留学的经历,只是在国内读大学,并不能到一流大学去任教。
学者甘阳指出:“如果某大学仅仅能聘请别家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却永远在自家大学里培养不出同等甚至更好的相应人才,那么这家大学就永远是三流大学。”他还说,“中国大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尽快结束中国的留学运动,以中国自己培养的博士构成中国高等教育的主体,而不是要把中国的大学教师都换成留学外国的博士。”“要加强中国人在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的独立自主,而绝不是要使华人大学成为西方大学的附庸番属。”应该建立与中文期刊为主的评鉴标准,而不能总是以国际上的期刊为标准,应该聘请中国的博士在大学任教,而不能总是聘请外来的专家任教,不能总是聘请有外国留学经历的外国博士任教。虽然古语说“远来的和尚会念经。”但这是一种偏颇的认识。远来的和尚和本地的和尚其实是一回事,甚至本地的和尚比远来的和尚还要会念经,只不过有了灯下黑的现象,人们往往看不到眼前,只会关注远来的和尚。远来的和尚面孔生疏,有很多东西是不会的,只会念经,那么人们就会认为,他是念经的能手,他一定有法力。即便本地的和尚会念经,比远来的和尚还要深通佛法,也不会被人们关注。因为人们对他很熟悉,和他之间没有太多的信息差。而现在的所谓一流大学会聘用那些做中国研究的国外博士,认为他们是这一学科的领头羊,其实中国的学问还是中国人自己研究比较好,外国人研究总是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意味,并不能深入到本质。
大学的人才运用机制出现问题,官僚化倾向日渐显著。能够跑来项目的学者被认为有用,是著名的学者,而每一个项目都带着财政拨款,这些款项他们就可以用于研究了,其实主要还是吃回扣,用于研究的钱并不多。每年都有很多研究,也有很多国际论文发表,当然有很多财政拨款,却最终没有多少过硬的技术出现,也没有多少过硬的产品出现,怎么说都是学术的悲哀,也是所谓世界一流大学的弊端所在。高校评价人才的标准应该透明,官员收入以及活动也应该透明,每一项花销都应该透明,可是事实却不透明,而且大学的官僚往往有着绝对的话语权,有的甚至享受市级或省级的待遇。他们在招收研究生或博士生方面也具有绝对话语权,甚至搞了权力寻租。导师会拼命压榨研究生或博士生,让他们做具体研究,而发表论文的时候却要署导师的名字,不然就不能发表,因为只有导师才有资格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而研究生和博士生没有资格。对于这种资格的认定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但就是这样堂而皇之地存在下去,连同权利系统都承认这种规则,也就不可能消除导师压榨研究生或博士生的现象了。什么时候去除了大学官僚化的毛病,什么时候大学才真正拥有科学和民主,才真正走向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
只是简单提出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说法,鼓舞人们精神还是可以的,但并不务实,除非消除资本对大学的操控,消除特权对大学的影响,真正让大学变成民主和科学的地方,让大学变成具有个性和尊严的地方,才真的可以引进人才,出现大师,也出现好的科研成果,功在千秋,利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