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琦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尾
高考落幕2个月,录取通知书都寄到孩子们手中了,那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啊!
这不,江苏就有个女孩,在网上晒出了自己的录取结果:南通大学。
按说这个大学还不错,在江苏很有名气,姑娘考上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一般人还真考不上。
可看这姑娘发的视频,别提有多郁闷了,简直就是怀疑人生。
满屏都是“四分钟”的字样,那欲哭无泪的感觉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
想来也是,寒窗苦读了十二年,满心欢喜的想着去外面见见世面。
结果考上的大学就在家门口,1.4公里,步行4分钟,骑车眨眼的功夫就到学校了。
最形象的比喻就是,你攒了好几年的钱准备出去好好旅游,结果就在自家小区门口转悠了转悠。
而网友们的评论更是扎心。
有人说:“这哪是上大学,分明是换了个地方睡觉。”
还有人补刀:“以后谈恋爱牵个小手,一路上都是七大姑八大姨。”
也有网友安慰到“最起码过年回家不用体会抢票的痛苦了!”
看了这姑娘的主页,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不仅学习好还多才多艺。
一头清爽的短发,白白的皮肤,看起来就是那种活泼热情的性格,这样的孩子不论在哪都会发光。
这边是因为太近郁郁寡欢,黑龙江还有个考生因为太远痛苦大哭。
女生也在网上发文,说自己被新疆塔里木大学录取了,开会车费比学费还贵!
全程60多个小时,来回一万公里,就是出趟国也不过如此了。
评论区有网友调侃:“国庆节七天假期,坐个火车回家喊声妈就可以回来了。”
这两女生一对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有人哭着离家太远,有人愁着出不了门。
其实不止她们,每年高考录取季,总有一群学生在“离家远近”这个问题上纠结。
有人填志愿时故意往偏远地区报,就想脱离父母,出去外面看看。
还有人打死不离开本省,太恋家,觉得离家近才有安全感。
可真等录取结果出来,又往往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说到底,大学过得好不好,真不看你是1.4公里还是一万多公里。
有人在本地上大学,照样独立,周末泡在图书馆,假期当个小导游领着同学感受一下家乡的独特风情。
也有人在千里之外的地方浑浑噩噩,天天窝在宿舍打游戏,连当地的景点都没去过。
想想也是,等再过几年回头看,不管是4分钟到学校,还是60小时的火车,都
是一段美好的记忆。
高考所付出的努力都没有白费,这些知识和美好的回忆任何人都抢不走。
有句老话说得好“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