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创团·六六
看到前段时间的一个新闻:
今年高考,来自沈阳的学霸兄妹李和轩与李和芮,分别考出了680分和710分的优异成绩。
在采访中,兄妹俩人都表示,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离不开家庭的熏陶。
据了解,两人的父母在家里布置了专门的学习空间,书架上摆满了各种门类的书籍。
平日里,家人会聚在一起读书,交流并探讨各种知识。
在这种充满书香的环境下,兄妹俩的知识储备量很大,对学习也充满了热情。
可以看出来,那些成绩优秀、自觉自律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宁静和谐,充满学习氛围的家庭环境。
反之,如果孩子的家庭环境很差,哪怕住再贵的学区房也没用。
研究了100多个高分学霸家庭后,我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共同点——
孩子成绩的好坏,和家里的这4个地方息息相关。
书房:学习的第一“战场”
看过许多学霸家庭,发现都有一个共同点:
家中随处可见书籍,书房更是成为了家庭的“知识充电站”。
来自湖北的学霸王晨旭,这次高考进入全省前20。
他的父母将家里的客厅改造为图书馆——用书架取代了电视墙。
家中藏书,从《人类简史》到《量子力学通俗演义》,应有尽有。
书房是孩子思维的训练场。在这里,每一本书、每一张笔记,都在塑造他的未来。
温州大学教授夏诗荷,家里的装修非常简洁,连家具都没有几件。
但她却有一个很大的书房,藏书万册。
她的女儿从小就泡在书堆中,很早爱上了阅读,求知欲和好奇心都很旺盛。
除此之外,人的大脑很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影响。
一个专属的学习空间,能帮助孩子建立“条件反射”——一进入这个区域,大脑会自动切换到专注状态。
北京某重点高中的高材生小林接受采访时,他的妈妈分享了一个细节:
“从小我们就给他布置了一个独立书房,不是豪华的,但一定要安静、整洁。书桌上永远只放当下要用的书和笔,避免分散注意力。”
书房作为学习的第一“战场”,一定要是家庭布置的重点。
如果没有专门的书房,也尽量给孩子一个独立的学习空间,哪怕只是一个小角落也可以。
空间的整洁与有序也非常重要,书房里保持整洁干净,尤其保持桌面整洁,减少干扰物,如玩具、零食、电子产品等;
定期陪孩子进行亲子阅读,为孩子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一个温馨、干净的书房,可以大大提升孩子的学习体验,促进学习效率;
更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随心所欲的阅读场所,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拓展眼界。
餐桌:亲子沟通的重要“桥梁”
前几天去朋友家做客。
刚一开饭,朋友就开始了对自家儿子的教育。
“你刚才的作业写得太潦草了,吃完饭要重写,知道吗?”
刚才跟你王姨聊天,她给她女儿报了一个奥数提高班,我说到时候让你一起去。”
“对了,这次考试准备咋样了?好好准备,别又像上次一样马虎了知道吗?”
原本一家三口温馨的晚餐,气氛顿时变得格外低迷。
见过不少父母,吃饭时不是批评教育孩子,就是低头玩手机,整个餐桌时光都是冷冰冰的。
这样不仅会影响亲子关系,也养不出有幸福感和生命力的孩子。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学霸的家庭关系都很融洽,家庭和睦。
其实,孩子每天学业繁忙,很难有时间和父母面对面地交流,餐桌就是亲子沟通的最好机会。
关于吃饭时,应该和孩子聊些什么,我觉得有以下两个重点:
第一,多关心一下孩子的近况。
父母可以这样问:“今天在学校有没有让你很开心的事?有没有交到新朋友?”
“最近有没有什么新的兴趣或活动?有没有需要爸妈帮助的?”
和孩子处成朋友,父母才能为孩子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让孩子在长久的学习中坚持下去。
第二,和孩子聊一些有营养的话题。
来自浙江某重点中学,成绩常年保持前五的小张分享:
“我家吃饭时从不刷手机,爸妈会和我聊历史、科学甚至时事新闻。有时候一顿饭下来,我能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这对于我平时写作文和知识积累,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
由此看出,父母可以和孩子聊聊最近的新闻热点、一些看书心得、科学趣闻等,这会帮助孩子拓展思维,增强表达能力。
记得有一句话:
“父母是最好的老师,餐桌是最好的课桌,家是最出色的学校。”
餐桌不仅是吃饭的地方,更是传递爱和关心,以及拓展知识边界的重要场景。
卧室:孩子的日常能量补给站
今年高考,来自开封的学霸代易瓒以724分的高分惊艳众人。
她在采访中透露:自从上高中以来,晚上11点必睡觉,从不熬夜刷题,作息特别规律。
把3个孩子先后送进哈佛大学的华裔妈妈方莉,在分享教育理念时认为,一定要让孩子把觉睡够。
她的二女儿一般都是晚上10点睡觉,小儿子晚上也要在11点睡觉。
神经科学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记忆力、专注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很多孩子成绩下滑,不是因为不够努力,而是因为长期熬夜导致大脑疲劳,学习效率低下。
真正的学霸,从来不熬夜,而是懂得用睡眠给大脑充电。
张文宏医生也特别强调睡眠的重要性:
小学生要保证 10 小时睡眠,初中生保证9小时睡眠,高中生保证8小时睡眠。
想要让孩子保持高质量的睡眠,除了保证睡眠时间,舒适的睡眠环境也非常重要。
一位朋友就曾跟我分享说:“我们从不在孩子卧室放电视或游戏机,甚至晚上家里的Wi-Fi都会定时关闭,确保他能深度休息。”
如何打造一个舒适的卧室环境,我有几点建议:
1、保持室内黑暗与安静:孩子卧室的光线一定要暗,使用遮光窗帘,必要时开小夜灯(暖光为宜);
2、适宜温度:让卧室的气温保持在20-24°C(可以视季节调整),穿透气睡衣;
3、保持卧室整洁:在睡眠前一个小时,更不要把玩具、零食、课外书等堆在床上。
一个温馨、舒适的卧室,就是孩子的日常能量补给站。
厨房,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
被北大录取的钟朋辰,是清洁工的儿子。
每到放假,他就跑到妈妈工作的景区,陪妈妈一起打扫。
他从小就学会了做饭,放假之后,他经常在家把饭做好了带到景区与妈妈一同享用。
当今社会,许多孩子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这样的孩子从小缺乏独立性,即使一时成绩优异,也很难有大出息。
所以我建议父母可以对孩子进行厨房教育,让孩子亲自动手做饭,从而逐渐培养起孩子的独立自主性。
14岁的子浩下半年就要上初三了。
放暑假之后,他三天两头就往厨房里钻。
因为放假在家时间多,可以给全家人做做饭。
平时妈妈做饭时,子浩总爱在旁边默默观摩,还会刷短视频学简单的菜谱。
慢慢地,现在的子浩已经从最开始只能给妈妈打下手,到完整烧出一桌饭菜,比如蒜泥空心菜、番茄炒蛋等简单的家常菜。
像子浩这样的孩子,动手能力强,独立又能干,未来的发展一定不会差。
父母不可能为孩子遮风挡雨一辈子,孩子终究要走向社会,独自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
千万别把孩子养成一个只会学习的机器,只有学会独立行走,他的未来才会走得更远,获得更长久的幸福。
瑞典教育家爱伦·凯指出: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良好的环境是孩子形成正确思想和优秀人格的基础。”
家,是孩子汲取幸福和能量的地方。
一个家庭最好的模样,是由书房里的专注学习、卧室里的舒适睡眠、餐桌上的欢声笑语、厨房里的齐心协力,所共同组成的。
我坚信,一个温暖的、书香四溢的、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养出来的孩子,一定成绩不会太差。
让我们努力和孩子一起打造明媚健康舒适的成长空间,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