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名校也会遇到这样的烦恼,就是有一些专业宣传得再响亮,可是家长和学生就是不愿意报考。这是因为大家无论如何也不会把普通人当傻子耍。
他们心里明白,有些专业学了也找不到工作,那么空有一个名校的招牌又有何用呢?
但有人说像哈工大这种院校应该不存在这种情况,因为在绝对的名校实力面前,差专业的学生也能优先找到工作。
但谁能想到哈工大确实有独特的一面,他们在一些专业方面采用了另一种曲线自救的方式,没想到可能把学生钓成翘嘴了。
熟悉高考的人都知道,哈工大这两年的分数越来越高了。其实这并不奇怪,是因为哈工大的实力提升了,自然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连南方的同学都把自己的第一目标定为哈工大的深圳校区,这足以说明其实力。所以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大家都奔着哈工大而去,这是很正常的。
然而在2025年,有人发现哈工大秒变“取名天才”,因为它在这一年申请了6个全新的本科专业。大家想一想,一个学校一次性申请6个。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壮举呀。按理说,一个新专业的诞生都要耗费很多力气与精力,这下一下子来了6个呢。
大家仔细一看才发现,这真的是全国仅有的6个全新专业,也是哈工大首创的。其中第一个专业叫“人工智能”四个字,让人听得一头雾水。
网友们也纷纷请求,能不能把它翻译成更通俗易懂的中文,大家第一次觉得都快看不懂中文了。
再看下面几个专业,分别是数字生态与健康、低空智能与安全、脑机科学与技术、城市更新以及具身智能工程。
感觉在这些专业当中,唯独城市更新大家还能稍微听懂一点,估计和以前的城市规划与建造差不多吧,但为何都起得如此高大上呢?
大家也表示,如果但凡对这些专业不太懂的新生,肯定会被这6个专业忽悠得晕头转向,估计到了明年高考时,这些专业又会成为考生们竞争激烈的热门选择。
一些好事的网友进行了一番解读,用更直白的说法就是,原来第一个专业其实是借助计算机科学技术来挽救传统没落的文科专业,类似语言学家相关方面借助计算机技术助力文科专业发展。
第二个专业相当于环境科学,第三个专业类似航空航天,第四个专业类似生物医学,第五个专业其实就是土木工程,甚至还不如城市建设相关专业呢。
而第六个专业就是机器人工程。听到这里,很多人为东北另一所较为低调的985高校表示不公,那就是吉林大学。
说吉大在招生的时候,要是能学到哈工大做法的十分之一,估计都不会像如今这般门前冷落车马稀。
但是大多数人对此持开放的态度,学校想要申请新专业,那就大大方方地去申请呗,反正学生毕业以后的出路还得靠自身的本领。
在本科阶段,学生本身就接触不了多少科研方面的内容,但好在这些学生学完毕业都是“黄领子”,能唬住外行人,那其实对于哈工大而言就是一种成功了。
这也就是名校加上这种特殊起名方式的专业之后,给人带来的一种附加效果,类似于1 + 1大于2,所以也不要去嘲讽这种行为,也许这是人家正在下的一盘大棋。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