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至30日,合肥市新站高新区2025年中小学信息技术专业能力提升专题研修培训在一六八新店花园学校顺利开展,为期两天的培训聚焦教学创新与实践应用,为区内教师搭建了高质量学习交流平台。合肥市伦先小学信息科技老师刘丽勤、崔淼两位老师全程参训,积极参与互动交流。
开班仪式上,新站区中小学信息科技教研员张丽娟详细介绍了本次培训的内容及亮点,区社发局校监科蒯文杰宣读了班委构成,并强调了培训纪律。随后,合肥市一六八新店花园学校小学部刘庆畅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阐述了本次培训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学习收获的殷切期盼。
7月29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旭东带来《基于项目学习(PBL)案例开发》讲座。郑教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围绕“灵魂三问”阐释PBL核心精髓,强调在读懂内容、看懂孩子、尊重教学的基础上,以真实问题驱动深度探究。他系统讲解了指令、算法、信息等关键知识点,并结合真实案例分享实践方法,为老师们的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下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陈杰老师主讲《研课标、读指南、创实验》。其分享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温度,围绕新课标实施给出实用建议,以行空板为载体展示真实信息科技实验,帮助教师直观理解相关知识点与应用场景,内容充实,令参训教师收获颇丰。
7月30日上午,阜阳市教科所信息技术教研员、正高级教师冯士海以《新课标理念下的实验教学探索及案例开发》为题展开分享。他紧扣新课标理念,解读实验教学方向,强调科学探究、跨学科融合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并通过“二维码生成演示”“网络数据传输”“密码攻防战”等案例,介绍验证型、探究型实验的设计方案,生动展示了理论落地课堂的具体路径,令老师们大开眼界。30日下午,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专家陶海阳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中的创新应用》展开分享。他结合丰富的教学场景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极简教学理念的内涵,系统展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备课资源生成、个性化学习指导、课堂互动评价等环节的创新应用方法,为信息科技教育注入智能化新动能,让参训教师对技术赋能教学有了更具体的认知与实践方向。
此次培训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涵盖PBL项目教学法、实验教学法、人工智能应用等关键领域,有效拓宽了教师教学视野,为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刘丽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