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杨桂荣
整理∶文鸢
我两个闺女一个儿子。
儿子最小,打出生起,我和他爸就对他呵护备至,捧在手心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娇惯得跟命根子一样。
原指望儿子能专心读书,成龙成蛟,成为我们老两口和整个家族的骄傲哩。
哪知道这孩子不争气啊!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让他复读又不愿意,实在是没办法了,我们只好花高价钱,让他读了一所私立的大学。
紧接着他在学校里就交了个女朋友。
大学毕业前,当他把未来的女朋友带回家的时候,我和老伴的心都凉了。
那闺女长得漂亮啊!
真的是很漂亮。
只可惜她说着一口我们根本听不懂的方言,不知道是哪个省的,反正不是我们本省人,我们老两口说的话,儿媳妇听不懂,她说的话,我们也听不懂。
儿子精心安排的一次见面会,就这样不欢而散了。
事后我们很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说:我们生你的时候已经人到中年,也可以说,你就是我们的老来子,是我们的掌上明珠,这辈子不求什么大富大贵,只求着晚年的时候能子孙绕膝,共享天伦。
其实我们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不想让儿子找外地女孩,本来他就势单力薄,如果再找个外地人,到时候有点什么事情,儿媳妇娘家那边是什么忙也帮不上的。
就我们这种担心其实一点也不多余,相信很多有儿子的家长都有过吧!
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在家门口找个满意的媳妇啊!
亲戚们不知道的还以为咱家没本事,在本地找不到媳妇,所以才让唯一的儿子去找个那么远的媳妇呢!
对于儿子的婚姻大事,老伴和我持相同的态度,就是不同意这门婚事。
可是吧!
现在的社会啊!
咱这老胳膊,到底还是拗不过儿子的小大腿啊!
他自己看上了,而且也已经深陷泥潭,对那女孩迷恋得是如痴如醉,无论两个姐姐和我们如何的劝阻,这辈子非她不娶了。
能怎么办?
有句话叫:爱屋及乌。
既然我们疼爱自己的儿子,那么他爱的人我们肯定会更加疼爱。
此后我和老伴就放下了前嫌,开始把这女孩子当成自己的亲女儿一样看待,还没结婚,女孩子住在我们家里,我一天三遍顿顿不重样地给她做饭。
订婚礼办得和我们当地的女孩子一样,该有的一样不少,只要是能量范围之内,我们就尽可能把事情办得风光大气,只要儿子高兴,我们老两口就开心。
我们这边早就流行三金。
在订婚前,我就多次催促未来的儿媳妇,说:该买的东西就早早去买了吧,把项链和耳环都买回来,我们喜欢看自己的儿媳妇打扮得漂漂亮亮。
但是这孩子倒挺懂事,她说:哎呦,妈呀,我娘家那边结婚都不买这些金银首饰啊!我们都是给点彩礼就行了。
她还真是实诚,硬是不愿意买首饰。
可是我和老伴不甘心啊!
哪有唯一小儿子结婚不买首饰戴的呢。
于是我们把钱直接给了儿子,要求他必须带着儿媳妇去买。
两个人在街上转了两三天,结果才只买了两个戒指,儿子一个,儿媳妇一个,儿子那个克数还特别大,差不多有十几克的样子,儿媳妇的才只有三克多一点。
我们老两口看得是心酸又高兴啊!
心酸的是两个孩子不舍得花钱,结婚这么大的事,人家闺女却连个项链都没舍得买,买个戒指还那么小。
当然我们也很高兴啊!
娶了个懂事又节约的儿媳妇,换谁不开心呢!
眼看都要到结婚的日子了。
可是儿媳妇的项链和耳饰还没有着落。
催急了她就说:没事,大不了结婚那天,我就戴套假的嘛!假的才几块钱,戴着好看又便宜,还不担心弄丢。
说是那么说,结婚是多大的事啊,哪个父母忍心让孩子带假的!
于是我就和老伴商量:要不就把我那套拿出来给她吧!
正好家里有对麻花的银镯子,还是刚结婚的时候,婆家的长辈们亲自传给我的,按我婆婆的意思,那就是老宋家的传家宝,只能传给儿媳妇,一辈一辈往下传的。
我婆婆传给了我。
自然我得传给自己的儿媳妇。
于是那天,我就把这些首饰一股脑都给了儿媳妇,说:这是老宋家的传家宝,虽然不是那么值钱吧!却是对儿媳妇身份的一种认可,你要保存好,以后等你的儿子结婚了,就可以再继续传给你的儿媳妇了。
儿媳妇听得还挺认真。
紧接着就郑重其事地收下了。
我那憨乎乎的儿子还在边上敲边鼓,对媳妇说:看见了没?我妈现在连传家宝都给你了,多喜欢你啊!就是希望你能好好和我过日子哩。
儿媳妇笑得满脸绯红,说:我肯定知道啊!也肯定会好好过日子的。
其实老年人嘛!
图的不就是个母慈子孝嘛!
你像我,只有一个儿子,我的东西不给他,还能给谁啊!
此后儿子的婚事进行得就特别顺利。
我和老伴也算是了却了一件最大的心事,儿子结婚了,以后就等着给他们带孩子,做家务了。
时间一晃过去了大半年。
这时候儿媳妇查出来怀孕了。
哎呦,把我们高兴得啊!
眼看着我和老伴就要当爷爷奶奶了,还有什么事情能比这件事情更让人兴奋呢?
那段时间,说我们把儿媳妇当皇后娘娘一样供着,这句话是一点都不过份。
我们不让她上班。
不让她做家务,不让做饭和洗衣服。
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交给了我和老伴,儿子忙着上班赚钱,儿媳妇只负责吃喝玩乐,把肚子里的孩子养好就行了。
转眼间就过去了十个月。
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儿媳妇总算是给我们生了个大胖孙子。
那孩子真是漂亮啊!皮肤雪白雪白的,头发乌黑发亮,圆圆的脸蛋,重眼双皮的,真是比我们梦想中的孙子还漂亮。
只看了一眼,我和老伴就迷上了。
儿媳妇的月子是我亲自伺候的,一天一只鸡,一天一只鱼,月子坐了一个多月,把原先黄黄瘦瘦的小闺女吃得白白胖胖。
一切顺利。
我们家是孩子也健康。
大人也平安。
这时候老伴特别开心啊!就放话说:感谢儿媳妇给咱家喜添新丁,我准备要大摆宴席,好好庆祝一番。
就这样,俺家小孙子的满月宴轰轰烈烈办了起来,远近的亲戚都来了,人很多,带着各种礼物。
我们也没想到会来那么多的客人,所以提前根本就没有设帐桌子,原本想着,就是自己家有喜事了,请亲戚朋友来吃顿庆祝宴,不收礼金的。
哪知道大伙来了却都没有空手。
有的人甚至拿的礼物很重。
这种情况就必须得记下来,方便以后好还礼啊!
正好儿媳妇的娘家嫂子也来了。
别说,那个媳妇也长得很漂亮,干净利索,恰恰写了一手好字,听说她在单位还是干会计的,账目上肯定也是门儿清。
在我儿子的强烈建议下,那天宴席上记账的活儿就交给了他大舅嫂,由她记录客人们带来的礼物和礼金。
可是正忙碌的时候,我却无意间瞥见这个大舅嫂,她的胳膊上戴了一对儿银镯子,和我送给儿媳妇的那对儿传家宝一模一样,同样是麻花老银镯,同样的侧面刻了个宋字,甚至连上面牙咬的小印迹都是一样的。
我……。
感觉当时自己真的是坐不住了。
我喊来儿子,问他:是不是把咱家的老镯子送给娘家嫂子了?
但是儿子一脸无辜,说没有啊!
于是我只好又去找儿媳妇,委婉地问她:你是不是把我给你的银镯子送人了啊?
儿媳妇很坦诚,当即就承认了,说:妈,我就是把手镯给我嫂子了啊!你看我哥,都那么大年龄了才找个媳妇,嫂子聪明又漂亮,配我哥是绰绰有余,但是因为我娘家穷,他们结婚的时候,我爸妈连一克首饰都没有给她买,我心里也难受啊!同样是儿媳妇,你看我,金耳环,金项链,银镯子啥都有,嫂子却啥也没有,所以我就把银镯子给她了,而且银饰又不贵,金饰太贵,所以我才没舍得给啊!
她说得振振有词。
我竟然无言以对。
你说银子贵重吗?
还真是不贵重。
可是这对儿镯子在老宋家心中,却又是无比的贵重。
你说这可咋整?
我这心里就跟别了个刺一样。
想要吧!又怕儿媳妇不高兴。
不要吧!不光我过不去, 恐怕我那已经离世的公公婆婆都过不去。
毕竟那可是老宋家的传家宝啊!已经传了这么多代了,到我这里却给弄丢了,你说我不就是愧对列祖列宗吗?
可是,我到底该怎么办呢?
要,却又怎么张嘴才好呢?
感谢您的支持,欢迎留言评论,这是别人的家事,当事人陈述,咱们帮忙整理的,如果您有更好的见解,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