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迎接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9月6日下午,“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第七届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讲述育人故事展示交流活动”在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举办。此次活动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主办,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承办。16名大中小幼教师作为首都教师的杰出代表,登上全市教师集中交流展示活动的舞台,讲述、分享他们的育人故事。
大中小幼教师代表同台讲述
用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
本届活动主题为“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铸魂育人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首善之区”。
在今年展示交流的育人故事中,既有跨越千里的教育之旅,也有跨越六十年的榜样大思政课;既有支教团队用牦牛数量讲解数学,用诗歌和舞蹈连接心灵,也有大学教授几十年如一日带领学生扎根田间,助农帮农为农民送技术、增收入;既有中学教师以温柔而坚定的方式,点燃少年心中的火种,也有特殊教育学校里“爱”的坚守,35年坚持为特殊孩子当眼睛、做耳朵、架拐杖……现场,15位大中小幼教师将自己的育人故事娓娓道来。他们用真实案例诠释了“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他们用行动诠释着、践行着教育家精神。
现场还请来了一位特别讲述者,那就是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顾明远是伴随着新中国成长起来的第一代教育家,躬耕杏坛70余载,在教育学原理、教师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均有突出建树。他见证并参与了新中国成立至今几乎所有的重大教育改革。如今的顾明远虽已96岁高龄,但他依然站在三尺讲台之上,继续着他的育人故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活动现场,顾明远深情寄语青年教师:教师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旅途,青年教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就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探索,不断提高师德境界、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
连续开展七年
首都教育品牌活动走向全国
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讲述育人故事活动是首都教育的重要品牌活动,也是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每年庆祝教师节活动的重要举措。自2019年以来,数千所大中小学及幼儿园、校外教育机构和众多家庭竞相参与,万余名干部教师包括家长深情讲述,生动展示了新时代首都教师良好精神风貌和育人素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该活动得到教育部和中国教育学会的持续指导支持,今年五月,教育部在全国普遍开展“教育家精神万里行”和“讲述我的育人故事”活动。七月,北京市承办全国“讲述我的育人故事”第一片区展示活动,7省市21名优秀教师代表齐聚一堂登台展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黄会林作为首都教师杰出代表,被教育部推荐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讲述我的育人故事—2025年教师节特别节目》。这标志着北京市教师讲述育人故事活动走向全国。
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系统、持续、深入开展教师讲述育人故事活动,是弘扬教育家精神的行动自觉和理念创新,是教育叙事方法赋能立德树人的新专业范式。这个广受赞誉的育人舞台和场域,以小细节启迪大智慧,以小道理提升大格局,小故事成就大德育,立体化、系统化、生动化地弘扬教育家精神,进而引领更多教师成为“四有”好老师和大先生,形成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大舞台,产生出立德树人的强烈场效应,并在全国产生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今年是北京市开展教师讲述育人故事活动的第七个年头,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更全面、更广泛、更深入地开展教师讲述育人故事活动,北京市还将把讲述活动和实践指导、专业培训结合起来,将专题讲述和综合展示结合起来,将教师讲述育人故事和学生讲述成长故事结合起来,将学校教育和校外、家庭、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在积极落实教育部开展“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活动任务中,北京市将继承创新,讲述人群将推广至师生、家长,积极开展全国第一片区内跨省市教师同台讲述和交流,进一步促进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家校社关系的相互促进和共同成长,把首善标准转化为塑造立德树人新机制、新格局的内在力量。
“区区讲、校校讲、人人讲”
473名优秀教师入选专业获奖名单
本届活动覆盖范围广泛。自启动以来,首都教育系统呈现出区区讲、校校讲和人人讲的活动风貌,全方位育人效果凸显。据介绍,自4月启动以来,组委会收到来自团市委、市妇联、各高校党委、各区教育两委、市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基地校(基地园)、科研机构和校外教育机构推荐的近500份育人案例,实现各学科、学段和区域的全覆盖。来自大中小幼及家长、社会单位、特殊教育机构的育人案例丰富多彩,大家协作协同,共画育人最美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