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 通讯员 王格)9月6日上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行2025级学生开学典礼。12239名新生翻开新一页,共赴梦想新一程。
该校党委书记任小龙,校长高新波,副校长王泉、张进成,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郭俊,副校长朱文凯、刘宏伟,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季庆阳,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毛立强,党委常委、党政办公室主任蔡固顺参加了开学典礼。典礼由党委副书记白旭东主持。
在全场师生的注目下,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冉冉升起,西电2025级学生开学典礼正式开始。
高新波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向各位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发表了题为《做擎炬追光的奋进者,成独树一帜的西电人》的讲话。
高新波指出,九十余年来,西电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在峥嵘岁月中熔铸了忠诚担当、赤诚奉献的鲜明品格,形成了历久弥新的人才培养“西电现象”,并以开拓者之姿持续挺立于科技创新前沿,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报国的初心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办学宗旨,“厚德、求真、砺学、笃行”的校训,已沉淀为代代西电人共同遵循的精神罗盘,也必将成为新一代西电人最鲜明的人生底色。
“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应当成为怎样的西电人?”面对这一命题,高新波对全体新生提出四点期许。
一是明德立志,做胸怀家国的西电人。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伟业的宏阔画卷,让青春之光在时代长河中璀璨绽放。以德铸魂,心怀许党报国的人生信念,践行技术为民的价值追求;以志领航,勇攀科技高峰,用硬核成果标注中国创新高度,为“中国号”巨轮驶向复兴、领航时代提供不竭动力。
二是勤学敏思,做追求卓越的西电人。在算法飞速迭代、数据奔涌磅礴的时代,更需沉心静气,以“慢功夫”的精研细磨,锻造支撑民族复兴的“硬脊梁”。以“沉潜之心”筑牢数理根基,于技术浪潮中把稳创新之舵;以“砺学之刃”剖解智能内核,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国之利器;以“思辨之火”点燃原始创新,勇闯科研“无人区”,在未知之境烙下属于西电人的卓越印记。
三是刚健笃实,做躬耕不辍的西电人。唯有在进退之间保持从容,在得失之中坚守初心,方能克服万难、淬炼心性,于时代浪潮中增长才干。敢啃硬骨头,在工程实践中磨砺本领,向技术难关发起冲锋;甘坐冷板凳,在基础研究中沉淀根基,于微末之处追寻真理;善打持久战,在时代变迁中保持定力,以持续创新实现关键突破。
四是多元发展,做独树一帜的西电人。在西电这片创新沃土上,既有攀登科研高峰的执着,也有扎根基层的奉献,既有领军产业的魄力,也有服务万家的温情。成功的定义从来宽广,关键在于找到自己的人生赛道,既不辜负专业的深度,也不错过人生的广度,勇敢定义属于自己的成功,在时代星空中点亮那颗独一无二的星辰。
80级校友、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中国电科首席科学家张修社深情回顾了自己的“西电时光”,真诚寄语学弟学妹们,把“家国”二字刻进青春底色,将个人理想放在党和国家发展的坐标系里,以“求真”之心筑牢专业根基,靠“韧性”面对成长路上的风雨,在一次次磨砺中练就“从头再来”的勇气,珍惜校园时光、青春年华,拼搏奋进、学有所成。
教师代表、国家级人才、集成电路学部教授张金风从自己的求学、工作经历出发,与新生探讨“该做什么样的事情,培养什么样的能力”。她指出,新同学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继续将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同时积极探索西电这座巨大的宝藏,为适应社会做准备。要明确人生的目标和赛道,早做布局,长期奋斗。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不卑不亢的姿态,广交良师益友。
任小龙为新生代表佩戴西电校徽,全体2025级新生为自己佩戴校徽,正式加入西电大家庭,用青春续写西电人的荣光与梦想。
本科新生代表、自动化类周梦翔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期待,许下脚踏实地、刻苦钻研,胸怀强国之志、自觉挺膺担当的青春誓言。他表示,面对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四年,将和一群敢于追光的人在一起,牢记“厚德、求真、砺学、笃行”的校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提升才干、练就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共同书写未来的辉煌篇章。
研究生新生代表、通信工程学院肖钰晨以“新生”身份再次出发,更加懂得“西电人”三个字所蕴含的使命与责任:以“红色基因”铸魂,做“继往开来”的传承者,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时代洪流中奋楫争先,让红色电波永不消逝,让先辈之志薪火相传。以“科技报国”立心,做“顶天立地”的研究者,心怀国之大者,勇当科技创新弄潮儿,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以“时代使命”定向,做“内外兼修”的行动者,坚定投身学术的决心和科研报国的信念。
2025级学生开学典礼在全场齐唱校歌《与共和国同行》中圆满结束。
本次开学典礼在南北校区、广州研究院同步举行。各学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