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阿里巴巴" 湖畔创研中心 "发布了最新的一则招生启事,这是原湖畔 " 大学 " 时隔四年后,首次重启招生。此前的2021年,八部委曾重拳整治“野鸡大学”,这次湖畔创研中心的招生能否顺利推进?
出品 |网经社
撰写 | 黄玉宙
一审 | 无痕
二审 | 云马
配图 |网经社图库
一、四年沉寂 湖畔“大学”重启招生 马云的“300年梦想”悄然重启?
9月9日,阿里巴巴湖畔“大学”近日发布了最新的一则招生启事,该启事显示,原湖畔“大学”目前已更名为“湖畔创研中心”,最新一期学员同样将招募企业“1号位”,要求企业创业三年以上、纳税满三年、年营收超过3000万元。
这也是原湖畔“大学”时隔四年后,首次重启招生。2021年3月,原湖畔"大学"暂停招生,随后一直处于暂停状态。
本次重启,也是湖畔“大学”在2021年更名后,首次对外公布自己的招生情况和官方介绍。官方介绍称,“湖畔创研中心”是在浙江省民政厅注册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以“企业家办学”和“从实践中学习”为理念为创业者提供实战课程、跨界学习与深度陪伴。
湖畔创研中心此次重启招生的条件与此前完全相同,仍保持"5个3"的核心门槛:创业3年以上、年营收超3000万元、纳税满3年、公司规模超30人、有3位推荐人(含指定推荐人)。这一高门槛筛选机制确保了学员群体的高质量和高价值,也使得湖畔大学的录取率长期保持在极低水平。
网经社注:图片采集自此前湖畔官网
公开信息显示,湖畔“大学”由马云于2015年联合发起并担任校长,面向创业者招生,马云曾提出湖畔大学要办300年。2016年,马云还曾在演讲中进一步提出,“希望二十年、五十年以后,有很多的政府官员说,曾经受过湖畔大学商业意识的训练”。
据了解,湖畔大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学历教育机构,湖畔大学的前身可追溯至2006年马云与郭广昌、丁磊、宋卫平等八位企业家共同创立的"江南会",后来,由马云于2015年联合这八位企业家和著名学者共同发起创办的创业教育平台。其名称源于阿里巴巴和淘宝网的创业所在地杭州湖畔花园小区,旨在培养拥有新商业文明时代企业家精神的新一代企业家。
二、八部门联手“打假” 一纸文件让15家“互联网大学”集体改名
此前的2021年5月,教育部网站公布了关于规范“大学”“学院”名称登记使用的意见,该《意见》由教育部、中央编办、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国资委、银保监会八部门共同发布。
《意见》指出,近年来,部分企业的内部培训机构和社会组织未经许可,擅自使用“大学”或“学院”名称,并以此对外进行宣传和招生,导致公众误解,干扰了正常的教育秩序,产生了负面社会影响。为有效整治此类“大学”“学院”名称滥用问题,规范相关名称的登记与使用,切实维护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经国务院同意,特制定并发布本《意见》。
《意见》明确,大学和学院是具备特定职能的法人组织,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及国家规定的标准和审批程序设立,其名称的使用须经批准后方可生效。凡冠以“大学”或“学院”名称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涉及机构编制事项的,应按照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报请机构编制部门审批。
《意见》强调,只有经正式批准设立的大学、学院,以及由这些院校依法发起设立的其他法人组织,才可在机构编制、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登记时,对应使用“大学”或“学院”字样。其他任何组织或机构在登记时,一律不得使用“大学”“学院”名称。
根据这一政策,湖畔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于2021年5月17日更名为"湖畔Hupan",微博名称也于同日改为"湖畔创研中心"。湖畔大学方面回应称:"湖畔自创立之初,即是在民政部门注册的民办非单位,不属于学历教育序列,为了避免给大家造成误解,现更名为'浙江湖畔创业研学中心',简称'湖畔创研中心'。"
与"野鸡大学"存在本质区别的是,湖畔大学自创立之初便在民政部门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具备学历教育资质。其招生标准极为严格,要求学员必须是创业3年以上的企业决策者,公司年营收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提供3年企业完税证明,且需有3位推荐人(其中至少1位为指定推荐人)。这种高门槛筛选确保了学员群体的高质量和高价值,与那些通过虚假宣传、非法颁发学历的"野鸡大学"形成鲜明对比。
事实上,不仅仅湖畔大学,包括腾讯、美团、58同城、滴滴、携程、抖音、快手、京东、拼多多等互联网公司创办的大学均涉嫌违规。据网经社2021年不完全统计,涉嫌违规的有15家,分别是湖畔大学、淘宝大学、全球速卖通大学、青腾大学、京东大学电商学院、抖音电商大学、快手大学、多多大学、滴滴大学、美团大学、携程大学、混沌大学、58同城大学、得到大学、敦煌大学。
三、马云的“四为”教育理想 敌得过现实的三重围剿吗?
马云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湖畔大学的办学实践中。他曾在湖畔大学第一届开学典礼上提出"湖畔四为":"北宋张载有'横渠四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湖畔大学也要有四为——为市场立心、为商人立命、为改革开放继绝学,为新经济开太平。"
这一理念体现了马云对湖畔大学的期望:不仅培养企业家,更希望这些企业家能够推动市场发展、承担商人责任、传承改革开放精神、开创新经济格局。马云曾表示:"我生在这个世界不是为了做阿里巴巴,我也不想七八十岁还在董事会,做出阿里巴巴是天时地利人和。"他希望通过湖畔大学将阿里巴巴的经验与更多创业者分享。然而,湖畔创研中心面临着一些潜在挑战。
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湖畔创研中心首要面临的是政策合规风险。其需严格恪守非营利性质的核心要求,尤其要避免被外界误解为学历教育机构,而八部委出台的整顿政策对机构名称和资质设置了严格限制,这一限制可能直接影响到中心的品牌传播效果与招生宣传工作的推进。
圈层固化问题同样是湖畔创研中心不可忽视的潜在挑战。中心现行的严格推荐人制度与高门槛筛选标准,在保障学员质量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学员群体逐渐走向封闭,形成明显的 “圈子” 壁垒。正如相关评论所指出的:“如果上不了,它怎么能称为学校呢?它其实是隔绝于纷扰尘世的独立王国”,这一评价也从侧面反映出外界对该中心圈层封闭性的担忧。
当前经济环境变化给湖畔创研中心带来了新的压力。在当下的经济形势中,中心对学员 “企业创业三年以上且年营收超 3000 万元” 的要求,可能会导致符合条件的学员数量减少,进而影响到招生规模,甚至对后续的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此外,马云已辞去湖畔创研中心校长职务,这一变动也让其此前倡导的教育理念的传承与后续实施面临新的挑战。
值得关注的是,马云在 2025 年 5 月阿里云会议上的发言,为湖畔创研中心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他强调 “高科技绝不仅是征服星辰大海,更应该呵护人间烟火。科技人员的责任,不是让 AI 取代人类,而是让 AI 更懂人类、更好地服务人类”,这一观点暗示着湖畔创研中心未来可能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科技与创新的融合之中,致力于培养具备科技视野的企业家,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