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快乐~
清晨的阳光追逐着我们奔赴的脚步,深夜的校园里灯火通明,办公室里还有伏案批改的身影,我们日复一日,站在三尺之地,耕耘着平凡岁月。
是什么,让我们疲惫不堪的时候,仍然能挺直脊梁继续前行?是什么,让我们面对质疑时,依然能目光坚定追寻教育的未知之境?是什么,让我们见证一个个普通日子后,依然期待耕耘后有奇迹发生?
我相信,那一定是相信,是我们对自己毫无保留的相信,对教育事业的明天矢志不渝的期盼。
相信是一切成功的开始
“心不唤物,物不至。”内心不渴望的东西,不可能靠近你。
我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同为教师的父亲就对我提过一个问题:你想一想三年后你会成为一名怎样的老师,五年、十年后呢?
我依稀记得,我当时的回答是:三年后,我相信自己能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父亲继续点拨我:要想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首先要爱学生,其次要把课上好,对每一位学生负责。
我把父亲的话记在了心里。
工作起始阶段,我每天都在班级里跟学生一起,“蹲班”是常态,我每天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这样的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这个“蹲”是“蹲”在了学生的心里的。
除了“蹲班”,我干得最多的事就是去“听课”。我经常自带小凳子去听课,听师傅的课,听学校名师的课,听同年龄同事的课,在听课中我好像又上了相同数量的课。
就这样,工作三年后,我的确成为一名非常受学生喜欢的老师。
当然,学生对我的喜欢,也给予了我职业的幸福感、价值感。
亲爱的老师们,只要你投入其中,就会有价值感,随之而来的就是幸福感。只要相信自己,付诸行动,就可以去成就自己,成就自己的最后结局就是成功。
自信不是天生的
是无数次自我肯定的沉淀
在我看来,那些令人敬佩的强者,不过是在无数次自我怀疑中,依然选择相信自己。
真正的“相信自己”,绝不是固步自封,而是敢于打破自己、重塑自己。
我们会遇到难题,会遭遇瓶颈,会对自己产生深深的怀疑。这并不可怕,因为这正是成长的契机。
我的一个同学,毕业后分配到了城区最好的学校,在工作中努力上进,很快就成长为这所学校的青年骨干,赛课频频获奖,研究的课题也成为学校重点扶持项目,她也迅速成为学校最年轻的干部。
正当我们都以为她要在这所学校大展宏图的时候,命运却给她开了一个玩笑。
由于学校合并,要区域均衡等因素,她被派去了一所刚成立的学校任干部,一切从零开始。在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没有办法适应,我们也失去了她的消息。
陌生的环境里,她要跟来自天南地北的同事重新建立关系,她的研究内容无法在这所学校实施,她的新举措得不到响应,她的背后没有团队支撑……
正当我们以为她要“躺平摆烂”的时候,我在赛课场上看到她带着学校的年轻老师正在比赛,看到她以新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为研究对象的课题申报,看到她带着这所学校的老师回到原来学校学习的身影。
我们又看到她眼中的星光了,更看到了笃定的微笑。她对我说了一句话:我们一定要极致地相信自己。
亲爱的老师们,其实,那个敢于尝试新方法的自己一直都在,那个愿意怀揣希望前行的自己一直都在。我们的职业生涯,就是一部“相信”与“怀疑”不断博弈、最终会让“相信”胜出的个人史诗。
别小看自己
你比想象中强大
我们会遇到很多职业阵痛:工作强度与压力无法释怀,家校关系不和谐,班级管理不得法,个人成长遇到瓶颈,心理压力与风险与日俱增……如何解决?
我工作室的一位老师,刚刚参加工作时,因为经验不足和性格原因,不敢主动请教,在班级管理中学生问题频出,家长不满意,几次被领导请去谈话后就崩不住了,心理也出现了问题。
在与她的交流中,我感受到的都是痛苦,都是负面情绪,都是艰难。我提议,要不我们尝试做点其他研究,转移一下注意力。
她选择加入工作室备战全国班主任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的互助小组,每天坚持做好研讨记录,下班后还跟选手一起复盘,最后她竟然对班主任基本功研究产生了兴趣,每个月都会对基本功竞赛的项目写出自己的研究小报告。
天道酬勤,功不唐捐,两年后,她参加市级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荣获了全能一等奖。她拿到证书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师傅,你相信我可以走出来,原来是真的!
我们来看看这位老师怎么做到的?她就是利用成长型思维实现了自我突围。
其实无论哪个老师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痛苦是成长的必经阶段。
亲爱的老师们,每一次疼痛,都是生长的希望。关键在于在疼痛中提高心理韧性,在破解难题中升级认知、主动行动、笃定前行,实现自我超越。那些让你感到困扰的阵痛,恰恰是你专业生命力的证明——因为它们意味着你仍在思考、仍在感受、仍在渴望成长。你已经走了这么远,值得再一次相信自己的选择与力量。
永远相信自己,便是永远相信未来,教育事业的意义就藏在这份不动摇的相信之中,它让每一个平凡的讲台,都成了照亮世界的起点。正是这份毫无保留的相信,让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平凡中,看见神圣;让我们在疲惫与困惑袭来时,选择再次站上讲台。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相信的,不仅是作为教师的自己,是教育事业的美好未来,更是每一个即将展翅高飞的可贵生命。我们的相信,就是教育事业的明天,就是最坚实、最温暖的基石。
作者 | 刘俐宏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