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学生将迎来新版教材,新教材将更加重视思维和阅读!为了方便广大学生在暑假预习新学期的课本知识,我们整理了2025新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一电子课本,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希望对同学们的暑期学习有所帮助。
如需全套电子课本PDF版,请关注公众号“桃李科普”回复:“电子课本”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本在线阅读
一、数与代数模块(运算与数系基础)
公式名称
具体表达式
适用场景
易错提示
小数加减法法则
加数 1 + 加数 2 = 和;被减数 - 减数 = 差(关键: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相加减)
小数的求和、求差计算
避免末位对齐(如 3.2 + 0.58 需补成 3.20 + 0.58)
小数乘法法则
因数 1 × 因数 2 = 积(先算整数乘法,再看因数共几位小数,从积右起数位点小数点)
小数的乘法计算
积的小数位数不足时,需用 0 补足(如 0.2×0.3=0.06)
小数除法法则(除数是整数)
被除数 ÷ 除数 = 商(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小数点对齐,有余数补 0 再除)
除数为整数的小数除法
除到被除数末尾仍有余数,需添 0 继续除
小数除法法则(除数是小数)
被除数 ÷ 除数 = (被除数 ×10ⁿ)÷(除数 ×10ⁿ)= 商(n 为除数的小数位数)
除数为小数的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
被除数和除数需扩大相同倍数,避免漏补 0
分数与除法关系
被除数 ÷ 除数 = 被除数 / 除数(a÷b = a/b,b≠0)
分数与整数除法的互化
分母不能为 0,结果需化简为最简分数
分数基本性质
分子 / 分母 = (分子 ×k)/(分母 ×k)= (分子 ÷k)/(分母 ÷k)(k≠0)
分数的约分、通分
需同时乘 / 除以相同的数,且不能为 0
最大公因数计算
短除法:用公因数连续去除,直到商互质,除数相乘得最大公因数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互质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1(如 5 和 7 的最大公因数为 1)
最小公倍数计算
短除法:用公因数连续去除,直到商互质,除数 × 商得最小公倍数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倍数关系的两数,大数是最小公倍数(如 4 和 8 的最小公倍数为 8)
二、图形与几何模块(面积、体积核心)
1. 平面图形面积公式
图形
面积公式(S)
公式推导依据
关键条件
长方形
S = 长 × 宽 = a×b
数方格法,每行个数 × 行数
长和宽单位需统一
正方形
S = 边长 × 边长 = a×a = a²
特殊的长方形(长 = 宽)
区分 “边长” 与 “周长”,避免混淆
平行四边形
S = 底 × 高 = a×h
割补法转化为长方形(底 = 长,高 = 宽)
高需对应底边上的垂直高度,非邻边长度
三角形
S = 底 × 高 ÷2 = a×h÷2
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必须除以 2,避免漏算导致结果翻倍
梯形
S = (上底 + 下底)× 高 ÷2 = (a+b)×h÷2
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上底、下底需平行,高为两底间的垂直距离
组合图形
① 分割法:S = S₁+S₂+…+Sₙ② 添补法:S = S 总 - S 补
分解为基本图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分割 / 添补后需明确各基本图形的尺寸
2. 长方体与正方体公式
图形
棱长总和(L)
表面积公式(S 表)
体积公式(V)
长方体
L = 4×(长 + 宽 + 高)= 4 (a+b+h)
S 表 = 2×(长 × 宽 + 长 × 高 + 宽 × 高)= 2 (ab+ah+bh)
V = 长 × 宽 × 高 = a×b×h = 底面积 × 高 = S 底 ×h
正方体
L = 12× 棱长 = 12a
S 表 = 6× 棱长 × 棱长 = 6a²
V = 棱长 × 棱长 × 棱长 = a³ = S 底 ×h
3. 单位换算公式
单位类型
换算关系
常用场景
面积单位
1 平方米 = 100 平方分米 = 10000 平方厘米1dm²=100cm²,1m²=100dm²
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后的单位转化
体积单位
1 立方米 = 1000 立方分米 = 1000000 立方厘米1dm³=1000cm³,1m³=1000dm³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
容积与体积
1 升 = 1 立方分米(1L=1dm³),1 毫升 = 1 立方厘米(1mL=1cm³),1L=1000mL
容器容积计算(如水箱能装多少水)
三、应用题与统计模块(实用公式)
公式名称
表达式
适用题型
注意事项
平均数公式
平均数 = 总数量 ÷ 总份数
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如平均身高、平均成绩)
总数量与总份数需对应(如 “平均每人植树棵数 = 总棵数 ÷ 人数”)
行程问题基本公式
路程 = 速度 × 时间(s=v×t)速度 = 路程 ÷ 时间(v=s÷t)时间 = 路程 ÷ 速度(t=s÷v)
简单行程、相遇、追及问题
相遇问题:总路程 =(速度 1 + 速度 2)× 相遇时间
工程问题基本公式
工作总量 = 工作效率 × 工作时间
求工作时长、工作效率(如 “修公路”“做零件”)
常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 “1”
分数应用题公式
①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单位 “1”× 分率② 求分率:对应量 ÷ 单位 “1”③ 求单位 “1”:对应量 ÷ 分率
分数的乘除法应用题
先找准 “单位‘1’”(如 “的” 前、“比” 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