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学生将迎来新版教材,新教材将更加重视思维和阅读!为了方便广大学生在暑假预习新学期的课本知识,我们整理了2025新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一电子课本,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希望对同学们的暑期学习有所帮助。
以下是部分内容截图,完整信息请查看 PDF 文件
















一、选对材料:找准孩子 “愿意读” 的起点
材料是点燃阅读兴趣的第一把火,需贴合三年级学生 “爱直观、喜熟悉、怕复杂” 的特点,让孩子翻开书就有 “我能读懂” 的信心。
1. 锁定 “分级读物”:搭建阶梯式阅读路径
分级读物依据学生认知水平设计词汇量与句型难度,能精准匹配三年级水平,避免因 “看不懂” 产生挫败感。
- 低阶入门款:优先选《RAZ-Kids》A-D 级、《红火箭分级读物》黄盒 / 紫盒、《牛津阅读树》1-3 级,这类读物每页仅 1-3 句话,且句型高频重复(如 “I see.../This is my.../Let's play...”),搭配大幅彩色插图,孩子即使不认识所有单词,也能通过 “图文对应” 理解大意。
- 过渡桥梁款:若孩子对纯英文有畏难情绪,可选择 “英文 + 少量中文注释” 的桥梁书(如《培生幼儿英语・进阶版》),注释仅标注关键生词(如 “giraffe 长颈鹿”“umbrella 雨伞”),不逐句翻译,帮助孩子逐步适应纯英文阅读。
- 选择小技巧:遵循 “5 词原则”—— 单页中不认识的单词不超过 5 个,否则难度过高;优先挑选孩子熟悉的主题,比如喜欢动物就选 “动物园系列”,喜欢上学就选 “校园生活系列”,用熟悉场景降低理解门槛。
2. 贴合 “兴趣偏好”:让阅读对接孩子的日常热爱
从孩子的兴趣点切入选书,能大幅提升主动阅读的意愿,让 “要我读” 变成 “我要读”。
- 动画迷专属:选《小猪佩奇》《汪汪队立大功》等动画同名英文绘本,孩子因熟悉剧情,能快速关联英文内容,比如看到 “Peppa and George play in the mud”,结合动画画面就知道是 “佩奇和乔治在泥里玩”,理解毫无压力。
- 动手派最爱:选 “互动型读物”,如《Usborne First English Words》贴纸书(贴单词对应贴纸)、《翻翻书・动物的家》(翻开卡片看动物英文名称)、《洞洞书・猜猜是什么》(透过洞洞猜物品英文),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接触英语,减少对 “文字” 的抵触。
- 韵律控首选:选 “韵文类读物”,如《鹅妈妈童谣》简化版、《Sing Along with Me》系列,这类读物句子押韵、节奏明快(如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读起来像唱歌,孩子能跟着节奏哼唱,轻松记住英文表达。
3. 控制 “篇幅时长”:用 “短而精” 保持新鲜感
三年级学生的专注力通常在 10-15 分钟,过长的阅读材料容易让孩子疲劳,需 “少量多次” 设计阅读内容。
- 单本篇幅:单本绘本控制在 10-15 页,单页文字不超过 2 行,比如《RAZ-Kids》A 级绘本《My Pets》,共 12 页,每页仅 1 句话(如 “I have a cat.”“I have a dog.”),孩子 10 分钟就能读完一本,收获 “完成阅读” 的成就感。
- 短篇合集:选《365 个英语小故事(小学版)》《1 分钟英语小短文》等短篇集,每次读 1 个小故事(约 200-300 词),故事结尾有简单互动(如 “你觉得小主人公做得对吗?”),让阅读有始有终,避免 “读不完” 的失落感。
二、用对方法:把阅读变成 “好玩儿的事”
避开 “强迫朗读、逐字翻译、查词典” 的传统模式,用互动化、游戏化的方式,让阅读从 “任务” 变成 “有趣的活动”。
1. 从 “听读” 到 “跟读”:用声音降低开口压力
三年级学生的 “听力理解能力” 往往优于 “阅读和表达能力”,可先通过 “听觉输入” 建立熟悉感,再慢慢引导自主阅读,减少 “不会读” 的焦虑。
- 第一步:带读入境:家长或借助配套音频朗读时,加入夸张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 读动物对话时模仿叫声(如 “cat” 读成 “喵~cat”),读情绪词时配合手势(“happy” 举笑脸手卡,“sad” 捂胸口皱眉),读动作词时做对应动作(“run” 小跑,“jump” 蹦跳)。比如读《牛津阅读树》中 “Biff ate a big cake”,用 “满足的语气” 读 “ate”,配合 “拍肚子” 的动作,孩子会笑着理解 “吃” 的含义,不纠结于 “每个词都认识”。
- 第二步:跟读模仿:播放分级读物的官方录音,让孩子 “影子跟读”(音频说一句,孩子延迟 1-2 秒重复),重点模仿发音的轻重和语气的变化,而非逐字背诵。比如音频读 “Kipper is happy” 时语气上扬,孩子也会跟着上扬语气,在模仿中感受英语的韵律,逐渐愿意开口。
2. 游戏化阅读:让 “读” 和 “玩” 无缝衔接
结合三年级孩子喜欢游戏的特点,在阅读中加入互动小游戏,让孩子觉得 “读绘本像玩游戏一样有趣”。
- “图文配对” 闯关:把绘本中的插图和对应的英文句子分别剪下来,打乱顺序后让孩子 “闯关”—— 读完一句英文(如 “This is a bird”),找到匹配的小鸟插图,全部配对成功后贴在 “闯关地图” 上,集满 3 颗星星兑换小奖励(如一张贴纸、5 分钟游戏时间)。
- “单词寻宝” 大作战:提前在绘本中用荧光笔标记 3-5 个简单核心词(如 “apple、dog、red”),告诉孩子 “今天要当小侦探,找出这些‘单词宝藏’”,孩子阅读时找到一个就圈一个,全部找到后欢呼 “宝藏集齐啦”,用成就感激发兴趣。
- “角色扮演” 小剧场:读完故事后,和孩子分饰角色演 “小剧场”—— 读《家庭主题绘本》时,孩子当 “child”,家长当 “mom”,用书中句型对话(“Mom, I want milk. — Here you are.”);读《动物故事》时,孩子模仿 “rabbit”,家长模仿 “tiger”,配合动作对话,让阅读从 “看” 变成 “演”,记忆更深刻。
3. 弱化 “对错”,强化 “鼓励”:保护孩子的阅读信心
三年级阅读的核心是 “兴趣” 而非 “正确率”,频繁纠错或追问会让孩子紧张,需用 “正向反馈” 让孩子觉得 “我读得很好”。
- 纠错技巧:若孩子读错单词(如把 “cat” 读成 “cut”),先肯定 “你声音真响亮,读得很流利!”,再自然示范 “这个词其实读‘cat’,我们一起试试 ——c-a-t,cat”,不直接说 “你读错了”,避免打击积极性。
- 理解引导:若孩子不理解某句话(如 “I put on my coat”),不逐字翻译,而是指向插图中的 “外套”,问 “你看图片里小朋友穿了什么呀?”,孩子回答 “外套” 后,再对应句子说 “对啦,这句话就是‘我穿上我的外套’”,用画面辅助理解,降低认知压力。
- 表扬方式:用具体表扬代替笼统的 “真棒”——“你今天自己读完了一整本绘本,比昨天进步啦!”“你刚才模仿小鸭子的声音特别像,太可爱了!”“你记住了‘apple’这个单词,下次看到苹果就能用英语说了!”,让孩子明确自己的优点,更愿意继续读。
4. 关联 “生活场景”:让阅读 “有用武之地”
把阅读中的内容和现实生活结合,让孩子感受到 “英语能用到”,从而觉得 “阅读有价值”,提升兴趣。
- 饮食场景:读完《食物主题绘本》后,吃饭时用书中句型提问 “Do you like noodles? — Yes, I do.”,孩子回答后鼓励 “你能用英语说喜欢的食物啦,太厉害!”。
- 外出场景:散步时看到树叶,指着说 “Look! Green leaves.”,引导孩子模仿说 “Red flowers.”;看到小狗,说 “This is a dog.”,让孩子跟着说,把绘本中的内容 “搬到” 生活中。
- 特殊场景:家人过生日时,用绘本中学到的句子说 “Happy birthday, Dad!”,孩子会发现 “原来读英语能表达祝福”,感受到阅读的实用性,兴趣自然更浓。
三、营造氛围:让阅读成为 “日常习惯”
兴趣需要长期培养,通过固定的阅读场景和家庭氛围,让孩子觉得 “阅读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逐步养成习惯。
1. 固定 “阅读时间”:打造专属 “英语阅读时刻”
每天安排 10-15 分钟的 “专属英语阅读时间”,融入日常生活,不随意打乱,让孩子形成 “到点就想读” 的条件反射。
- 晨间时光:早上起床后,洗漱完读 1 本短篇绘本(如《Good Morning》),用英语开启新的一天,篇幅短不耽误上学。
- 睡前环节:晚上睡前半小时,关掉电视和手机,和孩子坐在 “阅读角” 读 1 本温馨的绘本(如《I Love You, Good Night》),用轻柔的语气朗读,让阅读成为 “睡前放松活动”,而非 “额外任务”。
- 周末时光:周末选一个固定时段(如周六上午 10 点),和孩子一起读 “互动型绘本”(如贴纸书、翻翻书),边读边玩,让阅读成为 “亲子互动的快乐时光”。
2. 打造 “阅读环境”:让孩子 “随手能读”
在家中设置轻松的 “阅读角”,降低孩子的阅读门槛,让 “想读的时候就能读”。
- 位置选择:选光线充足、安静的角落(如阳台、客厅飘窗、卧室书架旁),放一个柔软的坐垫或小沙发,让孩子坐得舒服。
- 书籍摆放:把英语绘本放在孩子够得着的矮书架或收纳盒里,封面朝外,让孩子能直观看到绘本内容,比如看到《小猪佩奇》的封面,就会主动拿起读。
- 氛围装饰:在阅读角贴一些简单的英语单词贴纸(如 “book、read、happy”),放一个小台灯,晚上读时打开台灯,营造 “专属小空间” 的仪式感,让孩子喜欢待在阅读角。
3. 家长 “以身作则”:做孩子的 “阅读伙伴”
孩子会模仿家长的行为,若家长自己喜欢阅读,孩子也会更愿意尝试,甚至把 “和家长一起读” 当成期待。
- 共同阅读:选 “亲子互动绘本”(如《We're Going on a Bear Hunt》《Dad and Me》),和孩子轮流读句子 —— 家长读一句,孩子读一句;或分角色读,家长读 “mom” 的台词,孩子读 “child” 的台词,让阅读成为 “亲子游戏”。
- 展示兴趣:家长自己也读一些简单的英语读物(如英文绘本、英语短文),偶尔和孩子分享 “妈妈今天读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里面有只可爱的小兔子”,让孩子觉得 “大人也在学英语、读英语”,不把英语阅读当成 “小孩的任务”。
- 避免强迫:不把阅读当成 “必须完成的作业”,不说 “你今天必须读 2 本绘本”,而是说 “我们今天要不要看看这本新绘本呀?里面有你喜欢的小火车哦”,用 “邀请” 代替 “命令”,让孩子主动参与。
四、避坑提醒:这些做法会 “毁掉” 阅读兴趣
1. 不要 “超前学习”:不盲目追求 “高难度”
不要强迫孩子读超出水平的书(如让三年级学生读无插图的纯文字小说),也不要过早要求 “读完整本章节书”,难度过高会让孩子频繁受挫,彻底失去兴趣。
2. 不要 “逐字翻译 + 查词典”:不打断阅读节奏
阅读时不逐句翻译 “这句话什么意思”,也不强迫孩子查词典认生词,重点是 “理解大意” 而非 “掌握每个单词”,频繁停顿会破坏阅读的连贯性,让孩子觉得枯燥。
3. 不要 “过度测试”:不把阅读变成 “考试”
读完后不追问 “这个词怎么读?”“这句话怎么翻译?”“你记住了几个单词?”,这些问题会让孩子觉得 “阅读是为了考试”,产生压力,失去乐趣。
4. 不要 “用阅读当惩罚”:不绑定 “负面情绪”
绝不说 “你不听话,罚你读 10 页英语书”,这种做法会让孩子把阅读和 “被惩罚” 的负面情绪绑定,从此讨厌阅读,甚至讨厌英语。
总结
培养三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关键是 “投其所好、降低门槛、正向激励”。从孩子喜欢的材料入手,用游戏化、互动化的方法让阅读变好玩,再通过固定场景和家长陪伴形成习惯,孩子会逐渐从 “被动读” 变成 “主动读”。记住:这个阶段 “读懂多少单词、记住多少句子” 都不重要,“愿意翻开书、觉得读起来快乐” 才是最重要的基础,只有建立了 “阅读 = 快乐” 的正向关联,孩子才会真正爱上阅读,为后续英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