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一则公告引发广泛关注——202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结果正式公示,北京大学章志飞、韦东奕作为主要完成人的项目《流动转捩机理的数学研究》成功通过初评,建议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这不是一条普通的科研新闻。
对许多人来说,「韦东奕」这个名字,早已超越学术圈层,成为一种精神符号——那个手拎馒头、矿泉水,面对镜头眼神专注而纯粹的「北大数学天才」,如今再一次用扎实的科研贡献走入公众视野。
韦东奕早在学生时期就因连续两届以满分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而声名鹊起,之后他放弃海外名校邀请,选择留在北大潜心研究。而这一次,他所参与的项目《流动转捩机理的数学研究》——听起来极为深奥,实则关乎流体力学中的关键数学问题,对气象预测、航空工程等领域具有深远意义。
该项目获得了包括中科院、中科大、复旦、川大、武大等多位数学领域领军人物联名提名,可谓“强者之间的认可”。而初评的通过,不仅是对他和章志飞教授团队学术成果的肯定,更是对长期基础科学研究的一种鼓励。
韦东奕之所以持续引发共鸣,不仅仅因为他的学术能力,更因他代表了一种稀缺的现代形象——在流量至上的时代,他主动选择沉默与专注;在急于求成的氛围中,他坚守着自己对数学最本真的热爱。
他没有社交媒体账号,不回应外界嘈杂。他的世界很简单:问题、方程、解答。而这种纯粹,恰恰击中了很多人的内心:我们敬佩的,不仅是他的天赋,更是他的选择——一种清醒而坚定的活法。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奖项的提名者和合作者几乎囊括了中国数学界的半壁江山。黄飞敏、李嘉禹、张旭、范辉军、雷震……这些名字共同支撑起中国基础科研的一片天。而章志飞与韦东奕的合作,也向我们表明:科学,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有人说,韦东奕活成了这个时代“另一个版本”的榜样。没有华丽言辞,没有刻意经营,只是专注地、持续地做着自己相信的事。而时间,最终会为这样的人给出最好的答案。
也许我们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韦东奕,但我们可以为他鼓掌,为所有坚持在基础科研领域的学者们喝彩。正是这些看似“冷门”的研究,一点点推动着我们认知的边界,构筑起国家的未来。
上一篇:中国留学机构排名
下一篇:慕之的语文课:诗歌赏析中的画面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