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刘德锋 来源:慕之小园
山东·慕之
原题重现:
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 雨
何绍基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①。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注】①离披:零乱的样子。
题目:请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尾联所描写的雨后景象。(3分)
审题,读懂题目,搞清题目的暗示。
“展开想象”,暗示诗句所写的情景或意象并不生动具体,需要通过想象进行补充,使得意向更加生动细致形象,可借助形容词、副词去修饰所写意象和情景,还可以想象添加诗句中没有却又相关的意象。
“自己的话”,暗示翻译。
“描述”“景象”暗示为景物描写。
预设,确定答语结构和关键词。
按照尾联所写景物顺序,在翻译的前提下,加入一定的修饰性词语进行描写。如果可以,尽可能使用对句、偏正短语等形式,力求答语工整。雨后初晴、群山苍翠、瀑布翻飞、奇异景色等词汇可用。可以添加雨后太阳、烟雨等相关意象。
作答,规范组织答语并书写。
雨后初晴,山间的云雾缭绕迷蒙;阳光遍洒,苍翠的群山清晰可见。大大小小溪水同时奔流,成千上万的瀑布一齐翻飞,成为山雨之后的又一奇观。
对照参考答案,估算答语相似度。
雨后初晴,本来雨雾笼罩的群山一下子又全部凸突出来,山上大大小小的瀑布一齐飞流,呈现出一种奇妙的景象。
相似度:95%,作答句式工整,要比参考答案更规范。
评分:3分
再举一例: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①且徐行。竹杖芒鞋②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③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④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①吟啸:高声吟咏。②芒鞋:草鞋。③料峭:形容微寒。④萧瑟:指风雨吹打树木的声音。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词的上片中“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所展现的画面。(3分)
答语:
雨越来越急,我独自拄着竹杖,趿拉着草鞋,行走在山林之中,身体似乎比骑马还轻捷。有什么可怕的?披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参考答案:
拄着竹杖,穿着草鞋,似乎也能轻快得胜过骑马,怕什么呢?披着蓑衣,任凭风吹雨打,依然从容、镇定地穿行于烟雨之中,过好人生。
相似度:97%
评分:3分
再举一例:
黄子陂荷花
[唐]唐彦谦
十顷狂风撼曲尘①,缘堤照水露红新。
世间花气皆愁绝,恰是莲香更恼②人。
[注]①曲尘:借指柳树、柳条。②恼:撩拨。
“露红新”是夏日风荷图的点睛之笔,请展开想象,写一段文字加以描述。
审题:注意此题“描述”的对象不是第二句,因此不能简单地翻译第二句或者针对第二句进行描写。题目中的“夏日风荷图”才是描述对象,第二句中的“露红新”是重点描述的内容。因此,答语中要有风、柳、堤、水、露、花、光等的描绘,如此才与“夏日风荷”的画面相符。
参考答案:一阵狂风吹过,黄子陂十顷水面,泛起层层般涟漪,堤上柳树枝条漫卷。朵朵荷花沿着堤岸舒展身姿,晶莹剔透的露珠在圆润的荷叶上滚动。刚刚绽放的荷花,宛如二八少女初施粉黛,红得鲜嫩欲滴。那抹娇艳的红,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与翠绿的荷叶相互映衬,又随着水波轻轻晃动,仿佛一幅灵动鲜活的水彩画,尽显夏日风荷的清新与柔美。
慕之
2025年9月18日
刘德锋,笔名慕之,中学语文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