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作为中国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在985高校中排名前列,无论是综合排名还是在家长心中的含金量都是名列前茅的,正常来说,能考入浙大的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也是相当广阔的。
可网上有一名女同学,四年前以很高的分数考上了浙大,四年后却后悔了,她想起来自己高考684分的好成绩,甚至忍不住抱怨:后悔多考了100分,选浙大还不如去普本呢。
这名高考取得684分的考生,在毕业季节遭遇了严重的就业困境。尽管她手持"浙大"这张名校文凭,却发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岗位寥寥无几,而这个让她后悔多考100分的专业,就是浙大的植物保护专业。
植物保护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类专业,主要研究植物病虫害防治、农药应用等领域。从学术角度看,这是一个与国家粮食安全密切相关的重要学科;但从就业市场来看,该专业的对口岗位主要集中在农业科研机构、农业技术推广站、植保站等单位,岗位总量有限且多分布在基层。
对于希望留在大城市发展的毕业生而言,选择范围极为狭窄。眼看着市场就业这条路不好走,女同学开始把目光放在了体制内,她想通过选调生途径进入体制内工作,却发现植物保护专业几乎找不到匹配的选调生岗位,而竞争"三不限"岗位又毫无优势可言。
就业失利、连考公都没有对口的岗位,这样的境遇让女生倍感挫败,她忍不住感慨:后悔没有读师范,她甚至觉得当年高考不如少考100分,这样自己就不会被浙大的光环所牵绊,考上了这样一个前途渺茫的专业。
按她的设想,如果读了师范,毕业后能直接成为教师,拥有稳定的体制内身份,过上安稳体面的生活;即便不去师范,选择其他普本,自己至少能选择一个热门的好专业,起码考公不至于这么艰难。
这位浙大毕业生的遭遇打破了"名校必定等于好前途"的刻板印象,这位浙大女生面临的困境,正是源于专业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的错配,684分的高考成绩很耀眼,可若是想在浙大有专业的自主权还是不切实际的。
而实际上,近些年来,的确有不少600多分的考生在浙大和普本之间摇摆不定,最终放弃了浙大选择了就业率更有保障的普本热门专业,这样的选择不是因为浙大的光环不够耀眼,而是从现实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后做出的慎重决定。
在前几年的高考志愿填报中,很多学生和家长往往过度关注学校名气,而忽视了专业选择的重要性。"宁要名校冷门专业,不要普通学校热门专业"的观点在一些家长中相当普遍。
可当就业市场的残酷摆在面前后,越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也逐渐看清了现实,原来专业的选择同样重要,甚至对于那些看重教育回报率的普通家庭来说,专业的选择可能比院校的光环更加重要。
一些冷门专业即使出自顶尖名校,也可能面临就业困难;相反,一些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即使毕业于普通院校,也能找到不错的工作。
志愿填报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每个学生都需要基于自身情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对于高考生及其家长来说,多方位收集信息、理性分析、做出符合自身情况的决策,远比盲目追求所谓的"名校"或"热门专业"更为重要。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