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许多家长反映,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弱,沉迷手机不能自拔。
针对这个问题,市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的温书臣分析指出,在数字智能时代,我们无法完全禁止孩子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关键在于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温老师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引导:
01
首先,要预防沉迷。引导孩子合理分配玩手机与学习、生活的时间,培养孩子自控能力,要把手机使用当成对孩子开展教育的契机,挖掘其蕴含的教育价值。
02
其次,要和孩子一起澄清手机使用的价值。我需要用手机做什么?我用手机会受到什么影响,给我带来什么结果?我可以用什么方法控制自己,而不是让自己被手机控制? 通过这三个直击本质的问题引发孩子的思考。随后和孩子共同制定《家庭手机管理公约》,让孩子进行自我约束,告诉孩子永远都有选择,在伸手摸手机之前,提醒自己:你正面对的这件事,需要此时此刻做吗?做还是不做?家长自己也要严格按照公约执行,与子女互相监督,相互评价,亲子关系就会更加和谐。
03
第三,和孩子一起拍摄创意作品、关注现实体验。与其单方面限制孩子使用手机,不如引导孩子以积极的方式利用这个工具,促进亲子关系和孩子的创造力发展。另外,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和实践才是孩子获得经验、提升成就感的真实来源,要让孩子发现比手机更有趣的东西,扩大孩子的接触面,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在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生命的温度和力量,比如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组建兴趣小组、参加夏令营等,增强孩子对活动参与的意义感和归属感。
温书臣老师认为,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让孩子远离手机游戏的最好办法,就是大人做好榜样,不做低头族。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度越高,越关爱孩子,孩子越不会沉迷于网络游戏。
End
编 辑 | 张利中 雷振宙 谢艳辉 张雪柔
副主编 | 张 晋
主 编 | 林 立
第一时间给你最新资讯
上一篇:福建舰正式入列!战力到底有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