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教育“落地生根”,G camp开启“范式输出”新程
开心田螺
2025-11-13 11:13:12
0

当教育打破教室的围墙、跨越国界的阻隔,会生长出怎样的生命力?11月7日,歌尔教育旗下歌尔研学G camp·山湖营地与YAA全人发展奖联合主办的首届泛营地全人教育发展论坛在潍坊G camp·山湖营地启幕。来自全球7国的营地教育领袖与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齐聚于此,围绕 “营地教育与全人教育融合发展” 展开探讨。论坛现场,G camp官宣成为ICC2026第十三届世界营地大会齐鲁分会场,为国际化按下“加速键”。

打破边界,助力全人发展

首届泛营地全人教育发展论坛,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理念探讨会”,而是一场 “让教育落地” 的跨国实践交流。

7日上午,在签名墙前,歌尔学校的小小翻译官正在教ICF国际营地协会前主席John Jorgenson用中文读“7”和“4”,而Jorgenson则幽默地教孩子如何用两只手的笔画来“预防”数字写错。笑声在山谷间回荡——这一刻,语言不再是障碍,教育跨越了国界。

不远处的大草坪上,另一番热闹场景正在上演,“开出去啊,咱们做出来就是为了开出去的,体验一下!”营地导师半蹲在铝型材小电车旁,鼓励围拢的学生。一名男生握住车把缓缓行驶,车轮碾过石子路的沙沙声吸引了外宾驻足。John Jorgenson更是饶有兴致地上前查看电车结构——银色铝型材车架、车身贴着彩色贴纸、车身下安装有电瓶,体验后他对学生的创造力表示认可。

这样的跨文化互动与实践场景,在G camp随处可见。山河勇士创始人三皮在参观后说到,G camp山谷区域融入了德式森林教育元素,“森林教室、感官步道、昆虫公寓……它是一个融合了这种森林教育、户外教育、营地教育的营地,非常接地气。”

歌尔学校七年级的程天虞分享了她的感受:“我觉得这种教育模式首先会让我感到身临其境,而不是像纯粹的老师在上面教,我们在下面听。能让我们有更深的感悟和理解,记忆也能更牢。”

将“全人教育”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参与、可感知的实践,这正是营地教育的核心价值。“在这里,我看到了理念长出了脚。”ICF国际营地协会主席Fahrettin Gözét说。

多维融合,打造营地样本

从全球行业共识来看,全人教育已成为营地教育的核心方向。John Jorgenson在主题演讲中引用了一句加拿大谚语:“我们从不在同一条河里划两次。每次入水时,河水已向前流淌;每次入水时,我们也都是不同的人。”他借此阐释了营地教育的动态本质——它并非一成不变的体验,而是一场与变化中的环境、与成长中的自我持续不断的对话。

Fahrettin Gözét则更直白地指出:“全人教育,意味着身体、心智与心灵的协同发展一帮助年轻人与自己、与他人、也与自然建立深刻的联结。营地,正是这一切的载体。”

那么,G camp究竟有何独到之处?

Fahrettin Gözét对此给予了极高评价,他认为G camp找到了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完美平衡,“这是一种极其出色的平衡,既坚守生活的本真、善良与喜悦,又将它们与前沿科技融为一体。这在我所见的全球科技企业中,堪称典范。”

“在住宿的环境里面感觉到科技感非常的强,且科技元素与户外教育理念深度融合,体现了全人教育与时俱进的发展需求。”中国登山协会青少年委员会副秘书长李立用 “自然、科技、和谐” 六个字概括G camp。

更让同行动容的,是G camp背后的初心。横穿中国两万里总设计师王克明说:“歌尔做营地,不是为了单纯的商业盈利,而是从‘员工关怀’延伸到‘青少年教育’的责任,这是很多商业营地学不来的。”

“G camp的规划非常有序,能够让孩子在接触自然的同时,享受到完善的配套服务和安全保障,实现了人文与自然的完美结合。”YAA全人发展奖管理委员会委员乔梁称,这种“有序的自由”,正是高品质营地教育的精髓。

践行国际化标准,迈向国际舞台

论坛闭幕环节,三项重磅发布为G camp的国际化按下“加速键”。

G camp正式官宣成为ICC2026第十三届世界营地大会齐鲁分会场;G camp与YAA全人发展奖达成战略合作;歌尔研学负责人受聘为ICC2026火炬手·超级合伙人,成为大会共创伙伴。这一系列扎实的步履,这不仅是G camp的 “国际认证”,更是中国营地教育从“实践探索”走向“全球输出”的清晰起点。

对于未来,歌尔研学负责人曾现强有着明确规划:“不断突破传统教育的边界,推动校内教育与营地教育的深度融合,链接国际化专业资源,助力每一位营员的成长。”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任何地方——我们努力将孩子们聚集在一起,用经验、关怀与力量托举他们,让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Fahrettin Gözét的展望,恰是对这条路径的最好呼应。

活动虽已落幕,但G camp的全人教育探索之旅正迈向更广阔的天地。从营地中的跨国互动,到ICC2026的全球之约,从G camp的无边界学习生态,到中国营地教育的“全球共创”,G camp正通过“自然+户外+科技+艺术”多维融合的落地实践,将“无边界学习生态”的理念转化为可触摸、可复制、可共享的实践样本。随着ICC2026第十三届世界营地大会的临近,G camp作为新晋官宣的ICC2026世界营地大会齐鲁分会场,将开启一系列预热活动,迎接全球营地同仁,向世界展示“中国范式”的无限可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78万元天价学费,是否是“精英...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202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高学费专业集中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领域,其中非全日制...
期中考试要家长监考:是“家校共... “本次期中考试成绩是后期选科的重要依据,为增加监考力度,每班需要7位家长参与监考……” “有志...
小天才大搞“儿童社交”的“三宗... 厂商盲目添加社交功能,却忽视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随着小天才圈子的兴起,在“主页圈”兴起了...
七部门联合发文 加强中小学科技...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部署要...
中国女留学生在俄罗斯身亡 领馆... 近日,一名中国女留学生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失联,事件持续引发关注。11月12日中午,涉事留学生的父亲张先...
33岁刘灿,破格晋升人大教授 11月12日,中国人民大学微信公众号发文,介绍了刚入选2025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
公示!普通本科高校申报职业本科... 近日,兰州交通大学发布《关于申报职业本科专业的公示》。 图片来源:兰州交通大学官网 关于申报职业本...
中外大学书记校长报告精选 | ... 11月7-10日,2025世界大学校长论坛、2025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中外...
结合《电影冷知识》的具体例子深... 结合《电影冷知识》的具体例子深化评论,核心是让 “例子为观点服务”—— 既不单纯罗列知识点,也不脱离...
2026年华东师范大学考博招生... 2026年华东师范大学考博招生简章 三、备考复习建议 1.一定要按照大学教授主编教材试卷复习。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