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2日上午,太原市迎泽区滨河小学校以“AI赋能双师异构教学新课堂”为主题,成功举办综合团队大教研活动。本次活动通过课堂展示、多维度点评与深度研讨,探索AI技术与传统教学的融合路径,为教师专业成长注入新动能。




青年教师课堂展风采,AI技术初显身手
活动伊始,三位科学组青年教师依次呈现精彩课堂:王丽老师在4.4班执教《点亮小灯泡》,通过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探索电路奥秘;刘瑞梅老师在5.3班讲授《地球的表面》,通过从太空看地球情景任务设计实践活动;李金金老师则带领6.6班学生《探索太阳系大家族》,利用AI模型动态演示行星运行轨迹。三节课均融入AI元素,通过虚拟实验、三维建模等技术突破传统教学局限。



多维点评促成长,精准指导明方向
教研环节中,科学组教师率先展开自评与互评。李金金老师反思课堂实践收获与问题;刘瑞梅老师分享备课过程中收获与成长;王晓燕资深教师以“感谢、成长、思考”为关键词,肯定三位青年教师“从生活情境切入、强化感知体验”的教学设计,同时指出共性的问题:课堂趣味性、AI技术应用与体验活动的平衡优化。她还建议将山西“表里山河”地域文化、最近出现的天文现象融入课程,并强调“小学阶段激发兴趣比知识传授更重要”。
跨学科点评环节,张萍老师从语言互动角度提出建议;任康丽主任针对李金金老师的课堂管理提出“口号激励”“作品可视化”等改进策略;康慧敏副校长指出“知识传授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倡导“以问题情境驱动探索”的教学理念;武立荣校长系统解读学校“学-备-研-思-提”教研模式,强调“AI是手段而非目的,需服务于核心素养培养”。
校长引领教研转型,构建成长共同体
武立荣校长在总结中提出“三摆脱三突破”:摆脱唯教材论,突破课标研读深度;摆脱经验主义,突破学情分析精度;摆脱技术依赖,突破体验活动效度。她特别指出双师异构的核心在于“同课异构显智慧,异课同构育素养”,鼓励教师通过对比反思实现专业跃升。

康慧敏副校长则从课程思政角度强调:“科学课要渗透责任担当,如李金金老师的太阳系课程可延伸至地球生态保护,刘瑞梅老师的地形课能关联乡村振兴实践。”她呼吁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在储备跨学科知识的同时,更要守护学生眼中的“科学星光”。

活动最后,教研主管邱英龙老师总结道:“本次教研实现了三个突破——AI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跨学科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青年教师成长路径的清晰化。”学校将持续推动教研成果转化落地。
此次大教研活动不仅展示了滨河小学“技术赋能教育,创新引领成长”的实践成果,更为新时代背景下“双师异构”教学模式的优化提供了鲜活样本。随着AI技术的持续渗透,这所充满活力的学校正书写着教育现代化的新篇章。
来源:迎泽区滨河小学
供稿:郭静
编辑:田田
审核: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