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江苏科技大学郭伟的那些“魔幻兼职”:从“院士专家”到公司老板,全是套路?
开心田螺
2025-11-25 20:33:03
0

最近江苏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郭伟的事儿闹得沸沸扬扬,从顶着一堆金光闪闪的头衔被奉为顶尖人才,到被查出严重学术不端、高中学历造假,最后被学校解雇还报了警,这剧情反转比电视剧还刺激。而他身上那些五花八门的社会兼职,更是这场“假面人生”里最精彩的戏码——既有听起来高大上的国际学术兼职,又有自己开公司当老板的商业操作,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伙儿好好扒一扒,看看这些兼职到底是真材实料,还是自导自演的“包装”。

先说说郭伟最拿得出手的“学术类兼职”,那可是把“高大上”三个字玩到了极致。在他对外宣传的材料里,还有江苏科技大学引进他时的介绍中,这些兼职一个个都含金量十足,普通人听了都得肃然起敬。首先最亮眼的就是“国际学术组织任职”,他自称是“纳米材料国际委员会委员”,这个头衔一听就特别唬人,感觉是站在全球纳米材料研究的顶端圈子里,能和全世界的顶尖专家平起平坐。要知道纳米材料可是前沿科技领域,能进国际委员会当委员,那不得是在这个领域做出过突破性贡献的大佬?郭伟就是靠着这个头衔,给自己贴上了“国际纳米材料知名专家”的标签,也成了江苏科技大学引进他的重要筹码之一。

除了国际委员会委员,他还号称是国际著名材料期刊《Acta Materialia》和《Scripta Materialia》的编委。懂行的朋友都知道,这两本期刊在材料学界那可是顶流中的顶流,能当上编委的,要么是学术造诣极深的权威,要么是在行业内有极高声望的前辈,一般的教授都很难沾上边,更别说博士生导师了。郭伟拿着这两个编委头衔,对外宣传时简直是自带“光环”,不仅让他的学术履历看起来完美无缺,还让不少学生和家长都觉得他是货真价实的顶尖学者,挤破头想进他的团队读博。

更夸张的是,他还顶着“美国金属材料学会杰出科学家”“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这样的头衔四处活动。“杰出科学家”“外籍院士”,这可不是随便能拿到的称号,尤其是俄罗斯工程院,虽然不像中科院、工程院那么家喻户晓,但也是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术机构,能成为外籍院士,按说得在相关领域有重大贡献才行。郭伟把这些头衔和学术兼职打包在一起,打造了一个“集国际权威、期刊编委、杰出专家于一身”的完美人设,不仅骗了学校,还让不少企业和投资者都信以为真,为他后续的商业兼职铺路。

不过现在回头看,这些听起来无比风光的学术兼职,大概率都是他精心包装的“骗局”。因为随着调查深入,大家发现郭伟根本没有所谓的海外博士学历,甚至连本科学历都是造假的,真实学历只有高中。一个高中学历的人,怎么可能当上国际顶尖期刊的编委?怎么可能成为俄罗斯工程院的外籍院士?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有知情人透露,郭伟的这些学术兼职要么是凭空捏造的,要么是通过PS证书、借用同名学者成果的方式骗来的,根本没有任何实际依据。现在江苏科技大学已经认定他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这些曾经让他引以为傲的学术兼职,也成了他诈骗的铁证之一。

说完了学术类兼职,再说说他的商业类兼职,这部分更是乱象丛生,充满了套路和坑。根据媒体曝光的信息,郭伟早在2013年就开始兼职创办公司,最有名的就是上海叁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他对外把这家公司描述成“研究所性质单位”,自己则担任总经理兼研究所所长,还特意标榜自己是“涂装工艺研究所所长”,把商业公司包装成学术研究机构,混淆视听。

为啥要这么包装呢?说白了就是为了骗投资、骗合作。他利用自己后来在江苏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的身份,向企业和投资者宣传,说自己的公司是和高校合作的科研型企业,有顶尖的技术支撑,能研发出纳米材料、涂装工艺相关的高科技产品。不少企业被他的“学术+商业”双重身份吸引,觉得跟着他能赚到钱,纷纷愿意投资或者合作。但实际上,这家公司根本没有什么核心技术,所谓的“研究所”也只是个空壳子,连正经的研发团队都没有。

更过分的是,郭伟关联的公司还不止这一家。天眼查数据显示,他前后控股、参股的公司一共有七家,涉及新材料、能源科技、实业等多个领域,听起来覆盖面挺广,像是要打造一个高科技商业帝国。但实际情况是,这七家公司里有三家已经被吊销了营业执照,剩下的上海叁健新材料科技、苏州宝科能源科技、杭州宝尔实业三家,也都被列入了经营异常名录。从企业披露的最近年报来看,除了上海叁健和杭州宝尔,其他公司连员工参保记录都没有,说白了就是“空壳公司”,根本没有实际经营活动。

这些公司不仅没做出什么业绩,还留下了一堆烂摊子。有 former 员工爆料,郭伟开公司就是为了圈钱,根本不把员工当回事,既不给员工签正式劳动合同,还经常拖欠工资。员工找他要工资,他就用各种理由推脱,一会儿说公司资金周转不开,一会儿说科研经费还没到账,最后干脆失联。不少员工干了大半年,一分钱工资没拿到,只能通过劳动仲裁维权,还有的公司因为欠薪、违法经营,已经把郭伟列为被执行人。而他之前注册的“郭博士”等商标以及自己的卡通形象,也成了这场商业骗局里的笑话。

除了自己开公司当老板,郭伟还借着“首席科学家”的身份,搞各种跨界兼职。他对外宣称自己兼职担任美国布朗大学、德国凯撒斯劳腾大学的研究员,跨界研究纳米流体、纳米传感器等领域。要知道,美国布朗大学和德国凯撒斯劳腾大学都是国际知名高校,能在这些学校当研究员,门槛极高,一般都要求有博士学历和丰富的科研经历。但郭伟连本科学历都是假的,怎么可能被这些名校聘为研究员?后来有记者联系这两所大学核实,对方都表示没有这个人的任职记录,证明这些兼职也都是他编造的。

更让人无语的是,他还打着“为国家重大工程服务”的旗号,声称自己的团队锚定“深海空间站”等国家重大需求,一边在学校拿着大额科研经费,一边利用这些资源为自己的公司谋私利。他把学校的科研项目和自己公司的业务捆绑在一起,向企业宣传时,故意模糊高校和企业的界限,让合作方以为他的公司能借助学校的科研力量搞出高科技产品,实际上却是把学校的经费变相转移到自己的公司,最后啥成果也没搞出来,还欠了一堆外债。

其实郭伟的这些社会兼职,看似五花八门、风光无限,本质上都是围绕着“骗”字展开的。他先编造高大上的学术兼职,骗得江苏科技大学的信任,拿到“首席科学家”的身份和资源;然后再利用这个身份,搞虚假的商业兼职,骗企业投资、骗员工劳动;最后把学术和商业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互相背书”的骗局闭环。如果不是2025年9月有人举报他学术不端,这个骗局可能还会继续下去,不知道还会有多少学校、企业和个人被骗。

现在回头看,郭伟的这些社会兼职里,没有一个是经得起推敲的。学术兼职全是造假,商业兼职全是空壳公司,跨界兼职全是凭空捏造,所谓的“总经理”“所长”“编委”“院士”,不过是他用来包装自己的工具。他之所以能靠着这些虚假兼职蒙混过关这么久,一方面是因为他太会包装自己,把头衔堆得足够唬人,另一方面也暴露了部分高校在人才引进时审核把关不严的问题,只看头衔不看实力,才给了他可乘之机。

2025年11月18日,江苏科技大学终于发布情况通报,认定郭伟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解除了与他的聘用协议,还向公安机关报了案,目前案件正在侦办中。那些曾经让他风光无限的社会兼职,现在都成了他诈骗的证据,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而他关联的那些公司,要么被吊销,要么经营异常,欠员工的工资也得慢慢偿还,曾经的“商业帝国”彻底崩塌。

这件事也给我们提了个醒:以后再遇到那些顶着一堆高大上头衔、兼职遍地开花的“专家”“老板”,可千万别盲目相信。不管是学术兼职还是商业兼职,都得擦亮眼睛,多核实、多打听,别被表面的光环迷惑。尤其是高校和企业,在引进人才、寻找合作方时,更得严格审核,不能只看头衔不看实际能力,不然很可能像江苏科技大学一样,被骗得血本无归。

郭伟的“假面人生”已经落幕,他的那些虚假社会兼职也成了全网的笑柄。但这件事留下的思考远没有结束,希望以后能少一些这样的“学术骗子”,多一些脚踏实地做研究、做实业的人,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监管,完善审核机制,不让郭伟这样的人再有可乘之机。毕竟,学术和商业都容不得半点虚假,靠欺骗得来的风光,终究是镜花水月,迟早会破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曲阳县文昌小学举办科学实验教学... 11月20日,文昌小学特邀高阳县教体局电化教育和装备技术中心专家宋博阳到校开展“小学科学实验的创新设...
“生生不息”搭平台,“职引未来...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四川省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布局的背景下,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
炎陵县202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 2025年下半年在炎陵县教育局申请并通过教师资格认定的人员,请本人持身份证原件,于2025年11月2...
动不动就哭的孩子,自带3个“突... 如果问家长,孩子的哪种行为,最让家长没耐心,忍无可忍? 不少家长的答案很一致:孩子动不动就哭,你还没...
和墨洛产业园昆田幼儿园教师赴石... 近日,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园际间的交流,聚焦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自主游...
2026年华南师范大学成人高考... 社会成考考生想报名华南师范大学专业建议关注官方报名公众号:考证提升,联系官方报名刘老师咨询详细报考流...
特殊教育学校开启消防安全奇妙日 近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消防安全奇妙日”活动。在一个半小时的沉浸式体...
广西幼师2025年秋季校园招聘... 11月22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青秀校区举办2025年秋季校园招聘双向选择会。广州、深圳、南...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两部教材入... 近期,根据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厅公布的相关文件,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商学院两部教材《市场调查与分析》和...
解锁成都万千气象,留学生感知成... 当留学生将目光聚焦于自己学习生活的城市,当镜头的光影捕捉到属于这座城市的独家记忆,那些关于成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