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
告家长书
尊敬的家长朋友:
寒假将至,为切实维护您和孩子的合法权益,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寒假、春节,我们诚挚地向您提出如下建议:
一、请树立科学教育理念。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校内,主渠道在课堂,依赖、迷信校外培训不可取。寒假期间是孩子调整身心、自主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家长与孩子深入交流、融洽亲子关系的宝贵时机。希望您理性看待校外培训作用,不盲目攀比跟风参加校外培训,不给孩子多报、滥报校外培训项目,科学合理安排孩子假期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健康兴趣爱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二、请远离违规学科类培训。我县已没有教育部门许可的面向中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开展学科类培训的机构。请自觉远离非法违规学科类培训,不参加以“托管、思维训练、素质拓展、教育咨询和家庭教育”等名义开展的各种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不参加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和参与的有偿补课,不参加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组织的学科培训。无资质的违规培训质量难以保证,安全隐患较大,请家长朋友充分认清风险,自觉抵制违规培训。
三、请理性参加非学科类培训。非学科类培训请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和特长理性选择参加,尤其注意做到“四看”:一看培训机构资质,是否在培训场所公示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书,培训项目是否在许可的经营范围内;二看培训教师资质,培训机构是否公示培训教师的教师资格证或教练证等资格证书;三看培训服务合同,培训机构是否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合同文本)》(2021年修订版),合同条款中是否包含退款、转让、续约等关键内容,并请务必妥善保管好所有凭证;四看培训机构安全管理,机构消防安全设施是否到位,场地是否符合规范,培训机构是否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消防备案及张贴消防疏散示意图。
四、请审慎支付培训费用。校外培训机构的预收费须全部进入资金监管专户。请您在为孩子购买课程时,务必通过机构监管帐户缴费,切勿把资金转入资金监管专户以外的任何账户(包括私人微信、支付宝等),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不要一次性缴纳超过3个月或超过60课时的培训费用,且不得超过5000元。要警惕机构以“年卡优惠”“充值赠送”“送课”等大力度促销方式诱导家长缴纳超时段、超课时、超限额的培训费,以防落入机构可能存在的圈钱陷阱中。校外培训机构,未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未实行明码标价、虚构原价、虚假折扣等均属于违规行为,请家长朋友增强辨别、自觉抵制。
希望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不盲目攀比,自觉抵制非法培训,如发现培训机构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可向我县教育、文广旅游、体育、科技部门投诉举报。让我们共同努力,科学认识“双减”政策的意义,切实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守护孩子美好的假期时光!
桐庐县“双减”工作专班
2025年1月14日
附:投诉举报电话
来源:县“双减”工作专班
编辑:陈煜懋
初审:廖猛
终审: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