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奶豆爸爸~
想先问问大家:你会允许孩子孩子喝饮料吗?
也许大多数家长与我一样,都是模棱两可的答案。
一方面,深知一些饮料,存在的潜在隐患,所对孩子的健康与成长可能造成的伤害与影响。
另一方面,又担心过犹不及,给孩子未来带来反噬。
就像之前听过的一个故事:
有一个女孩,因为从小被父母管教的特别严格,像是饮料、零食、雪糕一类的食物,根本不让碰。
后来等到她长大成人、参加工作,有了经济来源之后,每次出门,都会买各种东西,来填补自己童年的遗憾。
有一次出门聚餐,已经吃的很饱了,但仍然执着的买了饮料和甜品,结果当天夜里,因饮食不当,被送去了医院。
所以,随着年轻家长与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很担心在剥夺孩子尝试的权利之后,会在未来某一天,孩子会肆无忌惮的弥补自己。
到那时,可能所带来的危害,远比眼前的要大。
其实,说到底,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度”字,在孩子的养育问题上,更是如此。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面对这些事,我们不能将其视为洪水猛兽,但有3种饮料已被拉入“黑名单”。
不管孩子再怎么爱喝,家长也别轻易给娃买。
碳酸饮料,作为饮料届的主流产品,由于入口酸甜,一直深得孩子的喜爱。
但许多家长不知道的是,它也被称之为孩子成长中的“钙质窃贼”。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方面,碳酸饮料当中含有一定的小苏打,会对孩子胃液起到中和的作用,从而影响孩子正常进食,出现厌食、偏食等情况。
一旦长时间习惯性喝碳酸饮料,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会带来非常多的影响。
另一方面,碳酸饮料当中的磷酸,会与体内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磷酸钙。
而这种物质,会阻碍孩子的骨骼发育,影响身高。
当然,还有大家比较了解的,就是孩子的牙齿若是被酸性环境包裹,根据数据表明,龋齿的发生率会激增76%。
所以,为了健康着想,最好不要由着孩子的性子,该介入就一定要介入,该阻挠,就必须阻挠。
说实话,目前市面上的一些产品,琳琅满目。
而作为家长,很容易一不小心掉进陷阱,给孩子的健康与成长带来威胁。
就比如现在要说的“调味乳饮料”。
在不少家长看来,因为这种饮料有一个“乳”字,自然而然就会将其划为“牛奶”的分类。
可实际上,它真的可能跟牛奶没什么关系。
根据相关配料表显示,这种“饮料”虽然有个“乳”字,但却用的是甜味剂、香精等替代。
如果长期给孩子饮用的孩子,不但没营养,还容易导致“甜味依赖”,影响正餐的摄入。
根据北京儿童医院的数据显示:
每天喝2盒含乳饮料的儿童,青春期前糖尿病风险升高42%。
而这一切,其实并不是说家长不重视孩子健康,而是一些产品所制造的健康假象,对我们有误导作用。
如果我们信以为真,不加辨别,长此以往所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是难以估量的。
什么是功能性饮料?
可能作为职场人或者喜爱运动的朋友,对此并不陌生。
这种饮料,由于添加了一些维生素、电解质、矿物质等,常常被大家用来缓解疲劳或者身体不适。
目前随着产品研发的更新迭代,还有许多是针对孩子的产品。
比如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孩子为了应对疲惫、乏累,从而会使用这种功能性饮料。
可问题是,它虽然短时间内,能够起到提升精力的作用,但长时间使用,却对孩子有百害而无一利。
因为不少功能性饮料中,含有咖啡因,孩子摄入后,会导致大脑皮层多度兴奋。
根据复旦大学的研究发现:
每周饮用三次功能饮料的儿童,注意力缺陷障碍发生率是普通儿童的2.3倍。
所以说,这无异于一种“饮鸩止渴”的方法。
并且若是喝多了,还会影响消化系统,增加身体负担。
说到这里,可能不少家长会觉得有些危言耸听。
认为喝饮料这种事,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多去尝试。
但事实上,一杯饮品所能引起的蝴蝶效应,也许是无穷大的,也是我们家长不敢去“赌”的概率。
所以,为了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最好还是用白开水、鲜榨果汁或者无糖酸奶,来尊重孩子的“味觉地图”。
或许,这才是我们给孩子最珍贵的成长礼物。
最后也想问问大家,你平常会允许孩子喝饮料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