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意选牌
2.设置起手牌型
3.全局看
4.防检测防封号
5.可选择起手如(拼三张):金花,顺金,顺子,三同,对子 顺子牛,同花牛,牛九,牛八(麻酱)起手暗 杠, 控制下张牌,快速自摸,防杠防点炮
6.麻酱,金化,跑得快,红黑大战,捕鱼,十三张,龙虎等等更多玩法均可安装使用
7.苹果,安卓系统通用, 支持首款苹果安卓免越狱(全系列)辅助
走进西岸大剧院,《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纪念馆(百代小楼)的室内场景被搬到了现场,红色的砖墙、复古的门窗,加上麦克风与耳机,可以让人想象到当年国歌录制时的情景。观众也可以用便利贴,写下自己和国歌之间的故事。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义勇军进行曲》在上海百代小楼灌制的90周年。4月27日晚,原创歌剧《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开幕大戏,开启西岸大剧院对外运营,标志着黄浦江畔这一全新文化地标正式向公众开放。
西岸大剧院里搭建了百代小楼打卡点
“歌续华章”——致敬《义勇军进行曲》诞生90周年融媒体活动启动仪式同天举行,未来将推出重映修复版《风云儿女》、“《义勇军进行曲》上海印记”新媒体节目、《国家荣光》融媒体节目等内容。
再度打磨,用歌剧讲述国歌的故事
原创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由上海歌剧院与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制作,塑造了以田汉、聂耳、夏衍等进步青年为代表的左翼文艺工作者群像,生动演绎了《风云儿女》及其孕育的“风云歌曲”。自2023年首演后,这部歌剧开启巡演之路。截至目前,歌剧演出场次达46场,文艺党课共22场,观演人次超过4.5万。
歌剧《义勇军进行曲》剧照
此次作为西岸大剧院开幕演出,歌剧《义勇军进行曲》将连演三场。为了筹备这次演出,导演廖向红前段时间再次赶到上海,与主创团队在西岸大剧院仔细打磨这部作品。这一版本,时长从原来的两个多小时精简至110分钟左右,节奏更加紧凑,剧情更有张力,角色也更为丰满。
“主创团队对舞台布景进行了设计优化,使这部歌剧不但能在西岸大剧院这样的大舞台上演出,还可以改成中剧场、小剧场、音乐厅甚至快闪等版本,在不同的演艺空间内上演,适应不同观众群体的欣赏需求和习惯。”廖向红说,这部歌剧讲述了国歌诞生的始末,“让今天的观众更加理解《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背景以及革命先辈的初心,给予年轻人启示。”
等候入场的观众
歌剧《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源于党史专家吴海勇的纪实文学作品。剧中扮演田汉的上海歌剧院男中音歌唱家何超说:“这部作品以纪实的模式来讲述上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这一批左翼文化人,他们的故事极富感染力,我们创作的这部歌剧因而是一部群像戏。”
饰演聂耳的上海歌剧院男高音歌唱家李新宇表示,为了演好聂耳这个角色,他不但调整了舞台动作和眼神,还多次观摩电影《聂耳》,从表演艺术家赵丹的表演中汲取养分,潜心研究舞台表现手法。歌曲《义勇军进行曲》的主创人员中,田汉出生于1898年,夏衍生于1900年,聂耳1912年生,他们是“上一届”的90后、00后、10后;何超和李新宇也希望,“这一届”的年轻人走进剧院,热爱这部歌剧,热爱这段历史。
“这个题材属于上海,又和上海歌剧院的红色血脉息息相关,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用歌剧的形式来完美演绎《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历史过程。”上海歌剧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赵蕾说。
奏响“光荣乐章”,迎接“红色的五月”
创排歌剧《义勇军进行曲》时,剧组曾多次实地走访《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纪念馆(百代小楼)、国歌纪念馆、田汉故居、夏衍旧居等历史遗迹,仔细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4月30日起,百代小楼将以全新的展陈形式迎接观众。此次展陈运用装置化、视听化手法,从创作者之歌、抗争者之歌、新中国之歌三个维度回顾历史,致敬先辈,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观众置身这座“音乐殿堂”,可以在创新的场景体验中铭记抗战历史细节,体悟音乐先驱们炽热的家国情怀。
徐汇区文化底蕴深厚、文博资源丰富、红色文化氛围浓郁,区
1905电影网讯 3月28日,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揭晓本届主竞赛单元天坛奖入围影片,共有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15部佳作将在这个四月与观众朋友们相聚北京。
天坛奖评委会主席塞尔维亚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携澳大利亚声音设计师大卫怀特、演员费翔、奥地利导演杰茜卡豪丝娜、巴西动画导演卡洛斯沙尔丹哈、中国演员马丽,以及中国演员朱一龙共同决出天坛奖最终归属。
《代课教师》(A Real Job)
导演:托马斯利蒂(Thomas Lilti)
邦雅曼是一名博士生,由于没拿到奖学金,他在一所中学找到了一份代课老师的工作。面对问题百出的学校,没接受过培训又毫无经验的邦雅曼体会到了这份工作的不易。后来他结识了一群团结且敬业的同事,并在共事过程中逐渐领悟到了这份工作的深刻内涵。
2016年以前,导演托马斯利蒂是一位全科医生,他也兼顾导演和编剧工作。在上学期间,他制作了三部短片,其作品曾在学生电影节上放映。他的才华因此被发现,并获得了拍摄第一部电影《蒙住的眼睛》(2007年)的机会。之后他以编剧的身份参与了一系列影视作品的制作。2014年9月,他的第二部电影《希波克拉底》上映,这部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位新人医生,利蒂很好地将自己的两个专业结合了起来。这部电影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并广受好评,他也因此获得了2015年法国电影凯撒奖的三项提名。2018年,他的第三部电影《无可替代》吸引了150万观众走进影院。之后,托马斯利蒂与Canal+合作制作了电视剧版《希波克拉底》,2018年再度合作了新片《医学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