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意选牌
2.设置起手牌型
3.全局看
4.防检测防封号
5.可选择起手如(拼三张):金花,顺金,顺子,三同,对子 顺子牛,同花牛,牛九,牛八(麻酱)起手暗 杠, 控制下张牌,快速自摸,防杠防点炮
6.麻酱,金化,跑得快,红黑大战,捕鱼,十三张,龙虎等等更多玩法均可安装使用
7.苹果,安卓系统通用, 支持首款苹果安卓免越狱(全系列)辅助
观点?/ 刘润??主笔 / 尤安? ?责编 / 黄静? ?
今天,这条新闻已经不新了,但这条新闻背后的问题,还在。我还是经常能看到有读者在后台问:
我知道AI现在很火,未来也有很多机会,但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对AI的了解连入门都谈不上。怎么办?
不学,怕被时代抛弃。更怕被那几个已经在用AI写稿、画图、查资料的同事淘汰。
学,又无从下手。每天冒出来的AI新工具太多了,要学的太杂了。
我到底该从哪里学起?学完哪些才算够?太难学不明白怎么办?能不能给我些书单推荐什么的?
这样的问题看得多了,我作为一个商业咨询顾问的DNA也动了。
也许,这些问题要解决,并没有那么复杂。只需要在解决前,先加上一层清晰的界定:
你是谁?你为什么而学?
问题清晰了,解决方案也就清晰了。我的观点是:
不是每个人要学的 AI ,都是一样的。
学AI的人,可以被分成三类。你属于哪一类,就可以按哪一类的方式去学。
“普通用户”学AI,用好就行
第一类学习:如果你是“普通用户”,那就学习使用工具,提高效率。
什么是“普通用户”?
你知道,最早在中国,当大家在说学计算机时,学的是什么吗?
很多人狠背词根,苦练指法,只为在计算机刚刚在中国普及的年代里,学会怎么把汉字打进电脑里。
只要你会打字,你就是计算机高手。
注意,是在没有鼠标只有键盘,没有Windows界面只有DOS小黑窗的情况下,学习怎么用WPS给打出来的文档排版。
如果你不但会五笔,还会WPS,你就是专业的计算机高手。
逛书店,你会开始在架子上,看到很多类似这种名字的书:
《21天学会WORD》《30天成为EXCEL高手》《PPT:从入门到精通》...
在网上,你也会看到很多课,开始教你怎么用办公软件,甚至还能顺便帮你拿个证书,比如:
《零基础学习OFFICE》《10天搞定微软MOS证书》 ...
再然后,你会发现这些东西,出现在了越来越多人的简历里。比如,你有没有看过这句:
能熟练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
不管是学五笔输入法,DOS 版WPS ,还是学Word,Powerpoint, Excel ...本质上,学的其实都是某家公司的某个软件的用法而已。
只不过这家公司的这个软件,实在是太广泛,太流行了,以至于几乎每个人都要用到,都是它的用户。
这些用户,所在的行业并不见得会马上被计算机改变,但一旦能用好这些计算机时代的新工具,就能更有效率,更有竞争优势。
这,就是“普通用户”。
是用户,就要掌握作为一个用户该学的东西:能熟练使用。
所以,在计算机的时代,对很多人来说,“学计算机”,就等于“学怎么使用某一个流行的计算机软件”而已。
已知,无论AI有多火,很大一部分比例的人,所在的行业未来不一定马上被AI颠覆。
但是,他一定会用到AI,成为某家AI公司的某个AI产品的用户。
这时,这群人的需求,就和当时学怎么用五笔打字,怎么用21天成为Word高手的那群人一样:
能熟练使用。
不求能造出工具,但求能熟练使用工具,让自己更有效率,就好。
所以今天中国的知识付费教AI时,大多也不会教原理,算法,底层逻辑...而是教怎么和GPT开始一段对话,怎么写出高效的Prompt提示词,怎么让AI帮自己搜索,出图,写文...
然后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人也可能会在简历上写下一句话:
能熟练使用ChatGPT,Sora,Midjourney。
普通用户。用好工具。
这,就是第一种学AI的方式。
今天的AI工具那么多,动不动就横空出世,动不动就再次迭代,看都看不过来,我该先学什么?
先学那些,能帮你的工作立刻提效的。
如果你的工作要大量写文章,那就好好去关注市面上各种擅长写文案的AI工具。比如:
国内的:
文心一言?
讯飞星火大模型 ?
AI创作家
秘塔写作猫
国外的:
ChatGPT ?
Notion AI ?
Copy.ai ?
Jasper
去学它的Prompt怎么写,试着让他帮你写出一篇文章,研究怎么把写出符合你要求的文章的时间从30分钟缩短到3分钟。
始终围绕自己的工作目的,去筛选,去学习,去使用,去提高自己的效率。
知道要学什么了。可是怎么学?我该不该买课?买了就是被割韭菜吗?
第一种,买。
如果你觉得,有人可以帮你把这些整理得很详尽,讲得很有意思,并且讲的内容还对你很有用,价格又合适,那买就买吧。
但是,以防有人不知道,我还想说说第二种。
提问:你觉得,微软自己,有没有出过关于 “如何使用Word” 的教程呢?
不但Word有,Powerpoint,Excel......也都有官方教程。并且都是,免费的。
Word 帮助和学习
https://support.microsoft.com/zh-cn/word
PowerPoint 帮助和学习
https://support.microsoft.com/zh-cn/powerpoint
Excel 帮助和学习
https://support.microsoft.com/zh-cn/excel
再提问:你觉得,OpenAI,有没有出过关于“如何使用ChatGPT”的教程呢?
不但ChatGPT有,Midjourney , Sora......也都有官方讲解。并且也都是,免费的。
ChatGPT ?
https://openai.com/blog/introducing-gpts
Midjourney
Sora
https://openai.com/research/video-generation-models-as-world-simulators
现在,最后一个问题:你觉得,为什么官方都自己下场,整理得这么详细,还全是免费的,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那么多书,那么多课在教你呢?
如果你遇到了讲得真的特别好的,也欢迎你推荐给我。
有需要的时候,我会直接去官网,看看那些官方自己的东西。
哼哼。天既然都聊到这了,那我就勉为其难地给你展示一下过年时,我在看完官方指南后,自己写Prompt画出来的龙吧。
当然,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普通用户一类。
“行业用户”学AI,理解就行
第二类学习:如果你是“行业用户”,那就学习基础原理,适应变化。
什么是“行业用户”?
如果你读过大学,那我猜你大概率学过一门课:《大学计算机基础》。
甚至,还大概率考过一个证:《国家计算机二级证书》。
今天,国内大学的很多理工科学生,甚至很多文科生,都得考。
可是,为什么?这东西有什么用?什么数据库,什么C语言,我毕业以后又不去做程序员,为什么要学?
因为,这是让一个人真的理解计算机时代下的世界的重要办法。
首先,确实,非相关专业的人毕业后,大概率都不会去搞开发,写代码。
但是,在今天这个计算机时代下的世界,你未来干的行业,大概率都跟计算机是脱不了关系了。
你,就是会受计算机时代影响的行业用户。
大到自动化办公、数字化生产、小到汇报时做个PPT、报销时整理电子单据......
你可以不知道那些功能背后的代码怎么写,但你得能理解这些事儿大概是怎么回事儿。
而让你学计算机基础,考二级证书的目的,就是让你对计算机的原理有一个框架性的了解。
行业用户。理解基础原理。
这,就是第二种学AI的方式。
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行业用户,需要了解AI会如何改变他们的行业。
然后,才能为此提前做准备,做改变,去应对未来的竞争,适应未来的市场。
他们未来不见得会去从事AI行业,可以不了解AI的算法具体怎么调优,模型具体怎么训练。
但至少,他们需要能理解 AI 的一些底层逻辑。
否则,他们很难理解计算机对你的行业带来的改变,更没办法像一个经理人操盘他的业务那样,去模仿,去创新,去降本,去增效,去主动让改变发生。
所以,当一个行业用户说他要“学计算机”时,比起计算机打字,做PPT...更能帮助他操盘他的业务的,是去学点计算机的基础原理,理解它为行业带来的改变,并从中发现趋势和机会。
比如,什么是多模态、大模型?什么是符号主义、连接主义?什么是卷积神经网络、生成对抗网络?什么是分析式人工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
这些东西听起来好难啊,那些教怎么使用的课程里面也很少会讲到,怎么学?
4个办法,推荐给你。
第一,听1门课。
我找到了一个大学在线学习平台,叫 Coursera,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两名计算机科学教授创办。
里面有一门课叫《适用于所有人的人工智能课程》。
https://www.coursera.org/lecture/ai-for-everyone/week-1-introduction-SRwLN
教这门课的老师,叫吴恩达,是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也是在人工智能领域里的权威学者之一。
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样的课,既不会离你太远,完全看不懂,又真的开始讲到技术,讲到原理。
建议你,找到这样的课。把它当成曾经的那门《大学计算机基础》,像还在大学里啃C语言那样:稍微啃一下。
第二,看2本书。
如果平时很忙,没什么时间和精力的冗余,但还是想学人工智能,怎么办?
先让自己,尽量轻松地入门。基于这个角度,这2本书,推荐给你。
这两本书,都不算新书,但它们都用了一种比较轻简的方式,把人工智能的主要概念的底层逻辑,讲得比较清楚。
第三,问1套问题。
如果,听完课,看完书,还是弄不懂里面的很多概念,怎么办?
怎么问?我经常用的一个办法是:“听不懂”。
比如,你可以先问AI,请给我解释清楚什么是卷积神经网络。
AI给你发回了一段解释,你回它3个字:“听不懂”。
它可能会回复你“哎呀很抱歉,那我再给你打个比方”。
然后,你再回它3个字:“听不懂”,它再换个说法给你解释......
只要一直“听不懂”,总有机会“听得懂”。
当然,如果还想再快点,你还可以多和他说一句话:
“请假设你是讲给小学生,用小学生听得懂的方式解释清楚什么是卷积神经网络......”
第四,时刻关注行业发展
如果前面三件事都做了,有了一定基础了,我还能怎么学?
一,加到一些真正的业内群里。
我加过很多有大量AI专业用户的群,于是,我经常能收到一些东西。
比如,今天某家公司又发布了什么模型,居然可以做到什么效果了,做到这个效果意味着什么,这个效果又能有什么其它的应用场景,这些应用能帮企业省掉多少费用......
这些,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相对更值得关注的。
二,订阅一些有质量的相关媒体。
比如,订阅一些相关领域的专家、从业者的自媒体。
比如,关注一些有持续在跟进和观察人工智能的公众号。
p.s. 为了成为这样的媒体,我们也一直在努力。
听课,看书,提问,订阅。
保持学习。提高自己对基础原理的理解。让自己有能力看懂和适应AI带来的改变。
只有这样,才能对AI的边界在哪里有概念,对很多信息有判断力,
否则,认知不够,不但不能帮自己和自己的业务做出好的决策,还容易被误导甚至被蒙骗。
“专业用户”学AI,精进就行
第三类学习:如果你是专业用户,那就学习专业知识,精进技术。
什么是“专业用户”?
如果还是以计算机时代为例的话,这题我熟。
前段时间,我和我在微软最敬佩的老同事之一,王建硕,在我的直播间聊Sora时,就曾聊起过一个我们以前常干的活:啃技术文档。
每次,某个微软的新产品出来后,就会一起出来一本厚到令人发指的技术文档。
里面不但全是英文,还全是很多人一辈子也不需要会的技术概念。
不把它全部看完,你就不能深刻理解这个新产品是什么,不知道怎么对它进行开发和维护,让它通过技术更好地实现功能。
可是要把它看完,你就得真的学完一些系统性的计算机课程。
比如,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课表里的课程名字可能都是长这样的:
编译原理。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信息安全数学基础......
这些专业知识,如果你不学计算机乃至整个工科,不用写代码,不打算做技术岗的话,一辈子都用不到。
但如果打算进入计算机行业,以技术岗的角色提供服务的话,就必须学习。
哪个听起来,都比《大学计算机基础》更抽象。
如果那个大学生要考证,也很难指望只靠一本《国家计算机二级证书》,通过专业的技术岗位的面试。
他一定要去爬更高的山,潜更深的海,走更少人走过的路。
专业用户。精进技术。
这,就是第三种学AI的方式。
当一个技术人员,或打算未来成为技术人员的人,说他要学AI时,他要学的,肯定远远不止怎么使用某一个软件,怎么刷完某一门入门课。
他学习的目的,也不止是为了效率和机会,还有实现追赶和超越。
那要学什么,怎么学?
他一定早就知道。不再需要谁教。
比如,去看论文,去泡GitHub,去研究上面的代码,去下载最新的开源模型训练,去翻看某家AI公司发布的技术报告。
如果你要学AI,到底应该学什么?
在面对瞬息万变,层出不穷,仿佛没有尽头的AI知识时,别怕。
你是谁,为什么而学?
你是“普通用户”,那就学习怎么使用。用好就行。
你是“行业用户”,那就学习基础原理。理解就行。
你是“专业用户”,那就学习专业知识。精进就行。
面对正在到来的AI时代,很多人都在聊焦虑和迷茫,但其实很多事情,在计算机时代,已经发生过一遍了。
推荐阅读:
《关税生效后,大家还好吗?我打了6个电话》
《所谓领导力,就是问对这5个问题》
《吴军:一个人的财富,最终都是两个变量的乘积》
《内向的人,更要做演讲》
|?培训合作?|?商业咨询 | 润米商城?|?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合作?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