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浙江杭州的985妈妈走红网络,只因孩子太优秀,被校长点名“采访”,问培养孩子的秘诀是什么?妈妈回答:普通家庭的通病,是搞反了托举顺序!
我和孩子爸爸都是工薪阶层,在育儿路上,我们发现很多家庭都搞反了托举孩子的顺序。
在不少家庭里,精细育儿的同时却忽视生活常识培养;重金砸在补课时,却忽略了沟通能力的锻炼;催着孩子追逐目标,却忘了让孩子先站稳脚跟。我们也曾走过弯路,如今才明白,普通家庭更要把托举顺序弄对。
生活支点:生活独立先于成绩
我们家不要求孩子先学会写字,而是先教他们系鞋带、收书包、浇花草。早上孩子自己整理床铺,放学后主动洗菜淘米、收拾餐桌。让孩子成为家庭的“小主人”,在日常实践中积累独立的底气。
沟通支点:先共情接纳,再引导规范
记得老大摔门发脾气时,我没有急于批评,而是蹲下问他是不是受了委屈。现在,我们家形成默契:冲突发生时先倾听心声,再梳理对错。孩子习惯用语言倾诉情绪,亲子间的信任就像坚固的桥梁,永远不会轻易断裂。
学习支点:让好奇心激发热爱
我们没给孩子统一报补课班,而是陪孩子观察蚂蚁搬家、拆解废旧闹钟。大宝痴迷机械构造,正是从修理自行车链条开始,她总想弄明白零件运转的奥秘。这种自发的求知渴望,远比填鸭式学习更有生命力。
兴趣支点:运动+阅读是最佳组合
我们践行“周周有徒步,日日有书香”的陪伴方式,带孩子踏遍城市郊野的山川步道,在攀登中磨炼意志。
每天15分钟线上精读,从二年级起,孩子跟着专业老师精读名著,学习文本解析与创意写作,摘抄本已摞成厚厚的“知识宝库”,从稚嫩的绘本阅读到流畅的文学创作,孩子不仅养成年均阅读40+本书的习惯,演讲时更能旁征博引,展现出远超同龄人的表达力。
家庭支点:从容的陪伴胜过紧绷的期待
我和队友再疲惫,也会笑着分享工作中的趣事。我们想让孩子明白,父母认真生活的模样,远比说教更有力量。这不仅是物质上的保障,更是为孩子筑牢内心的安全感。比起追求一时的高光,人生更需要稳定的情绪基石与温暖的家庭港湾。
普通家庭托举孩子的最佳顺序是:先学会生活自理,再学会爱自己,接着去爱他人,最后追求成就。这才是普通家庭最该遵循的托举顺序。
拓
展
延
伸
05.
来 源:今日头条,小静麻麻,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