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哈尔滨5月16日电 (记者苏靖刚)5月15日,以“大中协同育人,共筑教育强国”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百所高中校长高校行暨大中衔接教育论坛在哈尔滨华德学院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教育在线主办,哈尔滨华德学院承办,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全程支持,来自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河北省、安徽省、陕西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百余所高中校长及教育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新路径,为创新人才培养凝聚智慧、共谋发展。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新高考改革政策专家尹兆明、哈尔滨华德学院校长李长威、副校长李斌出席活动。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全面推进,“3+1+2”选科模式深入实施,高中教育教学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衔接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论坛上,哈尔滨华德学院校长李长威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及育人成果。他表示,哈尔滨华德学院前身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始创于1992年,是黑龙江省内同类院校最早开展本科教育的高校。办学33年来,学校始终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动态调整专业布局,通过英才战略、产教融合等特色育人模式,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5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连续五年进入中国民办大学排名前20强,2024年获批黑龙江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4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7%以上,成功实现平均每3名学生就有一名入职500强企业等高质量就业。
会上,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对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政策进行权威解读,详细阐述了考试模式、考试科目及成绩组成、再选科目等级赋分原则、录取模式、志愿结构设置等,为高中与高校的衔接提供了政策指导。黑龙江省实验中学校长孙景峰作《以研究促育人方式变革,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主题分享。
论坛后,与会代表在智慧教室与产业学院的实地探访中,参观调研了哈尔滨华德学院"校中厂"的沉浸式教学场景。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里同步企业生产线的教学设备、文化馆内记载着三十余年育人历程的展陈,展现了哈尔滨华德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软功夫与硬实力。与会校长在交流中表示,构建贯通式培养链条,才能让每个教育环节都成为支撑人才成长的坚实阶梯。
(图片由哈尔滨华德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