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
市教育局公布
《厦门市2025年小学毕业和初中招生工作意见》
即小升初方案
今年各种小升初招生资讯
我们会及时公布在以下链接
↓↓↓
关于时间
小学毕业考时间
✎小学英语、科学毕业考查时间安排在6月14日进行;
✎小学语文、数学毕业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15日进行。
✎毕业考查和考试由各小学组织实施,不得举行全区性统考,不得以任何形式对学校考试成绩和个人成绩进行公布和排名。
从去年开始,科学考查成为必考。
小升初报名时间
思明、湖里区初中招生报名时间为5月21日至25日,具体报名时间和报名方式,可关注区教育局发布公告,也可密切关注厦门招考。
昨天,思明区和湖里区已经发布在外就读的户籍小学毕业生回区报名公告。
点击链接
其他区的报名时间和报名方式由各区教育局确定,密切关注厦门招考。
相关新闻:
思明湖里片区
跨片区和回户籍地派位升学的区别
✔跨片区升学,指的是在思湖片区内就读,因户籍变更和住址迁移等原因,毕业生需跨片区报名升学。
此部分学生于5月25日前向就读小学提出申请,填写《初中招生跨片申请表》,提交现居住地址的户口簿、父母房屋产权证明等,经区教育局审核后于5月26日前送市教育局核准,市直属学校直接报送市教育局核准,在除厦门一中(含图强校区)、双十中学、外国语学校之外的片区内中学派位。
申请跨片就读五缘实验学校或在外就读回户籍地申请五缘实验学校升学的小学毕业生将在五缘实验学校、五缘第二实验学校和音乐学校(五通校区)间随机派位。
✔回户籍地派位,指的是具有思明和湖里区户籍且在思湖片区外就读的小学毕业生要求回户籍地升学(户籍确认截止时间为5月25日)。在5月25日前,学生家长到户籍所在区教育局指定的地点报名,符合学生与父亲(母亲)户口一致且父母房产与户口所在地址一致的(父母拥有该房屋产权比例须超过50%),由户籍所在区教育局按其户口确定相应的片区;不符合以上要求的,则在户籍所在区内统筹。报名时须交验户口簿、父母房屋产权证明,缴交小学在校生证明及相关材料。
简而言之,思湖片区的小升初是按照学籍派位,如果要申请跨片区回户籍地派位的,即原来就在思湖片区读小学,要申请回户籍地跨片区派位,需要孩子和父母之一户籍变动,而且必须是父亲或者母亲房产地,不能是爷爷奶奶房产,派位初中不含一双外。
思明湖里户籍,如果小学不在思湖片区就读,在岛外或者外地,如果要回户籍地派位,而且是房户两一致,则不受派位一双外限制。
关于扩招
小学毕业生增加
思湖片区部分学校扩班
今年小学毕业生增加,思湖片区初中大扩招,共有5所初中扩招16个班共900人,以满足就学需求,具体是:
槟榔中学扩2个班
松柏中学扩4个班
莲花中学扩8个班
双十中学思明分校扩1个班
五缘实验学校扩1个班。
岛外各区学校也要扩招,等待岛外区教育局的小升初文件。
思明区新开办三所学校
分别是:
▶ 新建厦门一中图强校区,招收10个班500人;
▶新建厦门十一中滨北校区,招收12个班600人;
▶ 新建厦门一中思明分校,招收12个班600人。
关于划片
和往年一样,思明和湖里片区招生划片,由市教育局公布,其他由各区教育局公布,密切关注厦门招考。
今年思明区划片有所调整,主要原因是新学校投用,此前已经经过听证会,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片区:
第一片区划片中学增加厦门一中图强校区,今年招生10个班500人;这个片区划片小学增加深田小学。
第四片区和第五片区增加厦门市十一中滨北校区招生,今年总计招生10个班600人。
第十一片区划片中学新增厦门一中思明分校,今年招收12个班600人,与此同时,这个片区的大同中学(前埔校区)招生人数比以前减少,今年招生7个班350人,去年招收10个班500人。
思湖片区的小升初派位在7月2日举行。其他区由各区教育局公布。
以下是文件
厦门市2025年小学毕业和初中招生工作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及福建省教育厅有关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做好2025年厦门市小学毕业和初中招生工作制定如下工作意见。
一、小学毕业
(一)毕业考试
小学英语、科学毕业考查时间安排在6月14日(星期六)进行;小学语文、数学毕业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15日(星期日)进行。毕业考查和考试由各小学组织实施,不得举行全区性统考,不得以任何形式对学校考试成绩和个人成绩进行公布、排名。
(二)毕业认定
各小学根据《福建省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等规定,对毕业班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后确认毕业资格,颁发毕业证书。
(三)毕业体检
各小学要做好毕业班学生的体检工作,按规定填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和《厦门市学生体格检查表》,列入学生个人学籍档案。
二、公办初中招生
(一)招生原则
1.坚持免试入学原则。所有学校(含民办学校)招生时一律不得组织或变相组织任何形式的笔试。
2.坚持就近划片原则。思明区、湖里区初中招生以学生就读的小学进行划片,采用电脑派位方式在划定片区内派位到对应中学,派位结果不得更改。其他区初中招生划片由相关区教育局根据本区实际,以学生就读的小学或学生户籍所在地为依据确定对应中学进行派位。
(二)招生对象
1.本市户籍的小学应届毕业生。
2.本市小学就读的港、澳、台、华侨和外籍应届毕业生。
3.本市公办小学就读的非本市户籍应届毕业生。
4.本市民办小学就读的符合推荐条件的应届毕业生。
(三)报名办法
1.思明区、湖里区初中招生报名时间为5月21日(星期三)至5月25日(星期日),具体报名时间和报名方式详见思明区教育局和湖里区教育局招生公告;其他区的报名时间和报名方式由各区教育局确定并公布。
2.因户籍地变更等原因需跨区回户籍地报名升学的小学毕业生,符合学生与父亲(母亲)户口一致且父母房产与户口所在地址一致的,由户籍地所在区教育局按其户口确定相应的片区。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则在户籍所在区内统筹。
3.根据人才子女就学照顾政策规定,申请政策照顾升学的人才子女,应于2025年5月20日(星期二)至5月25日(星期日)关注“厦门i教育”微信公众号,进入热门应用“入学一件事”,通过“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网上申报系统”,按要求填报志愿并提供相关材料,经审核通过后,遵循志愿顺序由电脑派位升学。
符合条件的军人、公安、消防救援人员的子女按照《厦门市教育局厦门警备区政治工作处厦门市双拥办关于进一步做好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措施办法》(厦政联〔2024〕1号)、《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教育厅转发公安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闽公综〔2018〕140号)、《福建省应急管理厅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闽应急〔2019〕51号)等文件精神,享受升学优待政策。
(四)招生录取
1.划片派位
思明、湖里辖区内公办初中招生工作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于7月2日(星期三)举行电脑随机派位招生,具体的招生工作方案详见附件1。集美、海沧、同安、翔安辖区内初中招生工作由所在区教育局负责组织,岛外市直属校初中招生办法由市、区教育局商定。
厦门一中、双十中学、外国语学校的台生班与思明区湖里区初中招生电脑派位同时进行。其中,厦门一中、双十中学台生班名额各80人,外国语学校台生班名额35人。在思明区和湖里区公民办小学就读的应届毕业生中父(母)持有《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且在我市投资置业或工作的,可参加就读小学所在片区的电脑派位,也可参加台生班的电脑派位。因父(母)工作、购房等原因居住在思明区和湖里区但未在思明区和湖里区小学就读的,若要参加台生班派位,须到居住地所在区教育局报名。选择上述三所学校台生班的台生应填满三个学校志愿,录取时按志愿顺序由电脑随机派位。
2.其他
厦门外国语学校思明校区面向思明区、湖里区招收多语种学生90人,从思明区和湖里区报名学生中随机抽取900人;集美校区面向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翔安区招收多语种学生180人,从集美区和海沧区、同安区和翔安区的报名学生中各随机抽取1800人,被抽取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语言类素质能力测试,按测试成绩由高到低录取。根据厦门市委、市政府关于持续做好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精神,厦门二中鼓浪屿校区和厦门外国语学校合作的英语实验班面向思明区和湖里区招收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200人。
根据陈嘉庚教育基金会资助计划,集美中学面向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和翔安区共招收“诚毅生”100人。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思明校区面向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和翔安区共招收小学毕业生50人。厦门实验中学面向思明区、湖里区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毕业生共150人。五缘实验学校同安校区面向同安区补充生源80人。华侨中学、金鸡亭中学面向思明区各补充生源100人。厦外瑞景分校面向思明区招收多语种方向学生50人。逸夫中学面向思明区民办小学毕业生补充生源100人。禾山中学、尚文实验学校面向湖里区民办小学毕业生各补充生源50人。
厦门高新学校初一年级招收8个班,面向全市招收高层次人才子女,军人、公安、消防救援等政策性教育优待人员子女和重点企业骨干人才子女,推行小班化教学,每班不超过40人。
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慎重选择,每人只能选报一所学校,不得兼报,若出现被多所学校同时录取的情况,则取消该生录取资格。
三、民办初中招生
(一)民办初中学校统一实行免试报名入学,严格执行教育部、省教育厅的工作要求,实行与公办初中同步招生。申请就读民办初中的学生家长应于5月27日(星期二)至5月31日(星期六),登录“厦门i教育综合服务平台”,进入“厦门市民办初中报名系统”进行报名,由民办初中学校所属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招生。
(二)各区教育局要在对民办初中进行年检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于5月23日(星期五)前统一向社会公布民办初中招生办法,包含办学地点、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招生规则、收费项目和标准等事项。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应以电脑随机摇号的方式进行录取,不得采取任何形式的测试择优。民办初中应优先满足本区学生入学需求,所在区招不满且经市教育局批准后可以在全市内跨区招生。
(三)各区教育局应严格民办初中规范招生行为,严格按教育主管部门核准的招生计划控制班生额,严禁民办学校进行不实宣传,严禁超计划招生。认真执行收费管理规定和有关免费政策,严格按收费许可项目和标准收费,对符合免费接受义务教育条件的,不得再收取学杂费、课本费、簿籍费。民办初中的招生拟录取名单于6月7日(星期六)前报送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录取。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做好招生工作,加大招生政策的宣传解释,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对未能录取到公办学校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应及时引导到正式审批的民办学校就学或回户籍地就学。
(二)在普通小学或区特教学校就读的智力残疾学生,经评估后,可到普通中学随班就读或在区特教学校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三)初中招生录取结果不得更改,放弃思明区和湖里区划片派位升学及选择升入民办初中的小学毕业生,不得以任何形式到思明区和湖里区公办初中就学。初中阶段未在学籍所在校实际就读的学生,不具有普通高中定向生、保送及特长特色等自主招生的资格,如学生为非本市户籍的,则不具备本市普通高中录取资格。
(四)非本市户籍学生升入我市初中,初三毕业时如报考我市普通高中,应符合以下条件:(1)具有我市初中学校正式学籍且在学籍所在校有三年完整学习经历;(2)在厦就读初中期间,其父(母)在厦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在我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这三项要满三年。
(五)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和翔安区的初中招生方案(含辖区内市直属校初中),由上述区教育局根据本文件精神,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制定,于5月31日(星期六)前报市教育局核准后实施。
(六)各区教育局应成立初招领导和监督机构,各学校成立招生工作小组,加强对招生工作的组织领导。严肃招生纪律,严禁将各种竞赛、考级和奖励证书作为招生入学依据,禁止组织任何形式的笔试,严禁以任何名义收取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费用。招生工作要坚持公开公平,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各级招生工作人员要遵纪守法,秉公办事,恪尽职守,认真做好招生服务工作。市、区教育局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招生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发现违规违纪行为,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本工作意见由厦门市教育局负责解释。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文字:佘峥 综合厦门市教育局
编辑:林聿晶 杨欣 值班主任:蔡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