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谁能想到,眼前这位内敛文静的姑娘,在今年专升本的考试中,一路披荆斩棘,以357分的亮眼成绩一举夺魁,凭借自己的努力,斩获38万元奖学金,顺利被临沂大学录取,完成了一场漂亮的人生逆袭。
那些沉淀的汗水与执着、不为人知的拼搏与坚守,交织着这段不甘、坚持与荣耀的故事。
高考放榜的那一刻,屏幕上的分数如同一记重锤,敲碎了三年的努力,我落榜了。自责与懊悔如潮水般涌来,怪自己平日轻视基础知识,懊悔考场上过度紧张发挥失常。然而,面对荆棘遍地的复读选择,心底的怯懦让我退缩。那时的我总觉得自己没有勇气和魄力再次面对高考的压力,胆小,使我停下了重来一次的脚步。
可内心的不甘又促使着我,我的人生不应止步于此。我渴望能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不愿因学历门槛的限制而错失诸多机会。这种心态,在我成为专科生后,变得愈发强烈。
与临沂大学本科生同属一所高校,本应是值得欣喜的事,可每当社团招新、校园活动填写报名表时,我却如临大敌。看着其他同学从容写下“本科”,而我的笔尖悬在“专科”二字上方迟迟无法落下,那一刻,尴尬与窘迫裹挟着不甘,如芒在背,让我内心渴望突破现状、向上求索的信念坚如磐石。同是临大,凭什么我就是专科生。
这份难以释怀的焦灼,驱使我开始主动寻求人生新出口。我通过查资料、向学长请教,深入了解学历提升的多种途径,从学长学姐口中得知了专升本——这个可以让我有第二次进入本科院校的机会。看到学长学姐分享专升本成功的喜悦,想象着自己站在本科校园里的模样,心底就有一簇小火苗被点燃,且愈燃愈烈,成为我坚定不移的目标。那刻起,我便坚信,高考并非是我人生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决定踏上专升本备考之路时,我便深知自身短板。过往高考失利的教训仍历历在目,自控力不好的我第一步便打算去挑选一家机构助力我的升本备考上岸路。一次与同学的交谈中,对方提及师大“全天坐班管理+课上手机统一管理”的教学管理模式,这种近乎“严苛”的纪律要求,反而让我看到了破局的希望——或许唯有斩断干扰,才能真正专注于这场关乎未来的战役。
初入师大,适应期远比我预想中要艰难。每日从早到晚排满的课程表、快节奏的学习进度,如同精密运转的齿轮,裹挟着所有人高速向前。而看着身边同学,专注记笔记、主动提问的模样,强烈的危机感袭来,压力便如影随形。我强迫自己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用“今日事今日毕”的铁律对抗焦虑,试图在这场学习风暴中站稳脚跟。
然而,当一模临近,命运却突然抛出一记重锤。家中的一些变故,像一道裂开的深渊横亘在我的眼前,也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叫祸不单行。现实的冷酷,让我无心准备考试,选择放弃一模,申请居家线上学习。
原以为回到熟悉的环境能稍作喘息,却不料脱离了学校的监督与学习氛围,我像断线的风筝般逐渐迷失方向:拖延症频发、注意力涣散,曾经在学校养成的学习习惯彻底崩塌。接连的打击彻底击溃了我的心理防线,望着专升本这座大山,我就像站在山脚下的人,满心迷茫与无力,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有攀登顶峰的勇气与能力。
父母、老师、同学、朋友都不断地鼓励着我,字里行间满是温暖与期许。我开始反问自己,“难道真的要让高考的遗憾再次重演?”当老师在电话里讲等你回来,当朋友分享着各自的学习进度,我突然意识到——那些被我视作阻碍的现实困境,何尝不是命运给予的试金石?专升本这场战役,真正要战胜的从来不是试题,而是那个总在关键时刻选择退缩的自己。邓雨悦,你还要退缩吗?你甘心让家人的牵挂落空吗?你要放弃这唯一的机会吗?答案早已在心底呐喊:不,我要亲手撕掉“失败者”的标签!
邓雨悦,不做懦弱的胆小鬼。带着家人的期许和不甘于现状的决心,我重返师大校园,将压力化作动力,学习逐渐步入正轨。
但二模成绩公布后,新的困境接踵而至。看着前排同学高数满分、计算机90+的分数,再对比自己88分的高数与76分的计算机,仿佛有根无形的线,将我与他人的差距丈量得清清楚楚。我攥紧试卷,母亲那句"别怕慢,就怕停"突然浮现,酸涩漫上眼眶,却也点燃了内心倔强的火——对破局的渴望。
我意识到,唯有争分夺秒地查缺补漏,才能追上前方的身影。于是,我开始大量刷题、梳理错题脉络、追着老师刨根问底,誓要将短板一一夯成跳板。
凌晨的教室灯光、走廊的读书声,都有我的印记。我虽然不是第一个到达教室,但我是学到最后的学生,困意袭来时,就用冷水拍脸,在草稿纸上写下"撑住"。这一次,我不再因身边同学的优秀而内耗,而是紧跟他们的步伐,奋力向前。
升本后期的路,疲惫与压力常伴左右,但我再从未想过放弃。我不断地告诉自己,撑住才有后面的一切。
长夜苦读,破晓而醒,无数次与难题较量,只为这一瞬的上岸曙光。
查分那天,我的手止不住地颤抖。当357分的成绩映入眼帘,激动、惊喜、感慨等各种情绪如决堤之水奔涌而来,积攒许久的情绪瞬间释放,眼眶泛红。
望着屏幕,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两年前的那个夏日。同样是面对屏幕上的数字,此刻的心情和两年前看到高考分数时的第一反应如出一辙,都是不相信。但又截然不同,曾经看着远低于预期的高考成绩,满心都是不敢置信的失落;而如今,当看到专升本考试的分数时,内心涌动的则是惊喜与激动交织的震撼。
357分、38万,这不仅是对我努力的肯定,更是我通往远方看世界的开端。所有吃过的苦,在这一刻都变得值得。
想去的地方,敲两次门又如何。如今,我站在了新的起点。曾经因高考失利而遗憾,现在因努力而庆幸。重来一次,我做到了。成功上岸的我,想告诉正在拼搏的你:所有的坚持都有意义,所有的努力都不会被辜负,咬咬牙,曙光就在前方!